老年共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与希望相关性的研究
邹宝林 郑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邹宝林 郑梅,. 老年共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与希望相关性的研究[J]. 老龄研究进展,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7016.
摘要: 探索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共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与希望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运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rth希望指数量表对110例老年共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共病患者健康促进水平总分为(136.08±26.529)分,处于中等水平。希望水平总分为(22.20±2.294)分、处于中等水平。老年共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水平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对患者希望水平的关注,采取高希望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建立科学的健康促进行为习惯,实现改善疾病预后、促进患者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目标。
关键词: 老年共病患者;健康促进;希望水平
DOI:10.12721/ccn.2021.157016
基金资助:广西壮族自治区卫健委自筹科研课题(课题号:Z20170612)

高血压及糖尿病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合并疾病。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三种疾病的共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危群体,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常伴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1-2]

老年患者多种慢性疾病共病存在,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现象普遍,有药物不良反应及不按时服药现象[2]。有研究显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共病患者,其血压血糖达标率偏低[3]。国外学者的调查研究提出,老年慢性疾病共病患者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老年人群体[4-7]。因此, 老年共病患者积极提高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尤为重要。本研究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共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及希望水平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老年共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与希望之间的关系,对临床护士制定针对性护理策略,改善老年患者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7年02月至2018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及老年病学科住院的老年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已经明确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共病的住院患者;(3)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1)思维不清、痴呆、各种精神病患者;(2)语言表达不清或沟通障碍、听力问题、认知障碍。

1.2  测量指标及评价工具

1.2.1 一般资料:由研究者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学历、支付方式、病因诊断等。

1.2.2.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8]由6个维度:健康责任、运动、营养、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和压力管理共计52个条目组成。

1.2.3  Herth希望指数(Herth Hope Index,HHI)量表[9]该量表包括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T),采取积极的行动(P),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I),共12个条目,总评分12~48分,分数越高说明希望水平越高。12~23分为低水平,24~35分为中等水平,36~48分为高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健康促进与希望水平采用截图1742200022.png进行描述;应用S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健康促进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老年共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及六个维度得分情况本研究中,老年共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总分为(136.08±26.529)分,处于中等水平。见表1

截图1742199899.png

3 讨论

我国近年来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共病性是老年患者罹患慢性疾病的重要特征。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达标率受多种因素影响[10],老年共病患者其血压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对该特殊群体的二级预防,提高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尤为重要。健康促进是公认的可以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高收益策略,健康促进行为能够预防疾病、保持或增进健康,并且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11]。因此,通过提升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对提高老年患者健康促进水平对改善患者临床近期及远期预后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12]。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发现,老年共病患者在长年的治疗和照护中,虽然有部分疾病健康知识,但仍存在不健康行为。如仍有患者有自行减量或停用降压降糖药的现象。这些都需要医护人员高度重视,避免严重并发症及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

3.2老年共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希望作为一种积极、动态的内在力量,可超越现状并能对生命产生正向影响。希望水平越高的患者,越是能够积极的态度看待疾病,主动改善症状,努力与他人保持友好关系。在调查研究中,通过跟老年患者沟通,得分越高的老年患者,对自身的疾病现状及健康方式关注度越高,更愿意了解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以积极的方式和态度面对生活。希望水平越高,患者更有信心面对疾病,更容易理解对健康促进行为的意义,对自身疾病预后越有信心,更愿意改变不良甚或习惯,选择积极正向的疾病恢复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21省市自治区门诊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ACEI/ARB类药物应用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6):2917-2922.

[2]滕晋,王丹,徐熙等.老年患者多重用药调查及共病管理的临床策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9(327):695-697.

[3]梁东亮.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影响因素及降压降糖药物应用现况调查[D].解放军医学院,2016.

[4] Banerjee S, Shamash K, Macdonald AJ, et a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effect ofintervention by psychogeriatric team on depression in frail elderly people at home [J]. BmjClinical Research, 1996, 313(7064): 1058-1061.

[5]杨小姣,汪凤兰,张小丽,等.居家不出和抑郁对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7):4270-4272.

[6]Agnes L.Depression and social support: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homebound elderly adults [J].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 2004, 30(5): 11-15.

[7]曹文君,郭颖,平卫伟,等. HPLP-II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3):286-289.

[8]沈晓红,姜乾金.医学应对问卷(MCMQ)701 例测查结果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18-20.

[9]Heath K. Abbreviated instrument to measure  hope: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2,17(11):1251-1259.

[10]梁东亮,李小鹰,王林,等.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和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的现况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15, 95(33).

[11]邹洁琼,何平平,欧阳新平,等.脑卒中病人功能锻炼健康行为促进因素的质性研究[J].2019,17(3):346-349.

[12]周杏芬.“体医”结合模式下我国老年健康促进的路径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8,29(4):85-88.

作者简介:邹宝林,(1982-)女,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从事心内科护理。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