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为常见慢性病之一,有病程长、难治愈等特点,患者需长期用药以控制疾病。为确保患者出院后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需为患者施行持续性、优质的护理干预[1]。本次研究即探究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状况的影响。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择取于本院诊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6例,病患纳入时间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所纳入病患均符合糖尿病疾病诊断标准,且年龄高于65岁,自愿配合、参与本次研究。同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脏器疾病患者。
9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48例患者中男、女例数之比为25:23,年龄在65岁~78岁间,年龄均值为(71.23±1.25)岁,病程为3年~15年,病程均值为(8.12±2.15)年;研究组48例患者中男、女例数之比为25:23,年龄在65岁~79岁间,年龄均值为(71.35±1.21)岁,病程为3年~14年,病程均值为(8.11±2.14)年。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基线资料经分析、对比可知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给予所纳入的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即为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用药方式等。
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本组患者延续护理干预,具体为:(1)定期电话随访。于患者出院后定期对病患进行电话随访,并嘱咐患者自行监测血糖,反馈血糖监测水平结果,并针对性给予血糖纠正指导。同时反复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2)入户随访。每2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入户随访,了解患者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等情况后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对患者的饮食、日常生活行为习惯、运动等方面进行具体干预,同时引导病患以良好心理健康状态面对疾病,积极生活。(3)定期组织活动。通过定期开展宣教活动、病友交流会等形式,组织患者分享疾病控制经验,以提升病患的康复治疗信心。
1.3 评价指标
经护理干预后,监测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情况,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水平值。同时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数据处理
采取软件SPSS21.0处理结果数据,结果指标以(`c±S)表示,以t检验行组间数据比较。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病患经干预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参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体见下表1。
3.讨论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老年性慢性疾病,发病后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临床确诊后需及时给予救治,并施以优质、持续的护理干预以确保患者以良好身心状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工作,并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2]。
糖尿病疾病因病程长,需长期用药以控制疾病,为此需定期对患者进行干预、指导,以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续行护理干预即为病患提供持续、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持续提升病患的疾病认知度、心理健康状态,进而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生活质量情况。通过定期电话随访、入户随访、开展宣教活动等,不断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3]。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数据可知,研究组病患经干预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施行延续护理干预对改善其出院后血糖水平、生活质量有积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慧琳.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探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6):760-761.
[2]何仕蓉.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2):23.
[3]王大芳.探析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2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