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核电安全对于核电站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行参数是核电厂最基本的作业单位,对核电厂的安全性承担着最大的责任。在企业的基本生产工作中,对职工工作进行规范化,以保证职工的正常工作,是企业必须面对和研究的课题。从当前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的要求日益增加。核能是一种新的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核电因其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优势而日益受到重视。
1.核电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1.1.社会发展的内部需要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进步,核电已被世界60多个国家广泛采用。核电系统的稳定与否,对核电供给效率有重要的影响。从社会层面上讲,核电安全是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先决条件;核电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生产方式,不仅可以支撑社会的发展,而且可以有效地减轻环境对能源的消耗,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2.科学技术开发的实际需要
核电由于具有经济和环保等特点,被各国普遍采用。在核电厂的正式投入使用过程中,安全性也日益受到重视。核电带来的辐射危害将长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核电若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其发展将陷入停滞。为推动我国核电事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强化核电企业的安全管理,这是核电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2.核电运行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2.1.设备问题
在核电生产中,设备的损伤和失效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一些设备损伤将对核电厂的正常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当蒸汽机在运转出现超速时,轮轴的负荷就会增加,轻则影响机组的产量,重则危及机组的正常运转及安全。另外,还有发电机和变压器故障,当这些设备出现故障时就不能正常工作,导致降低生产率。如果控制系统出现问题,将会导致其他装置不能正常工作,降低产量,甚至造成设备失效,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增加核电企业的生产成本。
2.2.核电系统失效的问题
核电有多种形式故障,首先是核泄漏,其次是反应堆冷却装置脱水。核电设备是核电厂的心脏,一旦出现故障,不但会给生产部门带来一些不利的后果,而且还会给企业职工带来危害,甚至引发一系列的事故。其中,如果反应堆冷却装置失效,会对全流程的冷却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严重时会造成热管断裂,如果没有得到控制,就会出现核泄漏。
2.3.安全监督管理问题
我国自从核电开发以来,一直对核电运行安全性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同时,我国还建立了核电厂安全管理的有关部门,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但是,由于企业管理部门设置较为碎片化,一旦企业在生产中遇到问题,就很难迅速地为企业寻找到一个适合的管理部门。另外,由于核电厂的安全管理部门难以进行比较统一的管理,造成各个部门所获得的信息比较单一,这就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目前,我国核电发展主要集中在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合作上。但在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平衡、权利配置不均衡等问题,这既影响了开发计划的顺利实施,也影响了国家之间的友好交往。
2.4.设备器材的保养维护问题
要确保核电各项设备的运行,必须首先确保设备器材的安全,这就需要核电企业根据各类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的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保证其质量和寿命。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管是因为生产管理工作人员的失误,还是因为设备自身的零件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若没有充分的安全保护意识和维护意识,将会对设备正常运行造成不利的后果,从而给工作人员带来人身伤害。比如,一些要用电的设备,要尽量不要和水直接接触,特别是放在户外的一些大型设备,若不及时烘干,就会发生渗漏,稍有不慎可能会发生工作人员的电击事故。而且对于户外设备,因为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机身也会受到腐蚀,所以要经常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测,以保证其正常运转。
3.核电安全管理策略
3.1.保障操作的安全性
核电的安全运行,要求保障其正常运行,保证人员的正常作业,并使其处于比较合适的工作环境中。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升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及职业素质。在平时工作中,要有极高的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员工必须具备极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严格遵守生产规范,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同时,核电企业也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不管是让员工熟悉作业安全条例或是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都能让员工切实体会到提高作业安全的重要性。在作业过程中,除要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之外,还要留意作业中有无其他的安全隐患。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工作中的安全意识的培养,同时也可以提高对核能问题的关注。在紧急情况下,还必须具备自我保护和求助的能力。
3.2.事故管理
在核安全事件中,会给国家、人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此,必须强化事故管理,采取深度防护措施,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与危害。在事件处理上,本文提出了两大体系,分别是:突发事故控制与事故应急响应。完善的事故控制体系,能够将对各类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进行最大程度地涵盖,从而保证在突发事件中机组的安全。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软件对事故规则进行校验,以保证核电项目的安全高效运行。事故应急响应体系是在突发事件中,对突发事件所进行的紧急反应。为充分发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体系的功能,必须强化事故应急响应组织与管理,以保证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地管理与控制,尽可能地减少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失。总体而言,该体系能给操作者提供可执行的指令,从而达到对设备进行监控,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3.3.加强监督管理制度的建设
核电站的安全运行,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和科学的控制体系,规范日常的生产工作,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核电生产的有关规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生产和发展状况,制定针对性的管理体系,保证核电站的稳定、安全。同时要健全核电厂中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的应对预案,核电企业可以注重引入有关的管理人员,使其能够针对核电厂的发展状况,制订更为先进的管理方案,加强核电厂管理。
3.4.定期对使用设备进行检查
核电设备的安全是关系到核电安全的重要方面。核电厂需要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检测和维修,以保证每个在运行的设备满足生产的需要。如发现有破损部件,要立即汇报和替换。在平时工作中,要按规定正确地运行,同时还要重视平时的维护,以达到提高设备寿命的目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电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保证核电项目建设质量,必须强化安全管理,保证核电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转。要提高核电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必须要明确安全管理的理念,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员工,制定相应的安全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运行事件处理制度,才能保证员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马新朝.核电工程安全管理技术优化改进[J].设备监理,2019,(12):21-23+61.
[2]朱勇.核电运行安全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1):3-4.
[3]王振东.核电厂的安全管理三要素[J].中国设备工程,2018,(20):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