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课程教学问题
1、实训时间短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建有校内实训基地,这为实训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但结合各地高职院校实际教学工作可以发现,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并不高,学生参加实训的时间相对较短。研究人员针对河北和辽宁、山东等地进行过调查,结果上看,27所高职院校中,实训课程占总教学时间比例50%及以上的学校仅有7所,占比为25.93%,实训课程占总教学时间比例30%-50%的学校为14所,占比为51.85%,其余6所学校实训课程占比均在30%以下,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
2、教学架构不完善
教学架构是指服务于教学工作的计划、内容和组织等等一系列因素的总和,就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而言,教学架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实训课程的丰富性和实际价值两个方面。研究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更新速度慢,部分教材内容与现代汽车发展已经不相符合,实训课程中的知识内容也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实际价值上,部分高职院校往往重视知识原理的传递,将汽车专业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结构化处理,没有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现状,也影响了实训课堂的积极价值,体现了教学架构不完善的问题。
3、教学资源不充足
教学资源不充足的问题困扰着各地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我国高职院校的资源分配带有阶梯化特点,即东南集中、西北稀少,东部理想、西部较差。具体来看,包括中部大部分省市在内,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课程所用的教学资源多为旧式汽车以及教材,教师资源也不能让人完全满意,大部分专业水平突出的教师会选择到东部地区谋求更好的生涯发展,使中部、西部教学资源进一步流失,影响了实训课程的教学成效。
二、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完善教学软硬件设施
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的价值十分突出,要求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更新信息化设备,强化办学条件。比如汽车专业实训室,实训室是开展实训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办学规模建立1处以上实训室,在实训室中添加计算机设备,利用VR模拟计划和其他虚拟显示技术软件提升实训教学效果。汽车专业实践性很强,实训室管理水平、实训设备设施的种类、数量等因素对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也要求学校周期更新新设备、软件,保持实训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架构
教学架构的优化对于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的完善意义突出,对高职院校来讲,实训教学首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对毕业生就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一类专业教学架构的完善也有助于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能力,反作用于汽车类专业实训课程的持续完善。汽车专业是一个对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可以着眼于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两个方面。如美国同类高校往往以一个学年为间隔进行一次调查,始终保持实训课程与社会需要的高度契合,我国高职院校也可以与其他同类高校进行交流沟通,并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吸收同类院校的办学经验,了解社会用人需求,以此为指导,调整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比例,优化自身实训课程架构。
3、落实课程教学改革
1)教材选择与教学内容设计
在课程的教材选择方面,应该选择与时俱进的教材,以符合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方面的需求。对于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应该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该注重实践性,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和实际应用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同时,还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与发现的主动性与自由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教学方式创新
教学方式创新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之外,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小组讨论、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水平。
4、落实实训改革
实训和实践环节作为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同时也能检测他们所学的知识是否掌握。因此,在实训环节中,开设实训与实践环节非常重要。在实训环节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训项目,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训,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水平。
5、明确自身工作职责
高职院校的职责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要求其从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自身工作职责,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应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教师在后续工作中更多作为引导者,学校应及时对教材、实训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使其实现从理论到实训的转向,突出实训教学价值。此外,考虑到现代汽车行业持续的发展变化,还要求学校改变实训教学形式,使实训教学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职业岗位。这要求学校能够更多的进行校企合作,开办校外的实训基地,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前获取更多的实用知识。
如果着眼于提升实训教学水平,也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各地高职院校建立高素质的汽车专业实训教师队伍。学校为现有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如果校内教师数目不足,也应进行社会招聘,提升教师待遇水平,吸引更多优质教育人才进入高职院校,实现汽车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
总结: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获取了相关理论内容。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地位突出,当前其汽车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不尽完善,实训时间短,教学架构存在问题,教学资源也不充足。后续工作中,要求高职院校针对上述问题做出应对,通过对课程教学和实训的改革,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宪辉.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8):30-34.
[2]程雅坤.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课程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7,No.316(18):25-26.
[3]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4]李静,贾晓红,郭珊珊.创新实践类课程能力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许昌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