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海洋工程应急管理研究
徐艳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徐艳艳,. 船舶海洋工程应急管理研究[J]. 中国海洋学报,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034.
摘要:
应急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事件所采取预防、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应急的主要目标是:对突发事故灾害做出预警;控制事故灾害发生与扩大;开展有效救援,减少损失和迅速组织恢复正常状态。应急的对象是突发性和后果与影晌严重的事故与灾害。
关键词: 船舶海洋工程;应急管理;研究探讨
DOI:10.12721/ccn.2023.157034
基金资助:

1船舶应急资源配备

1.1应急装备

海洋工程船舶种类多样,有非自航船也有自航船,还有专业的守护船。从普通的工程船来看,应急装备包括消防类、求生救生类、油污消除类及急救类等。(1)消防类装备包含灭火器材、消火栓、二氧化碳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消防个人装备、空气呼吸器及其他消防器材;(2)求生救生类装备包含救生筏、救生艇、逃生救生衣、保温救生衣、救生圈、无线电通讯及求救信号;(3)油污消除类是指船舶溢油至水面上,造成海洋油污染,一般使用物理处理法,即使用清污船及附属回收装置吸油材料、围油栏及磁性分离等,以及化学除油剂。特殊情况交由海事部门许可的专业船舶处理;(4)急救类装备是指急救箱与常用急救药品,船上急救箱所包含的内容暂仍无统一规定,通常市面上所出售的急救箱所配备的用品和药物基本是外伤用品,而船上条件特殊,所配备的器械和药物可根据船大小,船员与乘客人数、航线、航区等适当增加,一般应配备如下:①器械: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开口器、吸管、注射器及针头、大小止血钳、剪刀、镊子、手术刀及刀片、弯盘、缝针及缝线、胶皮止血带、手电筒、小夹板、针灸针、担架等。②敷料:绷带、三角巾、棉花、无菌棉球、无菌棉签、无菌纱布、胶布、别针等。③药品:酒、酒精、云南白药、红花油、速效救心丸、烫伤膏、肾上腺素、可拉明、西地兰、利血平、硝酸甘油片、洛贝林、杜冷丁、安定、阿托品、5%碳酸氢钠、25%葡萄糖水、氯化钙注射液、清凉油、晕海宁、止泻药等。

1.2船员应急部署

根据海事要求,船舶上均有应急部署表,一日发生事故,应急部署表上的船员立即响应和各司其职。船舶防火图、逃生路线、安全出口、集合点等清晰标识,床头应急卡给出了逃生方法和救生艇(筏)位置,便于有序逃生。新船员或乘客登船必须登记和接受安全教育,船员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掌握应急设备设施的使用,明确各自职责。

1.3外部应急资源

海洋工程船舶并非单船作业,一个合理的船队编制是保障前提,因此往往在项目开工前,总包方会严格审查船舶状况、资质条件等是否满足要求。守护船是这个船队最重要的应急保障船,它肩负着营救落水人员、灭火等责任,应急装备也是最专业的,一般配有消防水高射炮、救生艇、全旋转起重机械等,条件好的船设置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守护船在作业区附近24小时值班守护。其他外部力量来自于海上搜救中心、专业打捞单位等,他们配备专业的人员和装备,直升机救援,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统一协调来完成营救工作。

2应急管理特点

相对于其他船舶,海洋工程应急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把握住这些特点,才可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1)海洋工程船舶的人员更加集中,易发生职业伤害事件,且远离陆地,事故救援困难。主作业船舶上除了固定配员外,还有许多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并且作业空间有限、作业种类繁杂,发生职业伤害的风险较高。由于人员相对集中,由传染病、食物中毒、火灾等危害因素引发群体伤害的风险大大增高。因此应强化安全管理,降低系统风险;加强医疗力量,提高医疗救助能力;完善医疗撤离和岸基支持程序,加大作业船舶、岸基、交通船及直升机联合演习力度,提高紧急医疗撤离能力。

(2)施工作业人员众多,组成复杂,变动频繁,应急管理难度较大。施工作业人员的数量多数情况下都超过船员总数,隶属于不同工种,且经常变动,一个项目可能会更换多批施工作业人员。在应急管理预案中,应对施工作业队伍可能直接面对的突发事件进行识别,简化其应急响应职责界面,强化船舶自身应急组织机构对其应急行动的领导职能,并明确应急演练的条件、类别、频次等要求。

(3)活动环境相对孤立封闭,不能像陆地单位那样得到医疗、消防、交通等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源迅捷、有力的应急支持。应急行动是否成功基本依靠船舶自身应急力量的科学响应。应急策划时,应将主作业船、拖轮、驳船和交通船的应急资源统筹整合,形成以主作业船为中心,以岸基和辅助船舶为支撑的有机整体。

(4)与一般的船舶不同,工程船舶应急响应行动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产计划进度,在突发事件或预警事件发生时,必须将应急行动放在第一位。另外,在某些季节由于适合海上施工作业的天气窗口比较短暂,工程收尾、船舶起锚等应急准备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台风等恶劣天气出现时,应急决策应迅速、果断、及时。应赋予船舶负责人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应急响应指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同时认真评估船舶抗风、抗冰、稳性等参数,以及工程收尾时间、船舶起锚时间和各种条件下航行速度等情况,使应急决策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3应急设备检查与维护

根据现行的《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中的要求,对船舶的救生设备和消防设备等应急设备的配备都有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对应急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检查都有管理规定。 在船舶营运期间的任何时候,具体责任人根据各自的职责都要按时对应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对于发现的缺陷和问题,及时进行修理和补充,随时保证其处于可用状态,这也是应急反应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在检查维护保养的过程中,要特别核对《防火控制图》上标注的识别符号和实际应急设备是否一致,核查应急物资是否存在被挪用现象,并要按照规范要求,将至少一套防火控制图永久性地置于甲板室外,并有醒目标志的防风雨的盒子中,以便于岸上消防人员取用。

4应急培训与演习

船员虽然都会经过主管机关的应急方面的培训,但是,由于每一艘船舶的作业性质、应急设备、环境、布局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同时,船员休假导致新上船的人员对应急设备和情况的不了解, 所以,定期在船上进行各种应急方面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是提高船员应急反应能力的基础。

有组织的应急演习是船舶应急反应成功与否的关键,完善的应急预案、丰富的应急设备如船员不能熟练掌握,则不可能在应急反应中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应急演习包括船岸联合演习和船上应急演习。船岸联合演习主要演练应急事件发生后的报告程序,通过岸基演练和沟通,及早获得船舶最需要的岸基支持,在船舶进行自救的同时,通过岸基的协调调度,及早获得外部力量的援助。船上应急演习主要是根据应变部署表的岗位分工,进行有计划的按照应急预案的每一个步骤操练。通过演习,使每个船员熟悉自己在应急预案中的位置和职责,模拟操作使用应急设备,演练协同配合,强化反应速度,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为在实战中节约宝贵的时间。

5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水平迅速提升,位于沿海地区的各个港口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其总体的运输能力提升显著,船舶交通运输流量增长迅速。因此,一旦重大船舶发生突发情况,如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将影响到整个海域,影响到港口设施的正常运转,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加快船舶应急管理建设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祝波.船舶应急演习与训练的监督管理[J].中国航务周刊,2021(48):46-47.

[2]葛贝贝,梁静国,李一倬.船舶火灾应急管理仿真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6):9+22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