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教育”背景下会计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王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升 ,. “元宇宙+教育”背景下会计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 会计研究杂志,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001.
摘要:
在“元宇宙+教育”背景下,会计专业教育开始向精准化、智能化、虚拟化转变,“智慧教学”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传统会计教学中存在的理实脱节、思政僵化以及评价失真等问题,可以通过构建数字技术集成空间、创建多场景融合的教学模式、打造校企情景交互平台及搭建数据资源共享云平台,提高会计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DOI:10.12721/ccn.2024.157001
基金资助: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线上+线下”的基础会计课程四重构四融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2022JB421)

一、引言

元宇宙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是近年来学术界、科技界等其他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内容。2021年更是被列为“元宇宙元年”。2022年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其数字化建设的任务需求与元宇宙概念落地不谋而合。元宇宙的“虚实融合、人机协同、深度沉浸体验、具身社交、情景交互”等特征对“智慧教育”发展与建设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会。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元宇宙+教育

“元宇宙+教育”是将元宇宙技术群与教育有机融合,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实现。以“人机交互、人工智能、数字孪生、5G等”技术为支撑,情景交互的虚拟空间与虚拟教学场景,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沉浸式教学体验,从技术上帮助教师与学生脱离传统教学缺乏情景化、体验感和全局观的局限,实现虚实交通、沉浸式体验的教学,帮助学生由“学得”向“习得”转变。

(二)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概念最早源于加拿大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提出的“教育智慧”理念。2009年国内学者吴晓静针对知识课堂教学提出智慧课堂教学,本质是追求创造性和智慧性的教学,我国最早从信息化视角提出“智慧课堂”概念的则是2011年上海虹口推广的应用电子书包项目。之后,唐烨伟等(2014)从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索如何构建智慧课堂的方法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再到杨兴波(2019)从“互联网+”的背景下提出的智慧课堂的教学方案和实施,以及蔡宝来(2019)提出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智慧教学追求的个性化学习的新理念。

三、传统会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技能学习与企业脱节

作为会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门重要课程,会计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求校企深度融合,学校技能学习要与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紧密结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在会计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存在“貌合神离”的问题,使得学生的技能学习与企业脱节的问题长期存在。

(二)理论与实际脱节

会计学课程具有应用性广、基础性强、实用性高的特点,在数字化时代,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出现,也让会计教学课堂摆脱了“满堂灌”的问题,但利用手机移动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依然无法彻底打破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壁垒。

(三)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于僵化

会计工作者作为提供会计信息的主体,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育人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会计课程的思政教学多采用案例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如何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和感悟,成为会计课程思政教学的一大难题。

(四)平均主义评价方式弊端显现

目前会计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多采用的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但大多数以理论性、应用等级低层次目标作为考核内容。过程性考核多以简单的课堂参与、练习报告为主,未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高阶能力,而期末考试多采取的笔试考核,不能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全面多维的系统评价。

四、“元宇宙+教育”赋能会计智慧教学实践

(一)构建数字技术集成空间,推进会计教学精准协同

“元宇宙+教育”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元宇宙技术群实现师生数字分身,使会计智慧课堂具有动态信息存储和知识调取能力、规律和方法的认知能力以及交互学习反馈能力。在数字分身下的会计智慧课堂中,通过获取师生教与学的大数据信息,进行智能技术分析处理,从而使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精准制定教学目标、精准整合且应用会计智慧课堂教学资源、对学生实现精准化指导。

(二)创建多场景融合的教学模式,推动会计教学理实融合

“元宇宙+教育”利用元宇宙技术群为会计智慧课堂创建“多场景融合的教学模式”,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将企业场景、职业模式等进行虚拟场景搭建,学生与老师利用脑机接口、人机交互等技术,具身体验创建的不同虚拟场景,让学生和老师真正突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中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弊端,推动会计教学理实融合,在会计技能型人才培养中逐步实现“从离身向具身转变”。

(三)打造校企情景交互平台,提升会计职业技能培训潜力

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到会计职业技能的培训中,打造校企情景交互平台,通过线上平台操作与实际情景实时联动,通过利用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将企业会计职业技能操作的工作岗位、流程及操作场景进行复刻,并融入校企情景交互平台,实现会计技能培训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从而提升会计技能培训的无限潜能。

(四)搭建数据资源共享云平台,推动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将元宇宙技术群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投入到会计智慧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中,可以实现动态数据资源无限共享、无缝衔接转化的目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全面、大规模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为会计学习者提供精准画像,同时可以全方位的展现学生在会计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态度和反应等,可以有效改进传统教学结果性评价的单一性;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对学生的行为、态度、情感等非认知因素进行考查分析,促进会计教学全过程、全方面、多角度数据的动态监测和数据生成,从而实现多元评价、全面育人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五、会计智慧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元宇宙+教育”为会计智慧课堂教学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教师能力不足、师生虚实情境切换适应困难、师生现实情感交流淡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对策:

(一)多方面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数字胜任能力

在“元宇宙+教育”背景下,随着元宇宙技术群的飞速发展以及随着而来的会计教学范式的转变,会计专业教师需要提升数字认知、数字功能以及数字社会三方面的胜任力。首先,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元宇宙智慧课堂教学以及自身价值定位,能够适应且用发展的眼光和思维认知元宇宙会计智慧课堂;其次,教师需要提高元宇宙技术群的认知素养,提升元宇宙技术认知论方面的知识;最后,教师要熟练掌握并运用“元宇宙+教育”相关技术的使用。

(二)综合提升师生虚拟场景适应及理性交往能力

教师与学生需要在会计智慧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限制虚拟场景的时间及次数,同时,综合提升虚拟场景及情境的觉知能力和适应性,经过重复多次训练,不断积累师生处理虚拟场景适应问题的经验;同时,师生交往应把握真实场景中沟通交流的主体性和真诚性、规范性,建立长期规范、信任的沟通桥梁,建立良好的师生交往行为。

参考文献:

[1]蔡宝来.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智慧教学:理念、特质及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56-61.

[2]杨兴波.“互联网+”智慧课堂的教学方案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9(10):34-36.

[3]柏雪.“大智移云”背景下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互联网周刊,2022(02):53-55.

[4]顾莹然.会计智能化背景下高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6(10):79-81.

[5]李海峰,王炜.元宇宙+教育:未来虚实融生的教育发展新样态[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01):47-56.DOI:10.13927/j.cnki.yuan.20220110.002.

[6]时军,曹晓雪.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基于“互联网+智慧教学”背景[J].财会通讯,2022(15):160-165.DOI:10.16144/j.cnki.issn1002-8072.2022.15.017.

作者简介:

王升(1991.06—),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广西职业师范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预警。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