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历史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研究
田元锋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田元锋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历史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研究[J]. 历史教学研究,2025.2. DOI:10.12721/ccn.2025.159403.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历史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通过对初中语文与历史两门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跨学科融合的理念,本研究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方案。研究结果显示,这种融合课程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文详细阐述了课程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施步骤,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以期为初中语文与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初中语文;跨学科融合;核心素养
DOI:10.12721/ccn.2025.159403
基金资助: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跨学科融合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趋势。初中语文和历史作为两门人文社会学科,具有丰富的内在联系和互补性。将两者进行跨学科融合,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促进学生对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传承。同时,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将核心素养与跨学科融合相结合,设计初中语文与历史跨学科融合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初中语文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了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我们尝试打破学科壁垒,将语文的文学性、历史的历史性有机结合,通过主题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此外,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历史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的意义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历史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具有深远的意义。这种课程设计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语文和历史作为两门人文社会学科,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通过将两者融合,学生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文化的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学意义,进而形成对文化的整体认知。这种认知的拓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从容自信。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融合课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语文和历史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种过程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跨学科融合课程还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融合课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参与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同时,跨学科融合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和分享,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历史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动这种跨学科融合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力量。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历史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的发展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历史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的发展策略,旨在通过整合两门学科的优势资源,构建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体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和历史核心素养。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发展策略,并附以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一)明确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目标

要明确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语文和历史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历史文化意识、批判性思维等。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确保课程设计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可评估。实例:在设计《古诗中的历史》这一融合课程时,我们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二是通过诗歌赏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跨学科融合课程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主题研讨、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些活动应紧扣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实例:《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一篇散文,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山水情怀和政治理想。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可以将其与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政治环境等历史知识相结合,设计跨学科融合的课程。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欧阳修在醉翁亭中所寄托的情感和理想,感受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切。

(三)构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跨学科融合课程应构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将语文和历史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文化和历史的整体认知,提升综合素养。实例:在教授《木兰诗》时,可以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历史知识相融合,设计跨学科融合的课程。通过诗歌的解读,让学生体会木兰作为女性的英勇与担当,理解她替父从军的背后所蕴含的孝道和家国情怀。

(四)强化评价与反馈机制

跨学科融合课程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实例:在融合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报告等。同时,我们还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历史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两门学科内在联系的理解,更在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创新性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打开了新的学习视野,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有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也为新时代青年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和源源不断的智慧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晓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历史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J]. 教育探索, 2023, (3): 78-82.

[2] 陈晓红. 初中语文教学与历史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及其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研究[D].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202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