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论道 ——以不同表现技法展现水彩画独特艺术效果
罗紫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罗紫薇,. 以技论道 ——以不同表现技法展现水彩画独特艺术效果[J]. 当代艺术,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021.
摘要:
水彩自由灵活、水色交融、技法繁多。加入特殊技法给艺术作品增添了更多的光彩,使画面精致、生动。根据作者对技法的掌控程度和习惯,呈现出生动的偶然性效果。
如何把这些优异的技法融入到自身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通过结合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使这些技法为自己服务。展现出空灵的、多变的、深邃的独特艺术效果。
在不同的创作题材中可能运用不同的创作技法,质感不同以及创作材料的不同,对作品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对本体艺术语言特色保留的基础上,对技法进行探究,为以后的水彩画学习和创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指导。在创作的过程中,完全复制出大自然中的明暗层次和光感强度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表现技法来增加作品艺术气息。
关键词: 肌理效果特殊技法艺术表达方式
DOI:10.12721/ccn.2024.157021
基金资助:

1、水彩特殊技法在表现上的个性魅力

纵观整个水彩历史,其绘画风格不计其数,对肌理的处理方式也各有千秋。绘画风格是水彩艺术表现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只有应运时代气象形成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才能表现出特定时期的水彩艺术的水准。在创作的过程中,完全复制出大自然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可以运用虚与实进行对比,在技巧上加强笔触,色彩与形的效果,在风格与技法上不断的更新,个人风格与自然感悟也不断的深化,其艺术表现自然也会相应地演进。正如中国的“性灵说”所强调的——艺术创作者们应该抒发自己的真性情,自由的表达自己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由于水彩的优雅,我们认识了世界的绚丽,也正是由于水彩的美丽,唤醒了我们赋予画面以情感,我们目眩于它的美丽,同时也惊诧于它的神秘。的确,水彩画中运用特殊技法产生的氛围和表现物体的方式也让人迷恋,艺术家们根据自己画面的需要,用特殊技法创造着自己内心当中的理想世界。光线为所有绘画作品提供了总体的背景,特殊技法激发了作画人的情绪,在传达更富戏剧性的效果方面,水彩艺术可以说具有无与伦比的优点。往往优秀的水彩画具有从其它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里难以寻觅的一种灿烂夺目的独特感,这可以说是源于水彩透明颜料和特殊纸纹的共同作用。特殊技法表现效果不仅影响到水彩画的全貌,同时也是强化主题、主宰画面的重要手段和要素。总之,就像肌理本身的魅力一样,肌理的效果的表达也一直引起画家们浓厚的兴趣。

2、在创作中常用技法介绍

2.1基本技法

颗粒形成:颜料本身是有颗粒的,所以不同颜色混合后就很容易产生颗粒的沉淀。但颜料的使用还是取决于画家个人的用色习惯。自然调色:采用自然润色的方法产生肌理效果。也就是用最自然的方法让两种或多种颜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一种相当有趣的方法,颜色冲击的千变万化往往会产生让人不可预料的效果,更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让人充满了期待。 

溅洒:将画笔的笔锋或牙刷的硬毛蘸着颜料,然后轻弹或者抖动制作出一种随意泼洒的色彩效果,从而在画面上产生色点的肌理效果,可以极大的丰富水彩画的肌理感,这也是一种很随意很常用的方法。 

干皴法:用干笔蘸上颜色皴擦,用以表现干枯和蓬松的物质感。如树叶、木板、毛皮等。除了纸张表面的质地会影响画面效果之外,更关键的是画家自身是否具有灵活巧妙的运笔技巧。 

滴染:通过将水滴在涂有颜色的纸面上(通常是深色的位置)会产生一种染色水印或扎染的效果。这是一种具有“偶然性”的作画方法,但根据纸面的干湿程度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肌理效果产生。

“针孔”肌理:此肌理的形成取决于所选画纸含浆料的多少,也就是纸面对颜料的吸收程度。含量大的纸吸收力较弱,在薄涂水彩颜料时,纸面的有些部位很难有颜料附着上去,就回留下白色的“针孔”,也因此可以使画面产生闪烁的光感效果。所以称其为“针孔”肌理。

2.2特殊技法

蛋彩法:即将调和颜料用的水里加入蛋清。这样作画更容易控制水分,颜色可以一层层往上覆盖,适合比较精细的作画。由于蛋清的粘附力强,上色后颜色鲜艳,画面有光泽,是一种古老的表现技法。 

刮擦法:利用小刀或画笔杆等工具帮助作画,即是点睛之笔也会使画面更和谐。如可抹出干边,以创作出柔和的效果。可挖出高光,提亮画面。当然要求画家对纸面干湿程度的有极强的控制水平。还要注意的是此技巧只适合在较厚的纸面上使用。 

浆材法:在创作时用浆糊代替水的作用。此方法不仅增加水彩颜料的厚度不容易渗化,而且色彩更鲜艳,类似于水粉画。但与水粉画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方法虽然有水粉的厚重感,但是仍能保持水彩透明的效果。浆糊的多与少直接影响画面的效果,浆糊厚刮擦法的表现会更好,要薄也可以在浆糊里加入适当的水。 

洗吸法:当画面局部用色过深时,用画笔蘸温开水轻刷画面,可以使颜色变浅,对洗出浅色或暗部的反光具有很好的效果。绝对是补救和调整画面的最佳方法。当然,不同的绘画工具会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

留白法:当画一些雪景时往往会用到留白胶,使用留白胶一定要掺水一起调和,搅拌均匀后使用。留白胶可在上色前使用,也可在上色后使用,但一定要在画面干燥的情况下使用。涂后也需待其干透在进行作画。也可用泼色的方法配合留白胶使用,制造出抽象有层次的色彩效果。根据需要可选择勾线笔、小木片等工具沾留白胶。用勾线笔沾取留白胶时要准备肥皂水,在沾取前将笔浸泡在肥皂水中,这样在使用后更容易清洗,保护笔。

砂纸法:用这个工具可除去颜色,留下柔和渐淡的色调的肌理效果。这种技巧不仅能够提高亮光,还能增强体积感。用砂纸打磨画面暗部,可以使暗部看上去更具有透气感,从而使画面不死板。

揉纸法:作画前,将水彩纸进行揉捏。然后把画面需要的部位揉皱,或全部揉皱。由于破坏了纸面原有的纹路,水彩颜料不能自由流动,从而可以产生一种类似“蜡染”的布纹肌理效果。在创作中如需水波的纹路可将纸横向揉皱,如需山的纹路可不规则揉捏。 

喷水法:称为水彩技法里的“人工降雨”。原理就是趁画面色彩湿时用水喷淋,借助工具其实就是普通的喷水壶。但是喷水是要遵循一定的方法的,注意观察画面的干湿程度,否则水的流动性不仅会使你得不到你要的效果,反而会毁了整个画面。

喷洒颜料法:喷洒颜料的方法很多。调出主观想要的颜色后,用笔甩、用牙刷喷等。用牙刷沾取已经调好的颜色,用小刀刮牙刷毛喷洒在纸上,或将牙刷在沙网上来回的刷可以造成细小的色点,这种方法呈现出点的效果比较密集和均匀。也可以用吹壶进行喷洒,点的细密程度取决于吹的力度。需要留出形状时,可结合留白胶把想要的地方遮住。

撒盐法:就是在画面上撒盐的技法,利用盐遇水即化的特性制作肌理效果。画家要做的就是根据画面的需要衡量湿底上的水分需要多少,以到达预期想要的效果。这种方法适合表现斑驳的岩石、冬季飘零的雪花等。 

蜡笔法:在着色前根据画面的需要涂上合适的颜色的蜡笔,因为蜡不容雨水,上色后涂过蜡的地方就会留下理想的自然地空白。作画时尽可以大胆用笔,并能留下蜡笔痕迹。这个技法在处理残旧的墙壁或树干,甚至是雪景,都有很好的表现力。

在水彩画的创作中特殊技法并不是占主导地位的,但其辅助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水彩应有自己的生命,并能用它独到的韵美,生命力和表现力,打动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也应用聪慧的艺术意识,不屈的求索精神,不断的实践水彩的表现方法,拓展水彩艺术中特殊技法的表现手段。

参考文献

[1]戴维·杜威著、《当代艺术家水彩画材料与技法》[M]. 中国青年出版社

[2]贺建国著、《 水彩画技法新探 》[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