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以此为中心,探究全新教学模式,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师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开展指向潜能开发的教学活动,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使之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丰富数学知识储备。教师摒除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明确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梯度设计学习问题,能让学生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不断进步,进而发掘他们身上的学习潜能,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借助数学工具
数学工具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助力,数学工具多种多样,如数学思想方法、表格工具、数学模型等。学生掌握、应用数学工具,可以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知识,学会学习。对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工具,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教师向学生提出绘制要求:“请大家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大部分学生积极动脑,回顾数学学习经历,联想到赋值法。于是为不同二次函数中的x赋予不同的值,计算出y的值,建立表格。之后,按照不同的数据,绘制二次函数图象。在学生绘制出图象后,教师随机选择一幅作品,对其拍照,并将照片上传于希沃白板。接着,教师引导全体学生观察二次函数图象,思考问题。例如:“这些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的?开口方向是怎样的?开口方向是由什么决定的?对称轴在哪里?当x的值发生变化时,y的值会有怎样的变化?”在一个个问题的作用下,学生细心观察、分析,直观地了解了二次函数的图象特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增减性等。基于此,教师在希沃白板上呈现一幅表格,引导学生填写。在学生填写表格后,教师选择作品,用希沃白板进行展示,并鼓励其他学生判断。通过体验活动,学生了解了二次函数y=ax2图象特点及其性质。
二、创设教学情境
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数学教学改革倡导课堂教学情境化。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支撑。教学情境是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营造出的情感氛围,包括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时,教师可依据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创设生活情境。具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温度计,并提出问题:温度计显示气温从零下4℃上升了5℃,那么上升后的温度是多少?如何用数学算式表示这一上升情况?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迁移生活经验,在脑海中描绘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由此获得问题答案。例如,有学生答道:上升后的温度是1℃。教师追问:怎样用数学的语言表示零下4℃、5℃和1℃呢?此时,学生展开数学思维,用数学的“眼光”审视不同的温度,想到-4,+5,+1。教师对此进行赞赏,并提出问题:超市有一种签字笔,单价是3元。你给售货员5元,售货员会找给你多少元?在生活经验的支撑下,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是2元。教师鼓励他们用数学的语言描述,有学生描述道:买签字笔花3元,是-3。找零的钱数是-3+5=2。之后,教师按照这种方式,继续提问,引导学生列算式。通过不断地思考问题,列出算式,学生初步认识了有理数的加法,便于之后深入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时,不少学生在体验情境时,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现象,提取出数学信息,并用数学算式表示,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
三、自主解析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解析活动,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在核心素养培养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主解析问题,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要提示学生按照正确方式建模,促使学生模型观念的形成。教师教学中应控制问题难度,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趋势,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建模来解决问题,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教师应从问题分析入手,让学生通过建立模型降低问题解决的难度,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可以以旧知识回顾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步骤,由此引入新课,促成知识正向迁移。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解析面积问题,提醒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按照问题类型总结关系语句,正确列出方程并求解。面积问题的解题关键是运用特殊图形的面积公式,转化不规则图形,根据面积关系列方程求解。教师可以提出以下例题,引导学生自主解析。
例如:规划一片长方形花园区域,已知区域总面积为130m2且区域一边靠墙,墙体建造长度16m,需要开一道宽1m的门,已有32m长板,分析并求解长方形花园区域的长和宽。
例题解析:假设花园宽为x米,则长为(32+1-2x)m,得到“x(33-2x)=130”,整理得到“2x2-33x+130=0”,解得“x1=10,x2=(不符合题意)”,即运动场地的长度为13m,宽度为10m。
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解析以上例题,要求学生分析问题条件,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建立模型,认识建模价值,总结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进而深刻理解所学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建模观念。
四、结语
核心素养理念的应用推动了“学生本位”课堂建设,数学课堂教学不再以知识目标为导向,更加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教师要以数学课堂为平台,以学生为本,运用适宜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推理、数学抽象、数学应用等,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瑜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学苑教育,2022(17):49-51.
[2]叶郁.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J].新课程导学,2022(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