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相连,学科核心素养又要通过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来体现。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书法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核心素养应当指导、引领、贯穿书法课程教学。
一、核心素养下中小学开展书法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汉字具有久远的历史,经过不断演变现留存下来了隶书、行书、正楷等多种不同的书写风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汉字的结构和偏旁,在整体上对汉字的外形有一个初步把握。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
书法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若想掌握其精髓,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而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通过有效的书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刻苦的精神,在困难中不断突破,提高自身书法水平,经过长期的练习,可以使小学生变得坚强勇敢,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帮助。
(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通过书法教学,学生在临摹名家作品的过程中,可以透过文字感受到名家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从中学习到良好的品质,有助于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学生未来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二、核心素养下中小学开展书法教学的具体实践措施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育界一直存在学科本位和人本位的观念之争,传统的学科本位观念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使命,教学改革必须转型。既然教师是教人,而不是教书,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关注的中心则是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需要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了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交往状态,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的生成状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激发、营造、构建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实质上就是对学生的尊重,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学。
(二)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加强对书法课教育的重视
通过对农村学校书法教育状况的分析,为了更好地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现有对书法教学的观念。首先,在农村地区学校要建造书法专用教室,提高书法教学地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置专项教学资金扶持书法教学,从而有效确保书法课正常开展。其次,需要制定相应的书法教学计划以及课程安排,同时,要给书法教学配备最基本的教学设备以及工具,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辅助书法教学,丰富书法教学课堂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学生对书法教学的重视度。
(三)实施快乐教学,提升学生体验
书法课本身就相对枯燥,需要学生安静地书写,这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再加上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阶段,难以集中精力去练习,为此,教师需要从学生兴趣点出发,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书写环境,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提升学生书写自信心,这样学生会更自信,对上书法课更有兴趣。
1.开展书法大赛,提高学生成就感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认可和鼓励,所以,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书法比赛中体验到成功,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例如,可以定期举办优秀作品展,每学期进行一次书法比赛,而后在每学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现场书写活动,进行评比,并收集学生的好作品,展示到校内宣传栏中。此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将优秀的学生作品展示出来,提升学生自信心,同时也促使家长提高对学生书法学习的重视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书法的投入。
2.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开启一节新课时,情境导入可以说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兴趣。以“半包围结构”教学为例,教师要注意导入环节,可以引入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入一些旅游景点,让学生观察视频或者图片中体现传统文化的老街牌坊,利用此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书法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自行总结半包围结构字的分类和书写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成效。
3.学会欣赏,培养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
书法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种视觉艺术,可以带给视觉上的充分体验。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书法作品进行欣赏,从汉字的笔画、结构等进行分析,感受到笔画的自然、流畅。在这样的欣赏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在观察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书写,而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佳作,激发书法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此外,还可以欣赏书法视频,为学生播放书法视频,将正确的笔画写法、书写速度、节奏、坐姿、握笔姿势等展现给学生,从而有效增强学生书法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有效的书法教学培养学生能够写出规范、正确、美观的汉字,书法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提升文化素养,明是非、知得失,通过书法实践能够提高审美情趣,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更深一层地了解汉字背后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从而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潘晓莲.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小学书法教学[J].品位经典,2020,45(02):156-157.
[2]郭鑫伟.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书法教学现状分析——以北京地区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S1):129-131.
[3]张彦飞.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城乡接合部小学毛笔书法教学实践[J].学周刊,2019,56(27):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