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学美术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因为创新意识来自质疑。激发学生想象力,开启创新之门。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中学美术教学工作中,美术教师就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一定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创新之花灿烂绽放。
1 中学美术教师就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探讨并实施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与创新精神,为美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是因为,创新教育就是可以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形式和内容,着重从它的思想意义、灵魂等方面去创新,融合到中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美术教师,就要有创新精神,有独创性,从学生的实际,教师的实际,有机地结合教材的实际,创造性进行美术教育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人。美术教师就要大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有创新能力。因此,中学美术教师就要不断更新美术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对美的观察力、想象力与思辨力。当然,美术教师也要从教育思想、课堂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进行研究与创新,彻底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自觉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科学意识与创新精神,不断更新观念,开创性开展工作,从而更好地开创性开展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创设轻松、愉快平等的课堂氛围
中学美术教师就要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提高记忆效率的内在动机。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美术教师就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基础、认知能力以及生活经验,努力地亲近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努力学习。那么,美术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教师的人性化与人情味,真正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运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形成良好的和谐课堂,真正使美术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亦师亦友,最大努力营造出良好的和谐课堂氛围。当然,中学美术教师要讲艺术,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不时变换教学进度与节奏,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易疲劳,这样的浓厚的趣味课堂氛围,学生就不会在一堂课中感到疲倦,而且能轻松愉快地学习美术知识、创造性地进行美术创作。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要注意灵活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辅以丰富的表情、姿态与手势,掌握好与教学语言的速度、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学习兴趣与爱好。也可以适当的结合美术教育教学实际或教材,创新地创设美术课堂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让学生体验小小的成功。课外活动、野外写生等,并不断激励和强化学生们的实践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激活学生对美术的爱好,激发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与热爱。
3 强化审美教育,美化育人环境,更好地进行美术创新能力实践
美术教师就要优化美术课程结构,着重抓好美术必修课的教学,让学生得到基本素质的多方面训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但也要注重美术的选修课与活动课,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与技巧,又能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教师也可自编校土教材,很好地运用本地的资源,比如树根、树叶、竹子、河卵石,泥土等进行创作。也可对校园及周边的风光等进行写生、绘画。因此,美术教师不但对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讲解与传授,学生在掌握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精教师还必须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不断完善他们的意志与品格,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能力。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艺术素质能力。这样,结合当地实际,业余的泥塑、剪纸、编织、版画等,以实际操作不断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与设计能力,进行美化环境、美化生活。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中的生动形象,进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所以,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提高以后,学生就能更好地创造性地开展美术作品的创作创新,在实践摸爬滚打中标新立异,在美术作品上出彩,获得美术创新灵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实,创新是人们根据既定的目的,调动已有的知识,开展创新思维、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成果的智力活动过程。而创新意识是创新的意图愿望和动机,它是创新的内在动力,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美术教师就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要彻底转变角色,很好地处理好教与导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切实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好地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质疑、释疑,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批判性地质疑,敢于打破常规,并勇于实践、验证,多方面找到解决的办法,形成较好的创新积极性。当然,美术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就应该注意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真正创设出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营造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结束语
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创新空间。因此,美术教师也可以充分挖掘美术教材的素材,发挥求异思维,让学生积极、独立思考,从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展他们的创新潜能,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自主想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独特构想,分析与比较,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搞好美术创作,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提高,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造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探讨. 邢国章.成才之路,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