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书法教学
陈侃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侃,. 浅谈高校书法教学[J]. 国学研究,2025.4. DOI:10.12721/ccn.2025.157020.
摘要: 书法作为一门典型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学科,目前我国高校很少有专门的书法课,通过对书法课程的深入研究和学习,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书法应代代相传,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一些高等院校对书法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书法课堂教学很难得到改进.因此,建立健全高校书法课堂教学与课程制度至关重要。
关键词: 高校书法教学;教学方法
DOI:10.12721/ccn.2025.157020
基金资助:

引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书法作品可以说是曾经记载了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上的伟大发展与变迁流变,并且曾经扮演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在隋朝的科举中,书法已经逐渐成为科举考试以及取士的重要标准之一,由此可见古人们对于书法的学习十分重视。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初期,书法曾经被一度广泛地在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之中遭到了高度边缘化。如今,随着近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对书法艺术的学习重视度的不断增强,关于书法专业的教学逐渐被重视了起来。

一、高校书法教学现状分析

(一)高校书法教学目标不明确

书法教学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而大学书法教学作为公共课程的一部分,又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很多大学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书法的考核标准不到位,导致很多高校将书法教学停留在“走过场”的层次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造成学生对书法课程的认识也仅停留在最基本的知识层次上,没有过多的求知,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或是由于兴趣、跟风,或只是完成一门课程。大学书法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致使高校书法教学成绩普遍较低。

(二)高校书法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善

高校书法教学由于不同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的不同,使得大学书法教育的理论体系还很不完善,从客观实际来看,大学书法教学严重缺乏实践的检验,高校学生在经历了高考的大风浪后,对于书法的关注变得少之又少。

(三)书法专业教师人数有限,无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院校的书法教学曾经一度处于边缘化状态,尽管目前书法教学重新受到重视,但书法在大学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书法教学队伍长期处于弱势状态,这也是高校书法教学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具体地说,我国高校书法教师的“半专业化”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具有时代特色的书法人才和专业能力较高的书法教师。书法教师在一些高校接受过一定程度的进修和培训,但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很难结合实际和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当前,高校书法教师面临着丰富书法知识,提高教学水平的问题。书法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师资建设的制约。

二、高校书法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师资队伍的提升

因特网的时代让我们有了更广泛地认识,视野更宽了。目前大学生多为个性张扬、特别是艺术类专业学生,思维独特,如果还按以前的陈旧模式,很难在教学中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这样,教师就不再是主角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给他们充分地发挥空间,使师生都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合理引进专业教师,提高书法教师的水平,积极鼓励教师去各个高校进行考察、交流,可以定期组织出国考察,或聘请著名书法家到学校讲授书法,引进并应用展览资源,更有效地加强书法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加强书法教师的学术水平。

(二)利用网络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具国际影响力、最开放的信息来源网络.这些类型网站的书法内容既丰富又直观,是学习书法的一个很好的基础和辅助教材。目前互联网上拥有海量的书法信息库,它们可以给书法爱好者提供多种文化学习的资料,以供其进行参考。如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传统书法教学方式已经变得太过死板、枯燥、晦涩,使得学生对书法的理解和学习望而却步。熟练地掌握信息的优势无疑成为增加书法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的一个有利条件,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轻松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法素材,教师们也可以指导学生在自己的课程主页上进行留言,为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平台。

(三)坚持因材施教,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在大学书法教学中开展书法教学,书法老师一定要做到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从而真正达到提升其教学质量的目标。在书法课堂上,不但需要更加注重对书法知识和技术进行传授,更需要重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感,让他们都能够在课堂上萌发自己创作思维。基于这个问题,建议高等院校的书法老师根据自身的综合素质,坚持因材施教的方式和教学观点,通过对启发、引导,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识和了解到书法之中的文化内涵和其精髓。

在进行示范教学的过程中,书法老师需要特别注意开展不同于以往的示范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做好示范和指引,现场展示,让学生了解书法的意蕴,欣赏书法的魅力,借助于艺术鉴赏活动中的交互性和通感效果,使学生下定决心去学好书法。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地借助自己的书法作品来对示范的手段和方法做出正确的理解,使其能够寻找自己在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同一个作品之中找到不一样的美,督促他们不断地去实践,有利于他们从中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书法学习手段和方法,以及运用书法来创造新的表达方式。

老师不可忽视自己的辅助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在阅读和临帖之中的辅助作用,启发学生在读帖、临帖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教师也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让学生以自己对书法作品的感受和体验来认识自己的作品,从而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其更好地进行二次创造,这样的书法作品才能够具备一定的内涵,有助于形成传统的书法课堂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更要注重观察能力、领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艺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从而有效地捕捉书法中的美学要素,在不断积累中,这些都可能成为学生书法创作的源泉。

为追求书法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不能过分强调竞赛成绩或考试成绩,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以及课程中的教学方案和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一些系统化的教学,锻炼和培养学生书法的技巧,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书法素质。

三、结论

高等学府是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的前沿,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未来人才,不仅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人才,需要全民族共同努力。书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强化书法教学是提高我国未来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培养大学生以“大道至简”、“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心态,面对未来世界的风风雨雨,走向更从容、更辉煌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颜默.高校书法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书法赏评,2017年第2期(77-80).

[2]陈小伟,裴锦花,李冬梅.形象思维在高校书法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戏剧之家,2017年第5期(235-235).

[3]彭彤.普通高校书法课教学改革探析[J].河南教育:高教版,2017年第4期(74-75).

[4]汤大民. 中国书法简史[M].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5]李泽厚. 美的历程[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