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的作用不可忽视。小学班主任一方面肩负着家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重任,另一方面又要做好课程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是,小学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纪律,引导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班主任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比较片面或者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缺乏主观性,班主任必须通过有效的沟通手段,与学生达成一定的共识,从而实现班集体良好的发展。而在与小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讲求有效的技巧。
一、沟通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加强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沟通促使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生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彼此,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由于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生在年龄、经历、思想上的不同,彼此之间会有许多不同的想法。良好的沟通,能够让小学生把班主任当作朋友,给小学生留下一个好印象,更愿意和班主任诉说自己的问题和烦恼,同时也能让班主任更了解小学生的想法。学生对班集体的印象,往往与其对班主任的印象有关,和谐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更加喜爱班集体,更愿意融入班级,进而营造温馨和睦的班级氛围。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班主任应多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促进小学生思想、性格、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思想、特长爱好和优缺点,班主任只有在与小学生深入沟通和交流时,才能了解他们各自的情况,从而帮助各个学生发挥特长、改善缺点和不足,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主任还应与各科教师进行沟通,促进小学生学习进步。班主任应该在各科教师的描述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是否出现不认真听讲、跟不上节奏等现象,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学生展开学习指导。班主任还应与家长进行沟通,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性格脾气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充分沟通和交流,能够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的行为或规则可能会引起一些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学生的意见能够被充分地表达出来,进而改进班级管理方式,寻求更有效、更恰当、更被学生所认可的方法,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如某个学生犯了错,小学班主任应及时与他进行沟通、对他进行指导,以理服人往往比直接惩罚学生更有效。惩罚过轻,小学生可能会认为这件事很小,下次还会再犯;而惩罚过重,小学生会在心里对班主任产生抵触情绪。然而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帮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运用建议
(一)明确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定位
小学班主任不同于初高中教学阶段的班主任,因为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年纪尚小且不懂事的小学生。小学生年纪小,不经世事,他们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而且大多活泼好动,专注力也不如初高中学生。此外,小学生因为刚刚接受教育,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经常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表现得较为情绪化。但也正因为如此,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可塑性。班主任面对的这些需要接受管理的对象,是心灵极其脆弱而又有着更多发展可能的学生,因此班主任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工作,明确工作价值,做好定位。小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教师说教的被管理群体,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沟通在管理班级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在沟通中注重技巧,从而达到为小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与成长环境的目的。
(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小学的学生正处在对外界敏感的阶段。由于二孩政策的开放,很多学生家里多了弟弟妹妹,他们因此担心爸爸妈妈不再喜欢自己了,这就导致学生在某些方面是很坚强的,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是比较脆弱的。所以班主任要均衡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深入他们内心,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只有和他们做好朋友,才能更好地与他们交流。只有平等地对待他们每一个人,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关心,他们才能更好地接纳教师。
(三)注重沟通的语言技巧与场合
小学生不敢在上课时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敢在班级面前展示自己,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小学班主任要接纳学生的不足,给予正面的评价,让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敢于面对错误和困难。在与学生沟通时,应重点鼓励、表扬小学生做得好的方面,这不仅会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还会激励他们做得更好。而在指出问题时,语言要尽量委婉,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此外,沟通时还要注意场合。在公共场合,应尽量肯定和表扬学生;在与学生单独相处时,再和小学生分析其自身存在的不足。
(四)与家长和同事之间的良好沟通
班主任在接手管理一个班级时,不可避免地会经常与学生家长接触。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尊重对方。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自我约束力不够,会经常出现课堂上好动或者不认真听课等小问题。班主任应该以平常心看待这些问题,并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容忍度,避免一遇到小事就找家长谈话,过分夸大类似“学生上课表现不好”等事情的严重性。尤其是在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时,班主任要公平公正,不能一味地将责任推给家长,更不能单方面批评家长不负责任、教育不当。班主任要以平和的心态和尊重的态度与家长进行交流,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争取做到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班主任可以通过委婉的表达方式,表达出家长也要参与到学生管理事务中来的诉求。
班主任在管理学生事务的过程中,也一定会与班级中的授课教师有着不同程度的接触。而且在很多时候,班主任对班级中学生的了解,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授课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而得来的。因此,班主任及时有效地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在与同事沟通时,一定要注意尊重同事不同的处事方式,认真用心听取建议。班主任应该通过技巧性沟通,与其他任课教师达成合作关系,为培养优秀的小学生共同努力,为推动班级良性建设管理共同努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活动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工作形成准确的认知,并且在分析普遍存在的小学生班级管理问题后,学会在管理中如何有技巧地使用沟通手段进行良性师生互动。小学班主任要学习沟通艺术,加强管理沟通能力,为推动班级良性建设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杨艳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现代交际,2019(18):212-213.
[2]刘正松.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语言沟通艺术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