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上来说,重症心力衰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如果老年患者出现重症心力衰竭,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患者的免疫力下降等.这种疾病存在很高的死亡率,相关文献报道重症心力衰竭的死亡率高达30%以上[1],这一数字直接说明了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的预后效果比较差。本文选择11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县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主要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为重症心力衰竭,其中共有男60例,女 50例,患 者 年 龄 均 在 63—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2±10.1)岁。在本次研究中,共有冠心病患者5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例,高血压患者72例,采用 NYHA 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入院时患者的心功能为II级.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射血分数≥35%,同时患者左心脑有扩大的趋势.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
1.2 方法.通过强心剂和利尿剂对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3 疗效评定.患者心功能I级恢复或II级改善为显效;患者心功能I级改善,并未达到I级标准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未发现任何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本组研究采用 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 析 和 处 理,计 数 资 料 采 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2%和87.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LVEF以及 BNP都有所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重症心力衰竭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目前这种疾病的死亡率已经高达30%以上。这种疾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非常棘手的综合征。老年患者重症心力衰竭的原因有患者的免疫力下降等[2-3]。心力衰竭主要分为右心衰、心源性休克、高输出量性衰竭、高血压性急性心力衰竭以及急性失偿性心力衰竭6种种类型。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 NYHA 级别均为II级,加上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这种疾病会处于危重的状态中。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出现心力衰竭存在众多种原因,如果不能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甚至急性心肌梗塞情况的出现,严重时甚至会有心律失常现象的出现,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血管扩展[4],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心脏展开减压处理.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2%和87.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LVEF以及 BNP都有所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对其进行利尿剂与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吕小波.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37(4):37-38.
[2] 江文胜.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 诊 内 科 治 疗 的 临 床 研 究 [J].心 血 管 病 防 治 知 识 (学 术 版),2014,17(9):90-92.
[3] 侯健民,黄国孟.美托洛尔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29(27):5874-5875.
[4] 韩秀颖,吴秀红,李颐红.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 诊 内 科 治 疗 临 床 分 析[J].数 理 医 药 学 杂 志,2014,021(1):38-39.
[5] 邓建林.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效果分析[J]. 系统医学,2018,3(23):51-53.
[6] 祁盛青.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1):56-57.
[7] 刘晓顺.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3):1769-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