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属于西医学中异常子宫出血范畴,通常认为是由体内激素紊乱引起的临床一组证候群,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导致严重后果[1],故临床多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后给予激素治疗干预,但总体疗效欠佳。而中医多认为崩漏与脏腑功能紊乱有关,重点抓住期、量、色、质特征,以补肾为主[2],本文选取崩漏病人86名,旨在探析治疗崩漏的有效方案,此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崩漏患者为例,对比研究予以激素治疗与中医中药干预的临床疗效,以飨同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接诊崩漏的病人,共86人。均分2组。试验组:年纪最小24、最大55,均值范围(36.28±7.19)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7个月,均值范围(7.31±1.45)个月;对照组:年纪最小23、最大54,均值范围(36.73±7.0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7个月,均值范围(7.69±1.58)个月。。2组病程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详细如下:地屈孕酮片,采用后半周期疗法,1片/次,2次/d,连续用药14d。
试验组采用针灸联合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减进行干预:(1)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减具体组方:熟地黄15g,肉苁蓉10g,覆盆子10g,当归6g,枸杞子10g,桑寄生15g,菟丝子10g,艾叶10g,党参20g,黄芪20g。用法:水煎,留取药汤约300ml,餐后30min服用,2次/d,1剂/d,疗程14d。(2)针刺。选择病人的三阴交、断红穴与隐白穴,采用平补平泄手法,充分消毒病人所选穴位周围的皮肤后,用针灸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得气后留针30min,1次/3d,疗程14天。
1.3 评价指标[3]
1.3.1 疗效评估。(1)无效,月经时间延长与经量增多等症状未缓解,临床指标未改善。(2)好转,月经时间延长与经量增多等症状有所缓解,临床指标明显改善。(3)显效,月经时间延长与经量增多等症状消失,临床指标恢复正常。
1.3.2 检测2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
1.3.3 预后评估。工具选择:sf-36量表,涉及到的内容有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等。总分100。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4.0,用x²和t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使用率(%)和(x̄±s)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时P<0.05。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观察疗效数据 [n,(%)]
2.2 子宫内膜厚度分析
试验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2。
表2 观察子宫内膜厚度数据 (cm,x̄±s)
2.3 预后分析
试验组治疗后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3。
表3 观察sf-36相关数据 (分,x̄±s)
3验案举隅
初诊:患者朱某花,女,51 岁,已婚,自由职业,1.因“月经紊乱一年,阴道流血一周。”由门诊拟“异常子宫出血”于“2022年1月14日”入院。2.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阴道:畅,见有中量偏多暗红色血液;宫颈:光滑,无举痛摇摆痛,无接触性出血;子宫:前位,饱满,质中,无压痛;附件:双附件区无压痛。3.辅助检查:B超(2022-01-14 本院) 子宫:前位,体积约6.2cm*6.1cm*6.3cm,肌层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数个不均质低回声,其一大小约2.9cm*2.2c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子宫内膜厚约1.3cm,回声欠均。宫腔内未见节育环影。入院后因出血量多,予诊刮术,术后病理提示:简单性增生过长改变,中医诊断:崩漏(肾虚型);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轻度贫血;瘢痕子宫;子宫平滑肌瘤,治疗原则:补肾益气,固冲止血。方用熟地黄20g、肉苁蓉10g、覆盆子10g、当归10g、枸杞子20g、桑寄生10g、菟丝子10g、艾叶10g、党参10g、黄芪10g、杜仲10g、续断10g,共7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二 诊(2022 年 1 月 22 日)。LMP 2022 年 1 月4 日。服药 3 剂后出血停止,诸症好转,睡眠欠佳,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弱。予以调整用药如下:熟地黄20g、肉苁蓉10g、覆盆子10g、当归10g、枸杞子20g、桑寄生10g、菟丝子10g、艾叶10g、党参10g、黄芪10g、杜仲10g、续断10g、炒酸枣仁10 g、远志20 g,共10剂,每日1 剂,水煎服(分 2 次)。
三诊(2022 年 2 月 15 日)。LMP 2022 年 2 月14 日。正值经期,现月经周期第 2 天,量可,色黯红,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症明显好转,予方药:当归 15 g、山药 20 g、益母草 20 g、制何首乌 20 g、鸡血藤 20 g、桑葚10 g、党参 20 g、熟地黄 20 g、黄芪 20 g、白术 12 g、炒麦芽 15 g、女贞子 20 g、夜交藤 20 g、酸枣仁10 g,共7剂,日1剂,水煎剂,早晚分服,嘱按时复诊,系统调理3个月经周期,瘥后防复。
4 讨论
临床上,异常子宫出血作为一组症候群,以月经期、量、色、质发生改变等为特征[3,4]。祖国医学中,被纳入“崩漏”范畴,病机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肾气不足,冲任不固,妇人久崩久漏伤肾,肾阳不足,或因命门火衰,无法温煦脾阳,导致脾不统血发为暴崩。根据治病求本原则,治崩漏应以补肾为本,多从补肾助阳与固冲止血等方面出发[5]。本研究所用的中药方剂中,肉苁蓉甘咸而温,归肾、大肠经,质地滋腻,柔而不燥乃滋肾气、益阴血之药。菟丝子归肝肾经,补益肾之阴阳,又可固精,缩尿止带为君,枸杞、当归、桑寄生、熟地填精养血,化生肾气,以为君药之辅为臣,艾叶、党参、黄芪暖冲任益气止血为佐使,诸药合用,全方共奏补肾益气,固冲止血之功。通过对异常子宫出血病人施以针刺治疗,可促进病人相关症状的缓解,同时也利于病人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的改善[6]。本研究发现:有疗效的数据,试验组更高(P<0.05);对比子宫内膜厚度和sf-36评分:治疗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临床实践,异常子宫出血用中医中药治疗,病人的预后更好,疗效更高,子宫内膜厚度改善也更加明显,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