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在消化内科疾病中较为普遍,主要影响胃及十二指肠区域。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包括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胃酸分泌过多等。同时,不良的饮食习性、吸烟、心理负担和压力等,也被认为是导致该疾病的触发因素[1]。此病,不限于某个年龄段,据流行病学数据,一般人群中患消化性溃疡的几率在5%至10%,年发病率在0.1%至0.3%,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虽然近年来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取得了医学进展,治疗方案越来越成熟,但由于其高复发率,单种药物治疗往往不足以实现根治[2]。因此,研究逐渐转向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改善患者的日常习惯,以减少PU的再次发作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选取78名PU患者,结合中医体质学说,为他们量身定制了饮食调整计划,并希望通过实证研究来证实其有效性和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者7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名。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6:13,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5:14,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所有参与者,均接受对胃部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治疗,以及一般性的护理措施,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两组,每组均接受相同的三联用药方案,进行治疗,该方案包含由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剂量为20毫克),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出品的克拉霉素片(每片0.25克),以及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阿莫西林胶囊(规格为0.25克)。
1.2.2观察组
在上述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基于中医体征分型发热饮食调控护理的饮食调整。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了指导,建议他们选择易于消化的少渣食物,并采取少量多餐的饮食习惯,强调规律进食的重要性[3]。患者被教导慢慢吃,以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并建议他们避开辛辣、酸度过高、过咸或生冷的食物,以减少病情反复的可能性。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更细致的照护,以优化治疗效果。强调了饮食的均衡、温度适宜,并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三餐习惯,同时,指导他们控制饮食量,防止过度饱食,以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急性期的饮食照料中,考虑到胃肠动力的问题,患者的消化功能通常会受到显著影响[4]。因此,饮食应主要由温和、无刺激、易消化的且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流质食物组成。在食物的选择上,采用逐步转变的方法,初步以流质食物为主,确保患者每天能摄入3到4餐,每餐摄入量在200到500毫升之间[5]。一旦患者恢复排气,可以逐步转为半流质食物。应当避免给患者食用如鸡汤、鱼汤、肉汤和牛奶等可能加重胃肠负担的食物,以确保患者在急性,能够获得适当的营养支持,同时减轻胃肠的负担,促进其恢复。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病情缓解,并步入愈合阶段时,饮食照料的重心应转移到支持康复和提升身体功能上。此时,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选择能够促进消化且有益于身体营养的食物,如具有养胃补气效果的粥类。患者应适当摄取一些碱性食物,如馒头、豆腐和海带,以中和胃酸,减少胃部不适。在主食的搭配上,应增加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如卷心菜和紫菜,这些食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加速身体的全面康复[6]。在饮食安排上,建议患者每日进食4到5餐,以减轻胃肠的负担,并确保营养均衡地摄入。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康复期,饮食管理的关键,是逐渐将锻炼性食物整合进日常饮食中。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选择那些富含维生素、锌和纤维的食物,以支持身体的恢复。为了补充锌,建议患者食用牛肉、猪肉、鸡肉和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含有较高的锌含量,有助于伤口修复和增强免疫力[7]。在获取维生素方面,花生、南瓜、胡萝卜和绿叶蔬菜等是优秀的来源,它们不仅提供维生素,而且易于消化吸收。为了维护肠道健康,患者应增加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例如土豆、燕麦、玉米和红薯等。针对老年患者可能对某些食物不熟悉的问题,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等直观方法,向他们介绍富含所需营养成分的常见食物,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主食的选取上,建议以面食为主,并搭配肉类、鸡蛋和牛奶等优质蛋白质来源[8]。在烹饪时,推荐使用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或亚麻籽油,这些油不仅有益健康,还能提升食物的风味。指导患者在餐后,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或食用如香蕉、苹果、猕猴桃和葡萄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以维持营养平衡并预防病情复发。
基于中医体质理论的护理方法。该方法依据中医的体质分类,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饮食指导。根据不同的体质类型,如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等,制定了相应的饮食护理计划。
对于湿热质的患者,推荐食用白萝卜、洋葱、甘蓝、豌豆以及鲫鱼生姜汤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疏肝解郁、缓解疼痛。
对于气郁质的患者,建议选择小米粥、银耳羹、苦瓜、黄瓜等有助于清热和胃的食物,并鼓励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对于阴虚质的患者,推荐多食水果、蔬菜,以及胡萝卜粥、松子仁粥、冰糖银耳粥、沙参百合汤、甲鱼汤等清淡且营养丰富的食物。
对于阳虚质的患者,建议多摄入豆制品、莲子羹、姜糖片、山药粥、羊肉粥、糯米大枣粥、牛奶以及鲫鱼生姜汤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健脾、散寒、温中。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治疗有效率
表1 对比治疗有效率[n(%)]
2.2两组SF-36评分
表2 SF-36评分(x̄±s,分)
3讨论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是病程较长,且易于复发,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作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加上人口老龄化和年轻人面临的社会及精神压力,人们往往难以保证规律的饮食习惯、均衡的饮食结构、卫生的饮食行为以及充足的睡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脾胃疾病发病率的上升[9]。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西医通常建议患者长期服药以改善病情,但疾病有几率再次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中医通过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在不断发展中,已经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为了深入探索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特征、患病风险因素,以及中医的辩证分类规律,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当胃等消化器官分泌过量胃酸和胃蛋白酶等消化液时,这些过量的分泌物质,会损害胃壁黏膜,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形成[10]。虽然现代医学通过使用奥美拉唑等药物,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成果,但在防止疾病再次发作,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现有的治疗方法仍显不够。根据中医理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长期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这种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削弱脾胃的功能,引起胃肠正气不足、脾失健运、肝脾不和以及气滞血瘀等问题,从而引发消化性溃疡。因此,中医理论认为,对脾胃进行深入的调理和养护是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核心。中医认为,饮食是调养脾胃的重要手段。合理的中医饮食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调和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有助于溃疡的愈合。中医饮食护理强调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通过选择性味相宜的食物,帮助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身体机能。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选择具有缓解症状作用的食物,如温性食物可以缓解腹部冷痛,而凉性食物,则适合于热证患者。饮食护理可与药物治疗相结合,通过食物的辅助作用,增强药物的效果,提高治疗效率。还注重饮食的长期调节作用,通过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患者预防病情的反复发作。合理的饮食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抵抗疾病。护理还往往涉及到食物的色彩、气味、口感等多方面,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安慰。
综上所述,中医饮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和恢复过程中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崇的辅助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