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在临床较为常见,占所有外疝的90%之上,主要是因为腹壁缺损突出致使的腹腔脏器突出疾病,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不同手术方法可有效对疾病加以治疗。传统疝气修复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术后不容易愈合,容易诱发诸多并发症,患者需花费较长的时间来恢复[1]。疝气无张力修补术创伤较小,手术执行简单,患者可于短时间内恢复,临床应用较广。本研究对纳入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分组采取不同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自愿加入,纳入时间:2019年5月-2020年8月;分组方式:随机摸球;组别:对照组(n=19,男女比例10:9),年岁55~84岁,平均(70.4±6.1)岁;观察组(n=19,男女比例9:10),年岁53~83岁,平均(70.1±5.9)岁;两组患者资料信息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入组患者均知情,自愿在知情协议书上签字,经医学伦理审查会考察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疝修补术治疗。为患者持续进行硬膜外麻醉,手术方式是内环修补与腹股沟管壁修补部分。具体操作为:于距离患者脐部下缘1cm位置做纵行切口,将腹白线分离后一直到肌后鞘,接近覆膜前脂肪组织期间,运用吸引器分离腹膜前间隙,沿疝侧脐水平位置分离,长度切口大约5cm,推开腹白线一直到直肌后鞘处,将对侧分离。完全分离组织平面后,于当中插入10mm长Trocar材质,接着运用7号线缝线固定,与气腹机连接,于当中注入二氧化碳。借助腹腔镜观察时在耻骨与脐连线中导入5mm Trocar材料,插入超声刀,将耻骨结节面分离。运用超声刀分离腹膜外松弛组织与腹膜外比较重要的解剖标志,使腹膜外间隙得以扩大。全部吸收后,对其伤口进行结扎,找寻疝囊分离拉出疝囊,于当中送入10cm×15cm聚丙烯平片卷,以展平模式于腹股沟肌耻骨孔覆盖,等气腹消除后结束手术。
观察组: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手术入路、麻醉与对照组相同,手术切口选腹股沟带中点上方二指位置和耻骨结界相交之处,逐渐打开,打开腹外斜肌后,精索腹股沟管。患者疝囊较小时,无需切开,斜疝直接进入内环口。针对直疝可直接推进直疝三角。存在的疝囊较大时,尤其时远端已坠入阴囊,可对疝囊落实横断处理。对远端疝囊止血后旷置,无需对其缝合或关闭。经内环扣翻入腹腔,可在疝环中填充锥型,固定网塞外瓣或内环四周腹横筋膜,固定6针。疝囊较紧时,可结合实际状况裁剪内瓣。内环口过大时,可向其内并排放网塞2个,经止血于精索下方放成型网片,精索可于补片孔经过,将补片平放,将其和腹股沟联合固定,增强腹股沟管后壁。彻底对伤口止血后,逐层将缝合的切口关闭。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准则为:显效:疝囊与临床各项病症以及体征完全消失;有效:疝囊全部消失,但依然有较轻的症状存在;无效:疝囊与临床各大症状与体征均未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之和与总例数占比。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软件来剖析本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x̄±s)、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检验观察。P<0.05有差异。
2 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好(P<0.05)。见表1。
表1:临床治疗效果分析[n(%)]3 讨论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结合老年人生理解剖结构,填充物是使用网基,可镇静须囊,与无张力特征吻合,将腹腔中压力分散,以免腹腔内产生局部高压,修补技术比较可靠,可降低术后并发症[2]。手术中使用的各种纤维网材料,其生物相容性较好。患者机体中不会留下异物,致癌性较差,物理性质也不会导致机体出现变态反应,治疗具有优良效果。本研究中,治疗效果较好的一组是观察组(P<0.05)。
综上所述,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效果良好,可对患者的病症与体征起到缓解作用,有助于预后,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斐燏.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012(032):79-80.
[2]康欣, 杨显富, 李斌,等.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02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