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阶段,学生进入青春期,且想象力丰富,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社会。在此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日,逐渐开放的网络环境,良莠不齐的信息,往往对学生的身心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适应当代教育工作的重要需求。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且单一
在过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多都是教师对课本进行讲解,对考试重难点给予更多的关注,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完善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成绩作为自身的教学重点,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学习内容的意愿性。学生只能在课堂中记录教师所给予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背诵抄写,然而学生对自己所抄写的知识点以及内容却是“一问三不知”的情况。
(二)没有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掌握知识的途径,并进行指导,真正去学习的还是学生自己。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育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这意味着课堂上的重心要更多地放在学生身上,从“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转变为“学生学习,教师引导解惑”,这样的学习模式在初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对策
(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要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例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应该多安排一些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多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专心听讲。可能有的学生不敢表达,生怕自己出错,此时,教师应耐心地引导与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挑战自己,引导他们积极表达自身独特的思想与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在教师提问后也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探讨,最后再由学生给出比较完善的答案。这样活泼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让他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二)小组自由讨论
小组自由讨论的教学方式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学生可以借此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应该合理、有效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自由讨论形式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求知与探索。
比如,在“我与集体共成长”课上,教师可以运用小组自由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在这一学期的表现,看看自己为集体做出了哪些贡献,结果如何,从而让学生快速进入了学习状态。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班级中对纪律、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探讨如何培养集体精神。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倾听别人的良好习惯,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自由讨论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求知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创造出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质疑,并且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比如,在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法律为我们护航”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定相关的专题引导学生学习。
如“法律如何为我们护航”“法律在哪些方面为我们护航”“身边有哪些法律”“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别保护”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再进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会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加以甄别,集中回答。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这样可以推动学生思维碰撞,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程中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四)注重发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造性元素,不断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灵活思考,唤起学生对新奇事物的探索欲,从而展开不同观点的激烈辩论,并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教学“善用法律”一课时,教师要多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充分挖掘教材,引入相关案例,发散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参与课堂互动,如有的学生建议,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有的学生说应当尽快离开,告知父母或者教师,以免自己受到伤害,从而陷入危险境地;还有的学生主张偷偷记住那些违法犯罪分子的相貌特征,为警察破案提供助力。这说明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和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学生的这些想法正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催化剂,教师应予以肯定,激励他们在讲述中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有价值的思考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和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将越来越多的素材带入课堂,启发学生,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以德育为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养成,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思考,更高效地推进日常教学的发展,为接下来的教育工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与优化。
参考文献:
[1]蒲建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2022(11):45-46.
[2]徐芳.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1(14):153-154.
[3]林端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22(0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