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技术要点探究
洪晗乐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洪晗乐,.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探究[J]. 中国水产学报,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002.
摘要:
为满足鱼产品市场的需求,淡水鱼养殖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池塘养鱼技术的高效应用是保障淡水鱼养殖品质的关键,可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为此,养殖户有必要加强对池塘养鱼技术的分析与研究,掌握技术要领,确保淡水鱼养鱼工作的高效开展。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养殖环境选择、鱼种及饵料选择、养殖方式、养殖管理四个层面对池塘养鱼技术要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 池塘养鱼;养殖方式;技术要点
DOI:10.12721/ccn.2025.157002
基金资助:

中国地域广阔,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有利于淡水鱼养殖事业的发展。面对日益增加的鱼产品需求,养殖户应从养殖技术提升方面入手,切实解决池塘养鱼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促进养殖效率的提升,进而保障池塘养鱼的质量与产量,为淡水鱼养殖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科学选择与处理养殖环境

1.1水体面积

水体面积会对鱼类的生长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水体面积应介于6670m2与10000m2之间,才可保证有充足的溶氧量,不仅有利于鱼类生长,管理也较为便利。

1.2水体深度

水体深度是否适宜是决定鱼养殖产量的关键,如水体过深则鱼类的饲料难以得到有效利用,且水体底部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受到影响,上层水与下层水难以形成对流,会对水体的物质循环产生阻碍,进而降低水体的生产能力,为此,水体深度控制在2-3m为最佳。

1.3水体位置与形状

水体形状应较为规则,水体附近不可有过于高大的物体,以免对光照及通风产生影响,阻碍植物的光合作用,或降低水体的溶氧量。

1.4水质环境

池塘中应修筑好注水与排水设备,保持良好的水质。鱼种投放前应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

2.选择适合的鱼种与饵料

根据市场需求而进行鱼种的选择,应选择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环境适应力强、存活率高的优质品种。同时,应做好水体的沤肥工作,加强浮游生物的培养,以便于为鱼种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尽量选择无激素与抗生素成分的饵料,确保其营养成分丰富且含量充足,并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合理进行虾青素以及维生素等物质的添加。

3.选用适合的养殖方式

3.1密养

根据水体的深度、水质以及鱼种等情况合理进行养殖密度,还要以增氧设备以及水源等因素为依据进行养鱼量的计算,尽可能提高养殖密度。

3.2混养

同一水体中应养殖多种鱼类,此方法可提高饵料利用率,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达到产量提升的目的。混养有三种养殖方式,一是异龄混养,二是异种混养,三是同种异龄混养。通常同时养殖七到八种鱼类为最佳,但应保证所选鱼种的水体溶氧量、水质等要求较为一致,但鱼类的食物需求以及栖息水层并不相同。同时要保证混养鱼种之间可和平相处。一般情况在上层养殖40%的鳙鱼、鲢鱼,底层养殖40%的鲤鱼、草鱼、青鱼,并配合养殖20%的鲫鱼、鲴鱼、鳊鱼等。另外,混养时应确保所选鱼种合理,密度控制科学,尤其不同鱼种的比例要得当。

3.3轮捕轮放

此方法是指控制好鱼种投放比例,对达到食用标准的鱼捕捞的同时进行相应品种鱼种的投放。轮捕轮放有三种方法,一是可于春秋两季一次性投放充足的鱼种,并于全年的不同时间进行分次轮捕,尽量捕捞大鱼。二是于不同时期分次进行鱼种投放,并分次进行轮捕,每次轮捕后立即补足捕出鱼种。三是轮捕成鱼,套养鱼种,借助成鱼池进行鱼种的培育,尽管当年无法满足销售要求,但在第二年便可长成大规格鱼。此养殖方法应用时,应合理进行捕鱼时间的选择,不宜于热天捕捞,且应在鱼不浮头时进行捕捞,可于捕捞前一日降低饵料投放量。捕捞后应立即进行增氧,且需做好池塘的全面消毒。

4.加强养殖管理

4.1做好饲料投放管理

池塘养鱼中,饲料是鱼生长的根本保证,应固定投放时间与地点,结合鱼的品种及大小控制饵料投放量,并确保饲料的营养充分,尽量分多次投放,降低每次饵料投放量。

4.1.1保证饲料质量

应选择新鲜、符合鱼种喜好的饲料,不得喂食变质饲料。

4.1.2定点投喂

可建造饵料台,通常每6667-10000m2鱼塘应设置三至四个投喂台,可避免鱼抢食时受到损伤。

4.1.3定时投喂

通常每天投喂两次,即,上午8-9时投喂一次,下午4-5时投喂一次。

4.1.4控制好投喂量

根据水质情况、天气变化以及鱼的进食情况确定饲料投喂量,一般上午投喂量较少,为30%-40%左右,下午适合增加投喂量,但不可超过70%,保证鱼八分饱即可。

4.2加强疾病管理

疾病给鱼的健康成长构成的威胁较大,因此,养殖期间应做好鱼类疾病的预防,严格依据“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则进行,尤其应做到:做好鱼塘的消毒工作,在鱼种投放之前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作为消毒物进行池塘的全面消毒,使用量应分别控制为60-75kg/667m2与20g/m3,应溶于水后在池塘各处均匀投放,以便于及时将鱼塘中的病原体与不利于鱼生长的敌害杀死;做好鱼种消毒工作,即,鱼种下塘前,使用专门药物对鱼体进行消毒,防止带入病原体;为防止病原体传染,做好食场、饲料及相关工具消毒工作;做好水体消毒工作。结合鱼疾病发生规律,定期使用药物对水体进行消毒。

4.3强化细节管理

淡水养鱼时还应做好细节管理,所谓“三分靠养,七分靠管”,养殖户应提高认识,进行细心的观察,不断总结经验技巧,提前采取针对措施加以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尤其应保证以下管理细节的认真落实:首先,定期巡视鱼塘,深入了解鱼的动态,早、中、晚各进行一次巡视。另外,认真观察池塘堤坝情况,确保池塘干净、卫生,防止滋生细菌,发生病害。最后,定期测量水位,做好池塘水注排工作。另外,做好鱼的身体情况检查,进行详细的记录,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进行处理。淡水养鱼的细节管理涉及较多内容,如需掌握鱼的活动情况、水质、气象状况等,要求养殖户不断积累与总结经验,把握各种管理方法与技巧。

结语:高效淡水养鱼是一项系统性与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要求养殖户提高认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鱼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高效淡水养鱼时应做好合理的规划,充分的准备工作,选择合理的养鱼环境,做好鱼塘处理,科学投放饵料,选择适合的养殖方式,并做好饲养管理、疾病管理与细节管理,以保证池塘养鱼的质量及产量。

参考文献:

[1]刘莎.淡水养鱼技术要领的研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9):2182.

[2]陈志慧,郑洁琼.淡水养鱼技术要领与关键环节分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7(33):9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