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之一,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更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更容易实现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语文创新思维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其培养需要教师采用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初中生语文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课堂传授知识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要有终身学习观念,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初中语文课本是数千年来文化精华的浓缩,学习好语文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抛开课本不谈,初中语文主题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教学是不局限于课本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同时,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使学生不再满足于现有学习情况,愿意将知识运用到新领域,从而为社会带来持续发展动力。
二、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创新思维能力
(一)跨学科融合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将不同的知识领域和学科进行融合。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跨学科教学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历史、地理、科学等,与语文知识进行融合。如,在探讨古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入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和意义。在学习科技类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入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文章中科学原理和科技发展的现状,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可以通过融合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了解紫藤萝瀑布的自然景观,并介绍紫藤萝在文学中的形象。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了解宗璞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帮助学生理解他的艺术风格和意蕴。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和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宗璞的山水画和古诗词,引导学生感受诗画之美,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宗璞的艺术表现手法。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选取自己喜欢的诗句或画作,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读和表述,并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多媒体呈现。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语文、美术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进行学习和创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分享,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解读和呈现成果。通过分享和交流,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他人的作品,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提高自己的表达和创新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只会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则只是用笔记来跟随教师讲课,这种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课堂氛围僵化,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的真实情况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交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思考。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要让学生熟读课文,并且可以在前后桌的合作下进行,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课文后,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并在课堂上设置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参与小组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高效。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自觉性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机会,以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和实践,这种方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拓展活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文化活动和写作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和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作者回忆母亲的感人故事,引起学生对母爱、家庭等话题的思考。接着,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与母亲相关的话题,如“母亲的教诲”“母亲的伟大”“母亲的成长经历”等,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研、探究和表达,如采访家人、朋友,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编写故事和诗歌等。
三、结语
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读写教学效果入手,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能够在积累语文知识的情况下,积极参与语文学习和深入探究语文知识的活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敏.用好语文课堂,为学生创新思维赋能[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2(03):1-2.
[2]乔志祥.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2(1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