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寄生虫检验技术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来源于实践,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研究与人体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性、流行规律以及实验诊断技术防治原则的一门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在有关理论知识基础上正确运用各种寄生虫检测技术,对寄生虫感染进行实验诊断,为寄生虫病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
一、寄生虫学检验课程面临的问题
(一)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课时不足
由于寄生虫感染的患者数量大幅下降,某些寄生虫病已得到基本控制,人们对寄生虫病防治的重视程度日趋下降。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各校都出现了某些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学科。据调查,理论知识的教学课程占比达到了70%。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大多都是囫囵吞枣,或出现“精而不全”的情况,对相关的检验知识掌握度不足[1]。
(二)教学模式单一
尽管新冠疫情开始后,全国开始积极促进线上教学模式的发展,现在进入后疫情时代,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但仍摆脱不了授课模式单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脱节的情况。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先理论讲解寄生虫的形态,学生再去实验室观察标本,几乎均为验证性实验。老师泛泛而谈、一带而过,学生心不在焉、应付了事。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甚至出现无法识别寄生虫病病原体的情况。
(三)实验标本难以收集,耗材损耗大
随着寄生虫病的发病率逐渐降低,寄生虫的标本难以收集,而从公司购买的标本则难以保证质量。即使购买到典型标本片,在学生观察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标本破损,或因不当使用油镜使标本褪色,影响后续班级使用。
二、大专寄生虫检验教学改革策略
(一)以赛促学
针对现今大专学生学习毅力不足的缺点,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以赛促学活动,并做问卷调查了解效果。对本院医检专业同学的问卷调查显示:有大约80%的学生喜欢学习竞赛,并认为学习竞赛对其学习有帮助。这个数值或许有误差,但应可以认为学习竞赛对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有帮助。因此可以在不同层次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竞赛活动,例如班集体、同年级同专业范围。将院内学生学习竞赛作为一项制度逐步完善起来,尤其是技能竞赛,可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家级的技能竞赛[2]。
(二)重构教学内容,符合当前趋势
寄生虫学检验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当前形势下,结合寄生虫病流行趋势,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高效利用在线资源对本课程重新整合重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后疫情时代的防控需求、全球一体化导致的输入性病例增多的情况及我国本土寄生虫病流行趋势,对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通过本课题组临床专家的调研,了解医院或疾控中心检验人员对寄生虫相关的检验工作流程,改进课程的内容,对其整体教学设计进行改进。
如在进行我国已经或基本消灭的寄生虫的教学时,由掌握改为了解(如疟原虫、血吸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增加近年来新发或再现的机会致病性和食源性寄生虫的教学课时(如弓形虫、卫氏并殖吸虫等)。重构教学内容后的教学对教师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教师需在教学前广泛收集临床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及研究进展的讲授时间,形态学部分应重点讲述与寄生虫病诊断相关的生活史阶段的形态,做到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3]。
(三)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寄生虫学检验实验课先由教师结合挂图给学生边讲解边复习寄生虫及虫卵等的形态结构特点,再由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大体标本和标本片,然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上交。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显微镜下情况,了解学生是否镜下找对观察对象,通过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对观察对象形态特点的掌握情况。这种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有些单调,且不足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寄生虫学检验技能,因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
(1)视频演示引入课堂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在临床检验岗位做寄生虫检验时,不仅仅要能识别虫体及虫卵等,还要会处理样本、制作标本片等,有些寄生虫可能用到免疫学检验等辅助诊断方法,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些演示病原学检查的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加藤厚涂片法、毛蚴孵化法等以及一些免疫学检验等重要辅助诊断方法的教学光盘在实验课给学生播放,有的光盘中还真情真景地介绍了寄生虫的生活史、致病、防治等,这样既丰富了实验课内容,学生不会觉得只是单纯镜下观察标本片那么单调,还直观地学习了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以及一些重要辅助诊断的操作方法,对有些寄生虫的生活史、致病、防治等也加深了印象,和观察标本片穿插起来,还减轻了学生一直镜检片子的疲劳感[4]。
(2)多媒体取代挂图
传统寄生虫学检验实验课教师结合挂图给学生讲解寄生虫及虫卵等的形态结构特点,实验课挂图多时需要挂十多张,讲到哪一张,把它拉出来,其他挂图基本叠挂在一起,学生在看挂图时,还要不时地将不同挂图拉出来,推回去,既不方便,也容易损坏挂图。而且,绘制的挂图大多是黑白的,和真实的虫体、虫卵还有差别,绘制的图是否标准还和教师的绘图功底直接相关。笔者将每次实验课要讲解的寄生虫及虫卵等在网络及各种资源库中找到真实标本图片以及绘制标准的线条图,制作成PPT,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讲解,既清晰又方便,学生还可以随时查看。
(3)模拟粪便练习制片
给学生讲解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让学生看过视频操作之后,再让学生用我们制作的模拟粪便(泥土掺入几种寄生虫卵)按照操作步骤自己制作标本片镜检。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制片技能,而且在镜下观察到了自己制作标本片的虫卵,感觉自己提前进入角色,体验了将来在医院检验科的一个工作项目,对将来的工作充满信心与向往。
结语:
总之,寄生虫学检验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当前形势下,结合寄生虫病流行趋势,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高效利用在线资源对本课程重新整合重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适当结合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之外,更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民族自信心。当然教学改革的推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提高自我,丰富教学内容,才能有效实现[5]。
参考文献:
于晶峰孙晓琳王晓娟木兰.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2021, 000(004):190-191.
刘转转, 付琳琳, 潘伟,等. 临床医学专业定向生的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改革与探索[J].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35卷11期, 15-17页, 2021:徐州医科大学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专项课题.
张逸龙, 叶润, 潘卫庆,等.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 2021, 23(11):3.
邵伟, 陶芸, 王维,等.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 4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