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国画创作研究
王珊珊 王向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珊珊 王向阳,. 美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国画创作研究[J]. 国学研究,2024.8. DOI:10.12721/ccn.2024.157034.
摘要: 在当今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美术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国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美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国画创作时,应当采取一系列科学而严谨的方法,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个人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美术教学;国画创作;指导
DOI:10.12721/ccn.2024.157034
基金资助:

前言:

美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国画创作时,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画的艺术魅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从而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一、美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国画创作的作用

(一)美术教师在国画教学中扮演着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国画技巧和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将这些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可以了解到国画的基本技法,如笔墨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构图的布局等。这种知识的传递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国画基础,使他们能够在创作中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美术教师在国画创作过程中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和提供反馈,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仅学习如何模仿传统,更学会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三)美术教师在国画教学中的作用还体现在文化传承上。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不仅仅是技法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递。教师通过国画教学,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儒家思想、道家哲学等,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美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国画创作的策略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中国画的学习兴趣

为了满足美术中国画教学的更高要求,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艺术教育应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加强对艺术教育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探索未知世界,提供宽广的学习途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的理解,更要遵从优秀的艺术实践。要了解一个作品的意义,就要了解作品的灵感来源,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绪。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师态度和专业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作中国画并积极展示,而且老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别人的作品。了解学生的各种特点,激发学生的中国画学习兴趣[2]。例如,教师可以展示齐白石的《石榴图》《柿子图》等,让学生感受意境美和神韵美,培养国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临摹,锻炼创造能力
对于国画教学来说,临摹是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帮助学生深刻掌握和理解国画创作技法与工笔技巧的重要方法。其主要表现为:它既能够让学生在绘画中有法可学、有形可依,也能够让学生在模仿中掌握一定的国画绘画技巧(墨法与笔法)。因此,在美术国画教学中,教师既要为学生选取一些优秀的国画作品,让其进行临摹,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
例如,在训练学生国画笔法时,除了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优秀的国画作品让学生进行当堂临摹外,还会让学生绘制一些简单的人物,并以“古代的我”与“未来的他”为主题进行创作,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与想象力,促使学生突破表面肖像的束缚,掌握“似与不似”和“像与不像”这一哲理,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写生、创作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还要积极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教师则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引导各小组学生注重观察主人公的精神面貌与身体,分析如何透过表面现象将自己的想法与情感表达出来,进而有效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示范国画创作步骤,加强学生的作画功底
开展美术国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讲解国画创作技法理论层面的知识,还要现场演示国画的创作步骤,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学习,直观掌握如何在作画中正确运用笔墨。为此,教师应该根据国画教学目标,重点开展创作示范教学,在示范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作画的顺序和技法要点,从而加强学生的国画创作功底[3]

例如,在关于中国画传统写意花卉的教学中,教师在示范国画创作步骤时,就可以采用菊花主题的范画作品,讲解写意菊花的创作步骤:“同学们,从范画中我们可以看出,菊花的花和叶都需要枝干作为支撑,画面整体是花掩叶、叶映枝,创作步骤一般是先画出花头,再添加枝干和花叶,也可以在画完花头后,先添叶再穿枝条,谁能总结一下写意菊花的创作步骤?”有学生回答:“先画花头,画花叶和枝干的顺序可以相互调换,以个人习惯为准。”接下来,教师贴出空白的生宣纸,按步骤依次为学生示范花头、花叶、枝干的画法,一边示范、一边讲授技巧,在示范画菊花的花头时,教师可以在宣纸上先用浓墨点出花心,再往外勾出花瓣,同时讲解:“往外勾花瓣时,大家要按照从花心向四周的顺序,表现出花瓣的层次感,花心和花瓣的墨迹干了之后,再勾出藤黄色的花蕊,以免墨色和藤黄色混在一起。”示范枝干的画法时,教师可以示范中锋和侧锋两种穿枝方式,同时讲解:“画花枝用笔时可曲可直,但是线条不能太光,要留下用笔痕迹,这样花枝看起来才自然生动。”这样通过示范国画的创作步骤,学生就掌握了国画写意花卉的简单画法。
(四)开展国画练习活动,锻炼学生的创作表现力

国画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实践练习,学生在初步掌握国画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技巧后,教师应该跟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画练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笔墨技巧,或者表达内在的审美和创意观点,从而锻炼学生的国画创作表现力,提升学生作画的熟练程度。

例如,在关于山水画的教学中,在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国画山石的创作步骤和技法后,教师就可以布置国画练习任务:“同学们,请大家运用国画工具和所学技法知识,尝试创作一组水墨山石,要求表现出山石的体积感和质感。”学生立即投入创作练习活动,教师巡视学生的创作表现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作画指导,如某生勾画出山石的轮廓后,忘了如何表现山石的质感,教师及时点拨:“勾完山石的形状后,应该皴结构、擦质感、点苔,还记得皴法有几种吗?”学生马上受到启发:“皴法有披麻皴、折带皴和斧劈皴,都能表现出山石的体质和纹理。”这样,学生的国画创作表现力就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4]

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国画创作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启发者、作品的评价者以及文化的传承者。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国画的技巧,更能够在创作中体验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5]

参考文献:

[1] 陈甜.浅论小学美术教学中中国画的教学策略研究[J].世纪之星—高中版, 2022(25):0070-0072.

[2] 刘明.弘扬传统,守正创新——新时代下的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学与创作[J].当代美术家, 2023(5):34-39.

[3] 许永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中国画单元化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 2023(13):96-98.

[4] 柳婉茹.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国画教学改革路径[J].新丝路:上旬, 2020, 000(012):P.1-1.

[5] 杨志和.中学美术中国画创作教学浅谈[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2(7):0075-007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