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研究
彭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彭敏,. 关于中职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 体育研究,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9456.
摘要: 中职体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不仅仅是传授运动技能和知识,更应该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当今社会,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素养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中职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如何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中职;体育教学;德育管理
DOI:10.12721/ccn.2025.159456
基金资助:

前言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中职体育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技术、身体等方面,而更多地要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德育修养。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一、中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现状

1.教学认识欠缺

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有思想觉悟。正确认识体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只有正确地理解目前中职学生自我素质低下的状况,我们才能为中职体育教育实施德育教育开辟新的天地。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课,老师们对这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许多老师仅仅从事体育教育,而与德育教育无关。不管是在运动中,还是在竞赛中,都看不到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指导。由于存在着这样的认知缺陷,使得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无法与德育有效的衔接,从而制约着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理念不当

在中等职业学校不断发展的今天,“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纵观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课,存在着一个共性问题,即:师资观念的偏差,传统保守的“灌输式”的教育观念仍然在教师心中生根发芽,在体育教学中,中职生在体育教学中往往表现为消极的竞赛状态,而忽略了“自我发展”的培养。而德育教育终究要靠学生自身的锻炼来提高,这使得学生在运动中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

3.教学方法不足

体育教育必须要有特定的方法,然而在许多学校的校长和老师眼里,中职的体育却处在一个被边缘化的位置,导致了体育老师研究与创新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方式单调,气氛淡薄,教学水平低。而德育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它必须通过大量的运动和优秀的运动竞赛来体现其教学的意义,提高中职生的德育情操,因此,教学手段的欠缺制约了思想品德教育的落实。

4.教学素养不高

中职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是中等职业学校没有足够的重视,同时也与教师本身对职业学校未来发展的认知不够,(中职教育的主要导向是学习技能和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在校各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了解不够全面、品德素质等方面尚有不足之处。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模仿水平,而且老师本身的行为都是很容易被模仿的,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问题将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冲击。

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管理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纪律教育

在学校中,教师的日常工作是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德育建设的重要途径。班规是全体同学参加体育活动时所应遵循的一条原则。以考勤、考核等形式加强校纪教育,使学生养成尊从命令的好习惯。特别是在各项体育竞赛中,老师的严惩和执法,学生都能理解,一旦犯规,就会错失得分的机会。如果你连续违反规则,或者是被红牌罚下,你将不能再参赛。对于那些违反教养法的人,社会将予以排斥和处罚,让学生认识到自我约束的重要。

2.耐力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忍受逆境,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体育活动吸引了学生。在体育比赛中,学生能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信心,得到正面的情绪体验。体育活动的成功与否与体育活动内容密切相关,体育活动对学生抗挫败的能力有促进作用。体育方面有很严格的规章制度。学生应遵守有关规则。违反规则的人会受到处罚。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还能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体育运动大多是在户外进行的,直面日晒雨淋,夏季极热,冬季极寒,因此人们要接受自然的磨练。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不断地训练,在训练中要忍受体力的消耗和疼痛,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吃苦”的必要条件。为学生在实习期间迅速适应企业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合体育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教育

在体育活动中,突发情况是很常见的,因此,教师应及时充分利用各种突发情况,对同学进行心理辅导,比如:打篮球时,有一个同学跌倒后马上站起来,要对这样的学生进行适时的激励和赞扬,这样才能使学生勇敢顽强,奋发向上,为团队争气,对于突如其来的负面新闻,要及时地指出问题所在,并加以恰当的批判,有助于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本领。

4.结合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所谓“身教重于言行”,老师自身即是教学的实践者和表现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品行和言谈举止都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影响,这是一种无形的影响。例如,体育老师那健硕的体态,使学生产生了运动的激情与渴望,在课堂上,体育老师们能吃苦耐劳,能忍受日晒雨淋,能忍受严寒,工作态度勤勉,与学生共同进行预习,示范严谨,尽力符合学生需求,在实践中主动充当学生的陪练,并对成绩落后的学生给予耐心指导。让学生做什么,老师就要先做到,用自己的行为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实现教学目标。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老师们长年的努力。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精神,还要结合学员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做到独具特色,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训练、接受教育。这就是中职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五、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坚持以下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地位不容小视,而内在因素又是关键因素。只有满足了学生的内部需要,教师的主动投入,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因此,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使中职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德育工作,使他们能够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将外部的教育需要转变成自己的内心需要,进而达到增强体质和精神品质的目的。

2.全面性原则

要将德育教育渗入到体育教学中,就需要将思想品德的教育贯穿于整个社会,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把德育教育所包含的各种品质的有机统一,从而使每个人的德育品质得到全方位的协调发展。

3.因材施教原则

中职生在生理、心理、认知能力、受教育程度、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上都有差异,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根据自己的情况实现自己的最优发展,并在充分发展自己的基础素养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自己的人格。

4.长期性原则

将德育教育渗入到体育课中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一项持久的、长远的计划,因此,体育老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还要在每个学期和学年中不断地进行德育教育,要使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流程,使之融入身体,实现理想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陆永宽.浅析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

[2]杨红霞.中职体育渗透德育思想意识教育策略浅见[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6).

[3]管翔鑫,周瑞贞,郭辉.对中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09(10).

[4]石锦华.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体育博览,2011(10).

[5]李斌.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分析和优化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0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