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的课改下,小学生们的体育课堂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们对传统的足球、篮球、跳绳等活动不再满意,在这个时候引进“龙舞”这种民间活动进入体育课堂,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热情,让他们更加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他们的体质。
一、龙舞对小学生体育课堂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强身健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荷塘纱龙•龙舞运动是一项特殊的运动,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活动形式的特殊性,二是使用道具的特殊性。在龙荷塘纱舞的时候,学生们要不停地奔跑、变换姿势,如:走“之”字、跳龙、盘龙、敬礼等。为了让这条龙有各种姿势,学生们还得跳来跳去,让这条龙变得栩栩如生。学生们在举起龙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力量和灵活性。从这一点上来说,舞龙可以让小学生们全面提高身体体质。
(二)对小学生运动品格的培育
龙舞不但要看个人的柔韧性,还要看团队协作,要让同学们互相合作,这样才能保证龙舞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中,老师一定会提到担任各个部位的学生对于“龙”的肢体动作所产生的作用,为了让这一动作看上去更为真实,各个部位的学生要适时地根据龙舞音乐的节奏、龙珠龙头的带领节奏进行交流和配合,不断地调节动作的速度,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表演效果。在此期间,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得以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得以发展。
二、龙舞运动融入课程的依(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龙”是中国人主体意识的结果,并非真正的“龙”,更多的是一种思维上的虚构,一种对“龙”的信仰。[3]然而,这些“臆造”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变成了一个国家的象征,变成了一个种族的“龙的传人”。龙既是一种文化意象,也是一种心灵上的召唤,它反映了古代中华人民以农业为本的现实,而龙舞祈福则是中国人民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龙舞活动之所以能够得到延续与发展,是源于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是其“根植于各族人民的土地之中,在继承、融合与传播的进程中,彰显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1]。
(二)乐趣与健身
龙舞是一项集武术、技艺、舞蹈、民族鼓乐于一身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其运动的内容与表现方式十分丰富,对身体素质要求高,速度快,耐力好,柔韧性好,而且负荷强度大,持续时间比较久。龙狮从产生之日起,就已具备了祭神的娱乐性质,也具备了民俗庆典的娱人性质。飞腾、翻滚、跳跃的龙舞,伴着激越的民族鼓声,在中国喜庆佳节,甚至在全球各地,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观看,鼓掌喝彩。在对龙舞的健康价值进行研究时,我们发现,舞蹈对身体的有氧呼吸能力、心肺功能都有明显的影响,男女学生脉搏和舒张压指数的降低,以及抓力肺活量的升高都有显著的效果。
(三)心理健康发展
龙舞是一种群体、高密度的体育活动,在长时间的锻炼过程中,可以“促进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龙舞是展示一个强国的重要象征,深受各国民众欢迎,现已走出140余个国家。2017年7月,篁湾中心小学纱龙队参加第五届全国舞龙大赛,获中国第五届中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特别奖及自选套路小学组第六名。2024年2月,篁湾中心小学纱龙队亮相2024年中国文学艺术界大联欢《百花迎春》晚会,广受好评,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健康中国,非遗项目的活态继承,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小学体育课堂与荷塘纱龙•龙舞文化整合实践研究
(一)选择场地
传统的龙舞比赛场地为20米*20米,在实践中,老师们却会注意到,尽管一所学校有一个标准的场馆,但是在校园里,有很多个班级正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在一个课堂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当这个班的同学们在一个比较大的操场上进行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踩踏的情况。要想克服这个问题,老师们可以把教育重心从强化体质转向提高体质,或是对实施课程的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把龙舞活动与其他班的课程进行交错。
(二)可移动的工具
体育老师要想让学生们更好地投入到运动中来,就一定要创造一个活泼的课堂气氛,让他们在一种活泼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为了使教学气氛生动活泼,老师要运用一些手段,要想进行这项运动,必须有“龙头”和“龙身”。首先,我校所在学区篁湾村是令人自豪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荷塘纱龙·龙舞的发源地,这是我校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第二,我校从2010年以来,得到篁湾纱龙协会的支持,在学校内就有大中小三条纱龙。所以我校具备体育课学习纱龙龙舞的条件和工具。
(三)体育课堂上龙舞动作及舞步的训练
一直以来篁湾村委会都是定期组织学校的体育老师到篁湾村的周源李公祠进行龙舞动作和基本舞步的学习,所以我校的体育老师都具备良好的舞龙技术。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分低中高年级进行教学:低年级主要是用篁竹棒当做龙身的每一节的支撑柱,学习舞龙时候的换手动作,当篁竹棒在右上方的时候,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当篁竹棒在左上方的时候,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中年级在学会换手动作的基础上,我们要学会不停的舞步,如:龙珠和龙身是跑步姿势,龙头是“丁字步”快跑,龙尾是脚步是小碎步,手是左右小摇摆;高年级是学生们要不停地奔跑、变换姿势,如:走“之”字、跳龙、盘龙、敬礼等,最后还要配上音乐进行表演。
(四)将体育课学到的龙舞进行展示及评价
每年的3-4月是篁湾中心小学纱龙文化节,各班根据体育课上学到的龙舞动作,组建班级小纱龙队,做到人人学习舞纱龙基本动作技巧,在“纱龙节”闭幕式上进行龙舞汇报比赛,邀请篁湾纱龙协会的老师傅作评委并作讲座。体育老师还根据舞纱龙的技艺难易程度,制定出龙舞技巧考级评分制度,分“师傅”级、“徒弟”级、“入门”级进行评价奖励。
结语:
小学体育课堂与荷塘纱龙·龙舞文化的结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它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综合能力,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加以解决。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传统文化的不断弘扬,小学体育课堂与荷塘纱龙·龙舞文化的结合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佘明东.彰显民间体育魅力 舞动行知少年风采——小学“龙舞”体育教学案例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16):25.
[2]乔治.龙舞走进小学体育课堂的可行性分析[J].运动,2014 (08):120.
[3]范书春.民俗体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研究[D].西南小学,2016.
[4]管彩秀.龙狮运动对广州市越秀区小学特色教育的影响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7.
[5]史绍蓉,尹国臣,余汉桥,等.龙舞运动的生理特征初探[J].北京体育小学学报,2001(1):36-37,44.
[6]王重,李金梅,骆欢.广东省高校龙狮社团与民间龙狮社团共生共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6):39-42.
[7]姜凤云,李卓嘉,董晓琪,等.新时代中国龙狮运动价值体系构建研究[J].体育与科学,2020,41(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