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腹股沟疝十分常见,通常是由腹部压力增大与腹壁缺损所致,可引起便秘、呕吐和疼痛等症状[1]。无张力疝修补术乃腹股沟疝的一种重要干预方式,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和安全等特点,但对于老年人这类特殊群体来说,因其身体机能明显减退,基础性疾病多,手术耐受性差,使得其治疗风险明显增大,稍不注意便会引起不良事件,所以,医院还应做好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本文旨在分析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有效护理对策与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4月-2021年3月本科接诊老年腹股沟疝病患88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女性14例,男性30例,年纪在60-81岁之间,平均(70.65±4.17)岁。对照组女性13例,男性31例,年纪在60-82岁之间,平均(70.18±3.96)岁。患者经B超与X线等检查明确诊断,有手术指征。患者精神正常,意识清楚,资料完整。2组年纪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沟通障碍者。(2)不耐受手术者。(3)全身急慢性感染者。(4)免疫功能障碍者。(5)精神病者。(6)过敏体质者。(7)凝血机制障碍者。
1.3 方法
2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期间都接受常规护理:体征监测、基础护理与术前准备。研究组配合综合护理:(1)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用真心对待患者,热情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诉求,找到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予以针对性的疏导。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同时教会患者如何调整心态,如:冥想与暗示疗法等。(2)采取多种模式相结合法,如:视频宣教和发放宣传册等,为患者讲述腹股沟疝的病理知识,告知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流程、临床优势与目的等,消除其对于疾病与手术的恐惧感。认真解答患者问题,打消其顾虑。(3)术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于膝下增垫软枕,保持膝关节处于微曲状态。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对于病情稳定者,可指导取侧卧位。按时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术后1d,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肺部扩张,使分泌物能够顺利排出。若患者体质较差,可抬高床头40°左右,以减轻其呼吸负担,促进引流。(4)注意检查切口情况,按时更换敷料。若切口红肿或渗液,需立即处理,并更换敷料。拆线后,嘱患者3d内避免伤口碰水,以免感染。询问患者疼痛情况,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或深呼吸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若有必要,也可对患者施以自控镇痛治疗。(5)术后6h,予以患者半流食。对于血压稳定者,建议其食用高蛋白与高维生素的食物,嘱患者多饮水,少量多餐,多食用新鲜果蔬,确保排便顺畅。(6)保持病房卫生的清洁,用紫外线消毒。注意开窗通风,30min/次,每日至少2次。根据天气变化,酌情调整室温。确保室内光线柔和,若强光直射,需拉上窗帘,以免影响患者休息。适当摆放鲜花或绿植,增添病房生机,让患者感觉到舒适。
1.4 评价指标
记录2组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 20.0,t对计量资料(x̄±s)检验,χ²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针对下床活动时间与肠功能恢复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如表1。
表1 统计康复指标表 (x̄±s)
3 讨论
医院外科中,腹股沟疝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容易引起疝嵌顿与肠梗阻等问题,可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健康。无张力疝修补术乃新兴的治疗术式之一,具有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和创伤小等特点,备受临床医师的青睐[3]。尽管,通过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能够抑制腹股沟疝的进展,但多数病患由于过度担心病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加之受手术应激性的影响,使得其心理负担加重,依从性降低,影响了术后康复进程。综合护理的本质在于根据患者实际需求,从心理、饮食、环境、并发症和认知等方面入手,向其提供专业化、细致性的护理指导,以消除其不良心理,促进术后康复进程,改善预后[4]。此研究,在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上,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综合护理后,患者康复进程明显变快,住院时间显著缩短。
综上,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用综合护理,利于住院时间的缩短,及病情的康复,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丽芬. 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腹股沟疝行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21,34(4):136-137.
[2]贺玉香. 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健康大视野,2020(20):140-141.
[3]刘小琴,骆新玲,麦尔普·图尔荪. 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老年人腹股沟疝的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研究[J]. 健康必读,2020(30):154,157.
[4]葛方元.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护理方式及其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