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疗效观察
李云飞 王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云飞 王莹,.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疗效观察[J]. 中医研究杂志,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78899.
摘要: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应用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时对其所展现出的实施效果和实施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60例,他们均来自于2023年6月-202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护理的高血压伴失眠患者,根据奇偶数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及睡眠监测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包括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在内的睡眠质量、包括TST、SE、AT、 SL在内的睡眠监测指标以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改善更好,且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更低。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应用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时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监测指标,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失眠;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睡眠监测指标
DOI:10.12721/ccn.2022.1578899
基金资助:

引言: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较复杂、因素较多,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向不良发展,高血压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发病人数在不断上升【1】。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高血压严重时会对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等重要器官造成损伤,最终导致器官衰竭,伴随着头晕、头痛及心悸等多种症状,造成严重生命威胁【2】。本次研究对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应用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60例,他们均来自于2023年6月-202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护理的高血压伴失眠患者,根据奇偶数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干预。此次参加研究对比的患者均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无先天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无认知、语言沟通障碍者,生命体征均正常。对照组患者年龄:33-48岁;平均年龄:(41.88±4.55)岁;男女比例:19:11。实验组患者年龄:32-47岁;平均年龄:(40.99±4.17)岁;男女比例:17:13。组间数据统计(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首先晚餐不宜过饱,避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可以食用百合粥、燕麦粥,喝杯热牛奶,或者进食香蕉及其他有助于睡眠的食物,避免看剧情激烈的武打片,可以欣赏柔缓舒畅的轻音乐,放松心情,避免焦虑,按时就寝,若仍去睡困难,可以服用百乐眠,也可以服用镇静催眠药,如佐匹克隆片、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3】。

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干预,根据患者的神色、精神等观察患者情况,适当给予中药贴敷、按摩针灸等方法诊治【4】。肝阳上亢,宜平肝潜阳,用石决牡蛎汤(自订方),药物组成:石决明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芍15克,牛膝15克,钩藤15克,莲子心6克,莲须10克。

此方用介类之石决、牡蛎以平肝降压潜阳为主药,钩藤、白芍平肝息风为辅药,莲子心清心平肝、莲须益肾固精为佐,牛膝下行为使药。如苔黄、脉数有力加黄芩;若兼阳明实热便秘者,可加大黄之类泻其实热;苔厚腻,去莲须,加茯苓、泽泻;头痛甚属热者,加菊花或龙胆草;头晕甚加明天麻;失眠加夜交藤或酸枣仁【5】。

1.3 评价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及睡眠监测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计数(n%)代表率,X2检验;计量(x̄±s),t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截图1742280141.png

2.2血压水平

观察组:舒张压(mmHg):(治疗前:98.11±12.25、治疗后:80.51±8.02)、收缩压(mmHg):(治疗前:165.32±33.72、治疗后:105.92±22.05);对照组:舒张压:(治疗前:99.23±11.32、治疗后:89.71±7.05)、收缩压:(治疗前:163.81±36.82、治疗后:148.93±23.82);T值:0.343、12.923、0.359、8.422;P值:0.732、0.000、0.720、0.000,P<0.05,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3心理状态评分

观察组:SAS评分:(治疗前:65.17±6.32、治疗后:51.18±5.22)、SDS评分:(治疗前:65.46±6.73、治疗后:52.04±5.15);对照组:SAS评分:(治疗前:65.24±6.29、治疗后:57.36±4.83)、SDS评分:(治疗前:65.49±6.70、治疗后:58.97±5.42);P值:P<0.05,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4睡眠质量

表2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比【x̄±s,分】

截图1742280156.png

2.5睡眠监测指标

表3 两组患者的睡眠监测指标对比【x̄±s】

截图1742280166.png

3 结论

高血压:中医无高血压病之病名。根据本病的主要症状及其发展过程,属于中医之“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的范围。

从高血压病的证候表现来看,其受病之脏主要属于肝的病变。肝脏的特性,叶天士有这样的描述:“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临证指南医案·肝风》)【6】。足见肝脏阴阳相对平衡则无病。而肝脏之阴阳得以平衡,又与其他各脏腑有密切的关系。

肝脏阴阳平衡与五脏协调则无病;但若情志失节,心情失畅,恼怒与精神紧张,都足以伤肝,可出现肝阳过亢的高血压。肝阳过亢的继续发展,可以化风、化火而出现中风证候(脑血管意外)。肝阳过亢不已,可以伤阴伤肾,又进而出现阴阳两虚的证候【7】

肝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前人用母(肾)与子(肝)来形容两者的关系。先天不足或生活失节而致肾阴虚,肾阴不足不能涵木引致肝阳偏亢,出现阴虚阳亢之高血压,其发展亦可引起阴阳俱虚的高血压或中风等证。忧思劳倦伤脾或劳心过度伤心,心脾受损,一方面可因痰浊上扰,土壅木郁,肝失条达而成高血压;一方面脾阴不足,血失濡养,肺失肃降,肝气横逆而致高血压。这一类高血压,往往见心脾之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分析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独特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证是机体发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机本质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比较准确地揭示了疾病本质,可以作为治疗疾病的依据【8】。证一般是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症状和体征是人体发病所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异常感觉和医生所诊察到的异常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疼痛和患者面色赤、舌色红、脉数等,皆属症的概念。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和治法。辨证与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确定治则治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治疗疾病的具体措施。辨证的准确与否决定治疗的效果,而论治的效果又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如辨证为表寒证则确定解表散寒的治法,选择相应方药治之【9】

中医学在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也注重辨病论治。病,即疾病,指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病理变化的总过程。其代表了疾病过程的根本矛盾,具有一定的发病、演变规律。所谓辨病论治,是指确立疾病的诊断后,根据疾病确立治则治法。辨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对证的辨析,以确定证为目的,进而对证进行治疗;辨病是对病的辨析,以确定病为目的,进而对病进行治疗【10】。正确运用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原则,关键在于辩证地看待病与证的关系。既看到一种病可以出现几种不同的证,又要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临床治疗有“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不同。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表现的证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治法。

高血压病合并失眠当从少阳论治,少阳枢机条达,三焦通畅,则心神定,夜寐安,情志顺,肝火不旺,则血压正常。患者证属邪郁少阳,心神不宁,故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以和解少阳,镇心安神。笔者认为,中医并非专病专方,当谨守病机,辨证论治,遵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思维,方能取得良好疗效。本病与精神因素、工作紧张关系较大,对患者的精神环境与工作安排十分重要。当然患者的内因是决定因素,因此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与注意劳逸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措施。饮食与生活上的调节都很重要。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