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联合雷火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吉红梅 邵革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吉红梅 邵革霞,. 中医辨证施护联合雷火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J]. 中医研究杂志,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78901.
摘要: 目的: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颈椎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及时给予治疗,为了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雷火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和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治疗和护理措施,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颈椎疼痛、功能及生活质量和不良情绪和治疗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对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雷火灸治疗效果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方法。
关键词: 颈椎病;中医辨证施护;雷火灸;护理;临床效果
DOI:10.12721/ccn.2022.1578901
基金资助: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压力也随之变大,长时间的久坐办公已成常态,导致颈椎病的发病几率逐年上升,且患者年龄越来越年轻,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本的疾患,患者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以及肢体麻木等症状【1】,该疾病的发生主要和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变、韧带及关节囊病退变等因素相关【2】,因此,如何有效治疗颈椎病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来缓解症状,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颈椎病的问题。颈椎病在中医领域上属于“痹症”“筋伤”范畴【3】,中医治疗颈椎病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方法【4】,其中雷火灸是常用中医疗法,具有活血祛瘀、温经通络的功效,但在治疗的同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5】。基于此,本文笔者针对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深入研究,此研究工作中的相关数据真实、可靠,可以作为研究的重要数据,现将医学研究结果汇报如下,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样本采集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雷火灸治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中医辨证施护+雷火灸治疗),为保证此次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颈、肩、上肢疼痛、伴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无外伤史,均符合《实用骨科学》颈椎病诊断标准,且经CT检查提示椎体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近期内未接受过其他治疗措施。排除风湿性脊柱炎、胸廓出口综合征、颈椎肿瘤和结核以及先天性疾病、严重感染患者,存在影响本次研究的其他重大疾病、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妊娠、哺乳期妇女,先天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有认知、语言功能障碍、有癫痫史者或精神疾病史以及对治疗所用药物过敏者和因各种不可控原因不能全程参与者。伦理标准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病历资料完整,意识清楚,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之中所涉及的计量、计数相关数据均纳入到统计学软件之中进行处理,且各项资料指标间P>0.05具备可比性。

表1  患者一般资料(x̄±s)

截图1742280737.png

1.2 方法

1.2.1对照组:

(1)治疗方法: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能够配合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合理摆放肢体,给予雷火灸治疗,穴取中冲、阿是穴、百会、大椎、合谷、风驰、曲池、风府以及肩俞等穴,对每个穴位常规消毒后,点燃1—2支雷火灸条,悬于穴位至上(距离皮肤2-3cm),以穴位皮肤发红以及深部组织发热即可,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局部皮肤情况,及时询问患者感受,避免患者因皮肤敏感度低造成红肿、烫伤、水泡、破溃,施灸后避免受避免受风,4小时后再淋浴,雷火灸1次/d,30min/次,7d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疗程之间休6d。

(2)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对患者生活习惯掌握,告诉其不良生活行为,教会其正确的坐、卧姿,防止姿势不良而使病情加重,避免颈部受风寒侵袭,午夜或者凌晨要尽量避免洗澡,避免颈肩部受风着凉。结合其饮食按照而制定饮食计划,介绍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案例,建立疾病治疗信心,进而积极配合,针对性的对心情状态较差者实施心理疏导,使其情绪稳定,将顾虑消除,利用阅读、视频等方式将其注意力转移,保证顺利实施治疗和护理。在饮食方面要多食用钙质、维生素以及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少食用油腻、辛辣类的食物,禁烟禁酒,制定专业的锻炼计划,根据患者自身身体状况指导进行适当颈部锻炼,先进行简单拉伸运动,注意运动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6】

1.2.2观察组:

(1)中医情志护理:创造合理舒适且清净的环境,客观上稳定病患情绪安定,减少情绪波动【7】,与病患经常进行耐心沟通,依据日常观察以及病患和家属的陈述对病患的性格特点与心理状态进行总结与评估,制定对应的心理护理方案,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病患适应治疗环境,避免病患不良情绪的产生。

①移情法:通过语言或活动将患者的注意力和心情从不良情绪中转移出来,将更多精力放在有意义、有趣味的事物上,从而改善情绪,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②暗示法: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幻灯片播放方式、短视频播放方式、图册讲解方式、模型讲解方式,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了解更多自我护理知识,并引导患者进行适度思考,让患者可以正确对待疾病,避免过于恐惧。

③情志相胜法:结合五行相克这一理论,从多个方面进行情绪调节,掌握患者对情志刺激的敏感度,选用适合的方式,为患者讲解治疗重要性与可取得的效果,还可以将同时期病情控制较好患者作为榜样对患者进行激励,有效引导患者树立治疗信心,避免患者过于焦虑,但要把握护理的“度”,切勿尺度过大。

④发泄排郁法: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仔细的了解,并对其致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患者倾述内心的真实想法进行鼓励,使患者能够借此将心中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宣泄排出,从而达到气机和畅,心态良好。

(2)辨证施护:

①对于风寒湿痹的病患(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患者的主要表现为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指导病患加强保暖,尤其是颈部保暖,风雨天气减少出行,日常饮食中可加入苡米、猪尾等祛风通络食物,同时加入羊肉、大蒜以及花生等祛湿通络、温经散寒食物,忌生冷食物。

②对于气郁血瘀证的病患,主要表现为颈肩部、上肢刺痛,疼痛位置固定,颈部仰俯困难,痛处拒按,指导病患多加休息,减少颈部活动,日常注意活血化瘀,多饮水,避免使用油腻、辛辣之物,日常饮食中可采用田七猪脚汤等活血化瘀、清淡易消化食物。

③对于肝肾亏虚的病患(舌红少苔,脉弦),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指导病患注意天气变化,对颈部做好保暖工作,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建议其睡前热水泡脚或饮用热牛奶,也可推荐患者通过白日里多运动的方法调整作息,使患者能够更快入睡,日常饮食中可采用莲子百合瘦肉粥、猪肝、木耳等滋补食物。

④对于气血两虚的病患,指导病患多多食用补气的食材,如鱼肉、龙眼莲子汤、黑豆汤等【8】

⑤对于痰湿阻络型患者(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护理阶段,嘱咐患者卧床休息,观察其关节红肿情况,下床活动佩戴颈围及支撑,日常饮食中可加入丝瓜、白果以及车前草等散热祛湿、温经通络食物。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颈椎疼痛、功能及生活质量和不良情绪,其中疼痛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用(NDI)评价,分数越低表示康复效果越好;生活质量用SF-36评价,分数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6.0 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将其计量以t检验,计数采取χ2检查,计量以(x̄±s)计数以[n(100%)]代替,对比前后资料数据分析后,将以P<0.05呈现其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100%)]

截图1742280750.png

表3  两组患者颈椎疼痛、功能及不良情绪评分对比(x̄±s)

截图1742280761.png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x̄±s)

截图1742280769.png

3.讨论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疾病,颈椎病患者的症状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复杂的,由于其累计的部位涉及骨质、神经根、血管、交感神经、椎间盘以及脊髓等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异,有许多颈椎病症状在初期并不明显,但随着疾病的迁延,会出现颈部疼痛、头部疼痛、肩部疼痛、严重情况下伴有行走困难、头晕以及恶心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视线模糊,心跳频率加快以及进食过程较困难等。传统的治疗方式往往侧重于缓解症状,临床效果欠佳,而在中医理论中,颈椎病的形成多与肝肾不足、气血瘀滞有关。因此,治疗颈椎病不仅仅是简单的止痛和缓解症状,更应该从根本上调整身体机能,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状态。

中医辨证施护的核心在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别出不同的病因病机,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和保暖,避免颈部受到过度劳累或受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的体质,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减轻颈椎负担,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因疾病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而雷火灸采用木香、穿山甲以及沉香等中药材末加入艾绒制备,作为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其在患者穴位上进行灸热处理,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和热疗效果来调理身体【9】,以达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的效果,从而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炎症消退改善症状。

综合以上,对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雷火灸治疗效果确切,既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又符合现代医学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同时也重视患者的身心健康,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方法。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