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根据我国国情和事业单位特点制定的一套完善的会计制度,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为导向,为事业单位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作用
(一)更好顺应职能转变需求
事业单位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的收入来源或者职能调整,而这些都需要通过会计核算进行记录和反映[1]。只有将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准确地记录下来,才能更好地指导事业单位的决策和管理工作,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真实反映收支结余情况
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通常会产生一定的收入和支出,这些收支的差额就是收支结余。通过会计核算,可以及时了解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正确的信息和数据支持[2]。只有真实反映收支结余情况,才能帮助事业单位进行合理的财务规划和资源配置。
(三)全面反映资产负债情况
资产是事业单位的有形和无形财产,负债是事业单位应对外界承担的义务。通过会计核算,可以全面了解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包括各项资产的价值和负债的规模[3]。这有助于事业单位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和风险防范措施,保护和增加资产的价值,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稳定性。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路径
(一)完善核算流程
随着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需要重新制定核算流程,以确保账务处理的顺畅和准确性。一个完善的核算流程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掌握财务状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在制定核算流程时,应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个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避免权责不清的情况发生。例如,财务主管应负责编制和审核财务报表,出纳员应负责日常收支核算等。明确职责和权限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失误。会计档案是事业单位进行核算的重要依据,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这包括建立档案管理部门,明确档案管理流程,制定档案归档和检索的规范,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4]。规范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程序也是核算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凭证是核算的基础,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凭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起凭证填制和审核的制度,包括凭证的种类、编号和使用规定等。加强对填制和审核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审慎意识。
例如,某乡镇事业单位,在填制凭证时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如业务招待费凭证填写不完整、错误或模糊的凭证信息,仅仅填写了事项为“业务招待费”,金额为1500元,却没有在凭证上注明该笔业务招待费是何时、何地、何人以及因何事项发生的。这样的情况不仅增加了后续的账务处理工作量,还容易出现财务数据的错误记录和处理不当。该单位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工作没有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或者审核人员的资质和能力不符合要求。如出纳人员在凭证审核栏签字等,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原始凭证的错误通过审核,进而影响到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通过不断完善核算流程,使得上述纰漏和错误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整体质量。
(二)强化资产核算
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其重要的经营资源,也是保障财务稳定的关键所在。为了确保资产账务真实、完整和准确,新的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的登记、折旧和清查工作,并规范存货和无形资产的处理。事业单位应加强固定资产的登记管理,对于每一笔固定资产的购置,应及时进行登记并建立相应档案。登记内容包括资产名称、数量、原值、取得日期等信息。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固定资产的流转情况和变动情况,确保资产的准确登记与管理。事业单位应做好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和处理,按照国家会计准则的要求,固定资产将按照其使用寿命进行折旧计算,并在会计报表中体现出来[5]。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合理的折旧政策,并严格按照政策执行。折旧计算需要考虑到资产的使用寿命、残值率等因素,确保折旧额的准确性。事业单位还需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清查工作旨在核实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防止资产的损失、遗漏或人为操纵。清查内容包括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清点和账面核对,对差异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账面与实际情况相符。其他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处理也需要得到规范,其他资产的管理涉及到采购、领用、报废等方面,应建立科学的流程和制度,做到库存数量的准确掌握和价值的正确估计。无形资产的处理需要根据其不同类型进行准确的计量和核算,确保其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例如,某乡镇事业单位,未能建立起健全的保管入库和领用登记制度。对于购置的油菜种子,乡镇没有详细记录种子的购置用途以及发放明细,难以监督和掌握每一袋种子的流向,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滥用。该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并未按照物资使用进度进行记录,在买入油菜种子之后,该事业单位并未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及时记录和更新财务数据。这样造成事业单位无法准确核算物资使用情况,也无法及时了解到资产是否存在遗失或损耗的风险。除上述问题外,还存在其他一些常见的资产管理不规范情况,比如资产的定期核查盘库记录缺失,人员调动后无有效的移交手续等。通过强化资产核算,目前该乡镇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已经基本符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要求。
(三)健全报表核算
健全报表核算是事业单位按照新的会计规定编制和报送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的过程。这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健全的报表核算,可以帮助管理层更好地了解机构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会计人员是报表核算的关键,他们需要掌握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会计准则和政策,熟悉相关的会计制度和流程。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编制准确无误的财务报表。会计人员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需要保持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的报告原则,遵循财务报告的公平性和可比性要求,确保报表信息的真实可信。还应积极主动地与其他部门沟通合作,及时收集和核对相关数据,保证报表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在报表编制过程中,要正确分类和计量各项财务信息,确保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项目的准确反映[6]。只有准确分类和计量,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为决策提供有效依据。要关注报表的相关披露事项,包括会计估计和政策变更等。会计估计是报表编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部分,会计人员需要根据过去经验和专业判断,对一些不确定性的项目进行估计。政策变更也可能对报表编制产生影响,需要及时披露并说明这些变化,确保信息的充分披露和透明度。要进行定期的内部审计和复核工作,通过内部审计,可以评估和改善内部控制制度,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复核工作则是对编制好的报表进行再次检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只有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和复核工作,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和偏差,确保报表的质量。
例如,某医疗事业单位,在报表中未能准确记录各项支出细节。如药品采购费用和医疗设备更新费用都被简单粗暴地归为“其他费用”,无法明确反映实际支出情况。这导致了资金使用情况的不透明,使得财务报表缺乏可比性和参考价值。该医院在收入的记录和分类上也存在问题,由于无法及时准确地记录不同来源的收入,财务报表上的收入项目并不全面。如非医保类患者的自费收入与医保类患者的医保收入未能分开记录,导致了收入情况的混乱。这使得上级主管部门无法全面了解医院的实际财务状况,从而影响其对医院运营的判断和决策。通过健全该医疗事业单位的报表核算管理,使得各项报表填报都能够严格遵守新会计准则,显著提高了报表的真实、准确、完整程度。
(四)加强核算监督
加强核算监督是为了确保新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时也是为了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事业单位中,建立健全的核算监督机制至关重要。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审核和评估。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定期对账务记录、财务报表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这样可以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并避免错误在财务报表中的累积。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外部审计的协作,外部审计机构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权威性,能够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估和审查。事业单位应主动配合外部审计,提供必要的材料和信息,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外部审计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会计核算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事业单位还应接受第三方的审计监督,第三方审计监督机构独立于事业单位和审计机构,可以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客观的监督和评价。第三方审计监督机构的介入可以有效地减少潜在的利益冲突,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和可信度。
例如,某乡镇事业单位,在处理单位资产时故意绕过监管程序,将国有资产出租给他人或者非法处置资产,并获得相应的收入,如将事业单位的办公场所租赁给私人作为仓库等。在资产购入环节,缺乏必要的预算,财政拨款没有实现专款专用,如上级单位拨付的用于乡镇水利建设的资金,被用于修葺办公楼等,使得单位资金与资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既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也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通过强化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监督,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从全方位打造有效的监督体系,提高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带来了许多好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加强了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监督和管理,提升了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和透明度。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指导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将进一步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朱谨霞.行政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核算[J].财经界,2022(35):78-80.
[2]莫波.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22(28):93-95.
[3]耿艳.《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思考[J].财经界,2022(25):108-110.
[4]梁晓娜.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水利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核算实务探讨[J].财经界,2022(23):105-107.
[5]张馨月,李爱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探析[J].今日财富,2022(13):103-105.
[6]曾红梅.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优化措施探讨[J].财经界,2022(20):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