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9日,银河证券发布研报表示,对比17家上市猪企短期债务压力、长期债务压力两个指标发现,惊人发现猪企总负债2416亿元, 2021年我国生猪价格前高后低走势,2022年一季度上市猪企市占率升至14.86%,据统计显示大部分猪企呈显著亏损状态,猪企资金压力大。
1、猪企长期借款核算的紧迫性
1.1猪企债务分布情况
下图中5家企业(金希望、正虹科技、天邦股份、傲农生物、正邦科技)经过5年后净资产全部腰斩(近5年净资产走势图)。
资料来源于农财宝典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上市猪企资产负债率已经高到骇人听闻的地步了,基于财务预警重要性原则上市猪企负债的管理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境地。
2020年三季报,牧原股份账上有225亿元现金,同时有236亿元的借款。其中,长期借款83.29亿元,短期借款152.5亿元。
资料来源于农财宝典
根据资料可以看出,上述猪企资产负债比率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猪企负债已经严重超出安全区域,高负债经营、高杠杆、高经营风险等等一系列问题,使报表使用者对报表的依赖程度加深。特别是长期借款的核算,由于其经营期长、周期长、经营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对于长期借款的核算客观、准确、容易理解性等更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2、猪企长期借款的常规会计处理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项借款,一般用于企业固定资产的购建、改扩建工程、大修理工程、对外投资及保持长期经营能力等方面。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财会〔2006〕3号,以下简称借款费用准则)等相关规定,合理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开始、暂停和停止时点,将借款费用分别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因本猪企所筹集的长期借款资金均用于猪崽的成长,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在此期间所产生的财务费用资本化,通过“养猪业生产成本”来核算。
猪企长期借款需要设置“长期借款——本金”用于核算取得或归还的长期借款本金;“长期借款——应计利息”账户用于核算持有长期借款期间一次还本时利息费用,若是长期借款分期偿还则是通过“应付利息”核算。
2.1长期借款利息分期偿还,本金一次偿还
2.1.1取得本金借款(取得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
2.1.2按月核算需要偿还的利息
借:养猪业生产成本
贷:应付利息
2.1.3到期偿还本金以及利息
借:长期借款
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2.2长期借款本金、利息一次偿还
2.2.1取得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本金
贷:长期借款——本金
2.2.1按月核算需要偿还的利息
借:养猪业生产成本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2.2.3到期偿还本金以及利息
借:长期借款——本金
长期借款——利息
贷:银行存款
2.3引入实例
2.3.1长期借款利息按年分期偿还,本金一次偿还
【例】2020年1月1日,**猪企向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开发区支行借入期限为3年期的借款20,000,000元,该借款用于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借款已存入银行。借款合同规定年利率为5%(假设实际利率等于合同利率)。
猪企应作会计分录
2020年1月1日,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20,000,000
贷:长期借款一银行(本金)20,000,000
2020年12月31日,计提长期借款利息费用时:
2020年应计利息=20,000,000×5%/12×1=83,333.33(元)
借:养猪业生产成本 83,333.33
贷:应付利息 83,333.33
2020年12月31日偿还利息
借:应付利息 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2021.12.31与2022.12.31计算利息与支付利息分录同上。
2022.12.31偿还本金
借:长期借款一本金20,0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0
2.3.2长期借款本金、利息到期一次偿还
**猪企应作会计分录
2020年1月1日,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20,000,000
贷:长期借款一本金20,000,000
2020年12月31日,计提长期借款利息费用时:
2020年应计利息=20,000,000×5%=1,000,000(元)
借:养猪业生产成本 83,333.33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83,333.33
2021.12.31与2022.12.31计算利息分录同上。
2022.12.31偿还本金、利息
借:长期借款——本金 20,000,000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3,000,000
贷:银行存款 23,000,000
3、长期借款会计处理存在不足及(会计调整)改进措施
3.1存在不足
3.1.1长期借款本金到期一次偿还、利息分期偿还
**猪企向中国工商银行借款核算,在2022年12月31日全部到期,利息在“应付利息”账户核算,当年结算符合流动负债的经济本质;本金在“长期借款”账户,在2020年12月31日及2021年12月31日均为该企业长期负债,而此账户在2022年1月1日显然已经不符合长期负债经济实质(2022年12月31日需要偿付);
3.1.2长期借款本金、利息到期一次偿还
XX猪企在2020年12月31日及2021年12月31日该企业利息及本金均“长期借款——应计利息”“长期借款一本金”为该企业长期负债,而“长期借款——应计利息”“长期借款一本金”账户在2022年1 月1日显然也同样不符合长期负债经济实质(2022年12月31日需要偿付)
3.2会计调整
3.2.1长期借款本金到期一次偿还、利息分期偿还
针对长期借款在2022年1月1日不符合长期负债的情况需要对“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反向对冲。
借:长期借款 20,000,000
贷:短期借款 20,000,000
2020/2021/2022如下表所示:
3.2.2长期借款本金、利息到期一次偿还
2022年1月1日不符合长期负债的情况需要对“长期借款一本金”“ 长期借款一 应计利息”调整至流动负债反映。
借:长期借款一本金 20,000,000
贷:短期借款 20,000,000
借:长期借款一 应计利息2,000,000
贷:应付利息 2,000,000
同时:2022年12月31日计算当期利息也应在流动负债反映
借:养猪业生产成本1,000,000
贷:应付利息 1,000,000
2022年12月31日本利支付分录:
借:短期借款 20,000,000
应付利息 3,000,000
贷:银行存款 23,000,000
2020/2021/2022如下表所示:
3.2.3经过调整后2022年1月1日XX猪企会计报表项目如下表:
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法调整前后对比表
4、长期借款会计处理改进后会计影响:
4.1会计报表信息的视角
4.1.1会计报表信息项目更加客观、公正
**猪企会计处理调整后计入“长期借款—本金”的金额转成“短期借款”而“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的金额转成“应付利息”,更能反应猪企实际拥有的债务情况、长短期债务持有比例,避免长短期债务项目反应失真。尤其是当猪企长期筹资资金金额特别巨大时,长期借款转化成短期借款,对于正确核算企业偿债能力等指标更具有指导性意义,增强了会计报表的实用性、可读性、可信度。
4.1.2会计报表信息更能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数据体现**猪企经济业务实质内容其核心就是“重实质、轻形式”,虽然会计准则对长期借款会计处理中有单列项目“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但企业长期负债项目有很多绝不仅仅局限于长期借款,为体现长期借款即将到期并已经成为短期借款的实质,上述调整也是势在必行。
4.2会计报表使用“人”的视角
4.2.1有利于债权人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
债权人长期贷出资金,在追求略高回报的同时,安全收回资金是放贷的底线。在资金放贷前,债权人(比如:银行)无一例外地都要进行放贷项目可行性论证,在研究方案中最关注的就是对方资金保障程度。债权人关注(长期)放款时资金注入企业长期财务风险、时刻跟踪企业的财务指标以有利于按期收回本金及利息,避免遭受财务资金坏账给企业带来巨大财务损失。放款期即将到期时,重点关注对方短期财务风险,而基于财务报表会计人使用视角,**猪企长期借款会计处理调整后计入“长期借款—本金”的金额转成“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的金额转成“应付利息”,与以往不调整方案相比更能为债权人提供公正客观信息,此方案的应用实操性强,有很强的的实用性、有用性,备受债权人认可与信赖。
4.2.1有利于企业所有者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
企业所有者即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负责。**猪企财务报表信息特别是长期借款信息与短期借款信息的相互调整,使会计报表更清晰明了的表明**猪企当期需要偿还的债务、是当下需要的资金额保障的最低底线、是财务不出现违纪保障企业信誉与良性运转的红线,这些是为**猪企业所有者做出更加正确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专业判断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猪企长期借款的会计核算处理关系投资方、筹资方、社会公众等多方利益,基于猪企长期借款会计报表视角,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理应保证猪企账户的可读性,避免会计报表信息误导报表使用者。
相信长期借款会计处理在不断修正的同时会更加成熟、稳健,给报表使用者更多真实、可靠、有用信息!
参考文献:
[1]证监会.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
[2]中华会计网校《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版)[M] 2020,( 126-127)
[3]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4]财政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5]戴德明,林钢,赵西卜.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7[6]陈强 . 会计基础(第二版)[M] 2020,( 125-129)
作者简介:
常亚(1975-),女,安徽人,汉族,本科,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数据与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