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静脉输液风险意识与老年患者输液护理效果及安全性的相关性研究
王馥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馥兰,. 护士静脉输液风险意识与老年患者输液护理效果及安全性的相关性研究[J]. 老龄研究进展,2022.6. DOI:10.12721/ccn.2022.157086.
摘要:
研究护士静脉输液风险意识与老年患者输液护理效果及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择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6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静脉输液风险意识管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8.33%),护理质量总得分(24.42±1.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1.11±2.28分)(P<0.05)。结论:静脉输液风险意识管理有助于降低输液风险,增加护理质量同时提高输液安全性,值得推荐。
关键词: 门诊输液室老年风险管理输液安全
DOI:10.12721/ccn.2022.157086
基金资助:

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门诊输液室接受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不断增加。无论何种医院环境,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工作过程中的风险是无处不在的。Zuzelo PR认为护士的目标是通过持续监测和风险管理策略保护患者免受伤害,通过风险评估、危险识别、及时反应和预防不良事件等保护性干预措施是可以提高护理安全的。本研究结合门诊输液室护理特点,完善落实静脉输液风险意识管理制度,获效满意,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择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60岁及以上)进行研究。患者基本信息:男63例,女57例,年龄60~74岁(64.2±3.8岁),文化程度为文盲68例、小学31例、初中21,疾病科室为内科53例、外科26例、口腔科6例、五官科4例、眼科3例、妇科13例、其他15例。纳入标准:年龄60岁及以上;神志清晰,语言沟通顺利;对本研究知情同意。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照门诊输液护理常规完成各项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执行静脉输液风险意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门诊输液室所有人员进行静脉输液风险意识管理,护士长为负责人,选择2名高年资主管护师为助手,其余为成员。各成员基本情况:主管护师5名、护师1名,工作均10年以上。明确负责人、助手、成员不同职责:负责人负责制定静脉输液风险意识管理中的具体规则,进行信息整理及反馈,并统筹科内一切护理工作;助手负责以上规则的实施,对成员进行监督、评价等工作;成员负责完成日常输液护理工作,对患者资料进行搜集,对静脉输液可能风险或已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上报。

(2)所有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自我学习及交流,包括基本知识、技术能力、职业道德、风险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按照逐级指导的方式,即负责人指导助手、助手指导成员。

(3)对每一位入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主要包括既往史、现病史、过敏史等,对本次就医的主要原因应着重询问。老年患者理解能力差,应耐心沟通,或通过其陪护人员了解患者情况。评价患者输液部位的血管条件,皮肤完整情况,若存在破损或感染表现,因选择其他部位进行输液。评价患者该次使用药物的药性及不良反应情况,以防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可以及时处理。

总之,评估应包括老年患者整体情况、输液部位情况及输注药品情况共三个内容。将入组患者的风险等级依次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例如年龄大、基础疾病多、输注药品不良反应多等即属于高风险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应尤为重视。

1.3 评价指标

每位患者完成该次输液后,分别进行不良反应情况评价以及护理质量评价。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因操作顺序错误引起的输液反应(如需要冲管的药物未进行冲管)、因无菌技术实施不严格导致的医源性感染、药品配置时存在结晶或未溶颗粒而导致不良结果、静脉穿刺评估错误导致穿刺失败。护理质量分为业务能力、操作能力、服务态度、病情了解四项内容,每项内容25分,满分100分,由患者或其陪客进行评价。

1.4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通过χ²检验或t检验进行差异性检测。显著性差异α=0.05。

2. 结果

如表1:对照组出现输液反应2例、医源性感染2例(原因为输液侧上臂存在皮肤挫伤,未选择健侧静脉进行输液)、药品配置不良1例,总共5例,发生率为8.33%;观察组出现输液反应1例(原因为护士遗漏)、医源性感染0例、药品配置不良0例,总共1例,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不良反应评价n(%)

截图1742282064.png

如表2:观察组护理质量总得分为(24.42±1.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1.11±2.28分)(P<0.05)。

截图1742282094.png

3. 讨论

对于患者而言,医疗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但各类报道中时有出现不同情况的医疗事故,致使如今的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了信任危机。笔者认为,所谓“安全”可定义为“通过各种方法使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产生安全感的一种情感状态”。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等因素,成为医疗安全这个环节中较为薄弱的一个人群。输液室护士工作量较大,面对老年患者时有出现各种医疗安全高危事件,甚至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有研究显示,加强输液室护理风险意识管理有助于降低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使输液质量得到提升。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8.33%),护理质量总得分(24.42±1.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1.11±2.28分),因此静脉输液风险意识管理有助于降低输液风险,增加护理质量同时提高输液安全性,值得推荐。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