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雾化吸入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护理研究
唐佳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唐佳佳,. 采用雾化吸入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护理研究[J]. 中医研究杂志,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78905.
摘要: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 120 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5.00%(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90.00%(P<0.05)。结论 雾化吸入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儿肺炎;雾化吸入;中医穴位贴敷;护理
DOI:10.12721/ccn.2022.1578905
基金资助: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1]。雾化吸入是治疗小儿肺炎的常用方法之一,可将药物直接送达呼吸道病灶,发挥抗炎、平喘、祛痰等作用;中医穴位贴敷是一种中医外治法,通过将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刺激穴位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本研究旨在探讨雾化吸入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 120 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男 32 例,女 28 例;年龄 1~8 岁,平均(4.5±1.2)岁;病程 2~7 d,平均(4.2±1.1)d。观察组男 30 例,女 30 例;年龄 1~9岁,平均(4.8±1.3)岁;病程 2~8 d,平均(4.5±1.2)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3];(2)年龄 1~9 岁;(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等;(2)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3)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治疗和护理。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护理。

雾化吸入: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为布地奈德混悬液 1 mg、沙丁胺醇溶液 0.5 mL 加入生理盐水 3 mL,每次 15~20 min,每日 2 次。

中医穴位贴敷[4]:药物组成包括麻黄、杏仁、石膏、黄芩、地龙、白芥子等,将药物研成细末,用蜂蜜调成糊状,贴敷于膻中、肺俞、定喘等穴位,每次贴敷 4~6 h,每日 1 次。

1.4护理方法

1.4.1. 雾化吸入护理

(1)环境准备: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避免患儿哭闹。

(2)操作前准备:向患儿家属解释雾化吸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其配合;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如坐位或半卧位。

(3)操作中护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调节好氧气流量和雾化量;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心率等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并报告医生处理;鼓励患儿深呼吸,尽量将药液吸入肺部。

(4)操作后护理:协助患儿漱口,清洁面部,避免药液残留;指导患儿家属轻轻拍打患儿背部,促进痰液排出。

1.4.2. 中医穴位贴敷护理

(1)贴敷前护理:评估患儿的皮肤情况,如有破损、过敏等,不宜贴敷;清洁穴位局部皮肤,保持皮肤干燥。

(2)贴敷中护理:将调好的药物均匀地敷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观察患儿的反应,如有瘙痒、疼痛等不适,及时调整药物或停止贴敷。

(3)贴敷后护理:告知患儿家属贴敷后4~6 h内避免洗澡,防止药物脱落;观察贴敷部位的皮肤情况,如有红肿、水疱等,及时处理。

1.4.3.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神志、精神状态、咳嗽、咳痰、呼吸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4.4. 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1.4.5. 心理护理

关心、爱护患儿,多与患儿交流、玩耍,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4.6. 健康教育

向患儿家属讲解小儿肺炎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护理要点等,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护理能力。

1.5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价。显效:治疗5 d内,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啰音基本消失;有效:治疗5~7 d内,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等症状有所减轻,肺部啰音减少;无效:治疗7 d后,患儿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症状消失时间:记录两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3)住院时间。

(4)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²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5.00%(P<0.05)。见表 1。

截图1742282027.png

2.2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截图1742282037.png

2.3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90.00%(P<0.05)。见表 3。

截图1742282050.png

3.讨论

小儿肺炎作为儿科领域的常见病症,其高发性主要归因于儿童呼吸系统的未成熟状态与免疫防御机制的相对薄弱,使得儿童更易受到多种病原体的侵扰[5]。针对此,雾化吸入疗法以其独特优势成为治疗小儿肺炎的关键手段,它能够实现药物直接靶向呼吸道病灶,迅速发挥疗效,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另一方面,中医的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传统医学的瑰宝,通过精准刺激穴位与经络系统,调和脏腑机能,激活内在免疫力,加速疾病向愈进程[6]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揭示,采用雾化吸入联合中医穴位贴敷疗法的观察组,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67%,较对照组的85.00%呈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彰显了联合疗法的优越性。此外,观察组在发热、咳嗽缓解、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长等关键指标上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满意度也达到了98.33%,远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进一步印证了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提升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方面的积极作用。护理实践方面,我们实施了包括雾化吸入专项护理、中医穴位贴敷的精细护理、病情密切监测、个性化饮食指导、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在内的全方位护理策略[7]。其中,雾化吸入护理确保了治疗过程的顺畅与高效;中医穴位贴敷护理则严格把控了治疗的安全与有效性;病情观察促使护理团队能够迅速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饮食护理为患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支撑,增强了体质;心理护理有效缓解了患儿的负面情绪,提升了治疗配合度;而健康教育则加深了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与自我护理能力,促进了患儿的全面康复[8]

综上所述,雾化吸入与中医穴位贴敷的联合应用,在小儿肺炎的治疗护理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效果,不仅提升了治疗效果,缩短了病程,还显著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其临床价值与应用前景值得广泛推广[9]。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持续优化护理流程,致力于为患儿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温馨的护理服务。

4.结论

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小儿肺炎治疗领域的新策略,揭示了雾化吸入疗法与中医特色穴位贴敷技术的有机结合,辅以精心设计的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成效。具体而言,该综合疗法不仅加速了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还有效缩短了其住院周期,极大地提升了患儿家庭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这一创新性的治疗与护理融合模式,展现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高度价值,为小儿肺炎的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值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实施。此外,本研究还强调了医护人员持续探索与创新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寻求治疗与护理方法的优化与个性化调整,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且富有人文关怀的医疗护理体验,从而加速患儿的康复进程,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