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静 詹继东 桂元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静 詹继东 桂元,. 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心脑血管病研究,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306.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收录2022.7——2023.7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共计200例,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及CHA2DS2-VASc,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口服抗凝药物使用情况的因素。结果:200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有121例,占比60.50%,未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有79例,占比39.50%,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占比更高,P<0.05。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有172例,其中,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有104例,占比60.47%,未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有68例,占比39.53%,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占比更高,P<0.05。影响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因素,与患者年龄、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血管疾病、卒中史、出血史、ACS手术史、PCI手术史、房颤消融术史、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药物相关,高龄、CHA2DS2-VASc评分低、HAS-BLED评分高是降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有血管疾病史、出血史、ACS手术史、PCI手术史、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服药率更低,P<0.05。结论:高龄、CHA2DS2-VASc评分低、HAS-BLED评分高是降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有血管疾病史、出血史、ACS手术史、PCI手术史、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服药率更低,临床应加强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药学监护,提升院外管理力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 冠心病;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影响因素
DOI:10.12721/ccn.2023.157306
基金资助:

合并冠心病和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状况造成了重大影响[1]。冠心病是一种由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病变,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而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则是一种心律失常,会增加患者发生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的风险[2]。当这两种疾病同时存在于一个患者身上时,其负面效应将相互叠加,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长期预后带来更大的挑战[3]。口服抗凝药物在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4]。而患者由于病程长、高龄等因素,用药依从性普遍较低。基于此,本文特收录200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口服抗凝药物使用情况的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样本收录时间区间为2022.7——2023.7,均为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统计样本量200例,男女占比分别为46.00%(92/200)、54.00%(108/200);年龄阈值40-80岁,求取平均值(61.34±11.75)岁。

1.2方法

统计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平均年龄、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合并疾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血栓栓塞病史、血管疾病、卒中史、出血史)、手术史(ACS、PCI、房颤消融术)、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肾功能、INR值)、个人史(药物、饮酒)。

1.3观察指标

CHA2DS2-VASc评分:即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卒中分线评分表,C:充血性心衰/左心室功能障碍,计1分;H:高血压,计1分,A:年龄≥75岁,计2分;D:糖尿病,计1分;S:卒中/TIA/血栓栓塞病史,计2分;V:血管疾病,计1分;A:年龄65-74岁,计1分;Sc:性别,女性计1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计算总体需借助SPSS22.0软件,分为计量、计数资料两类,前者以(x̄±s)描述,t值检验;后者以频数及构成比描述,x²检验。计算结果若P<0.05,则证实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物情况

200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有121例,占比60.50%,未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有79例,占比39.50%,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占比更高,P<0.05(x²=17.6400,P=0.0000)。

200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有172例,其中,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有104例,占比60.47%,未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有68例,占比39.53%,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占比更高,P<0.05(x²=15.0698,P=0.0001)。

2.2比较抗凝组、未抗凝组患者的基线资料

影响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因素,与患者年龄、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血管疾病、卒中史、出血史、ACS手术史、PCI手术史、房颤消融术史、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药物相关,高龄、CHA2DS2-VASc评分低、HAS-BLED评分高是降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有血管疾病史、出血史、ACS手术史、PCI手术史、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服药率更低,P<0.05。详见表1

截图1742282410.png3、讨论

统计数据显示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物使用情况不尽理想,根据一项调查,仅有约60%的患者在诊断后开始使用口服抗凝药物,这意味着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得到必要的抗凝治疗,另外,即使开始使用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中,有近30%的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规律的用药或停药的情况,这导致了抗凝效果无法持续和稳定[5-6]

本次研究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显示,200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有121例,占比60.50%,未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有79例,占比39.50%,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占比更高,P<0.05。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有172例,其中,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有104例,占比60.47%,未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有68例,占比39.53%,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占比更高,P<0.05。影响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因素,与患者年龄、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血管疾病、卒中史、出血史、ACS手术史、PCI手术史、房颤消融术史、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药物相关,高龄、CHA2DS2-VASc评分低、HAS-BLED评分高是降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有血管疾病史、出血史、ACS手术史、PCI手术史、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服药率更低,P<0.05。

对于口服抗凝药物使用情况的原因和选择,研究显示,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患者并没有得到医生充分的解释和引导,对于口服抗凝药物的作用和重要性了解不足,从而导致他们对药物治疗产生疑虑或不愿意坚持使用[7-8]。此外,患者个人意愿和药物副作用的忧虑也是影响口服抗凝药物使用的重要因素,有些患者担心长期使用药物会造成出血等副作用,导致他们产生疑虑并选择停药或不规律用药[9-10]。除了医生和患者因素外,社会因素也会对口服抗凝药物的使用产生影响,一些患者缺乏家庭的支持或居住在社交网络较差的环境中,这使得他们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例如,缺乏家人的监督和催促,或者缺乏获取药物的便利途径,都会妨碍口服抗凝药物的规律使用[11]。总而言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医生对药物的指导和患者的知情水平,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和便利条件,都是促进口服抗凝药物使用的关键,只有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控制血栓形成风险,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12]

综上所述,高龄、CHA2DS2-VASc评分低、HAS-BLED评分高是降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有血管疾病史、出血史、ACS手术史、PCI手术史、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服药率更低,临床应加强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药学监护,提升院外管理力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