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园林绿化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环境来讲有着重要的改善作用,对于城市发展而言也十分关键。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城市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建设,一方面通过园林绿化建设,城市的设施功能得到了增强;另一方面园林绿化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促动生态环境保护。而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一、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
(一)烘托城市的文化氛围
在许多时候园林绿化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在这里能够看到当地的特色景观,既是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也增强了园林景观的艺术气息。而且在遵循因地制宜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园林内的绿化景观几乎完全具备了当地的地理风貌、风俗习惯以及气候环境特点,充分的展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文风貌与历史文化。
(二)加快生物多样化的发展
园林绿化通过种植与管理大量植被,实现生物多样化的发展,自然植被的生长,加快了自然环境的构成,人们通过有意识的种植及造型管理,改善了所有植被的生存环境,加快植物、动物的多样性循环发展。园林绿化引进了更多的物种,结合不同的生长特点与习性,植物的根系发育改变了土壤结构与环境,从而增添更多的微生物,有效控制了土壤流失,增强自我循环能力的同时,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的自我调节。
(三)调节温湿度
在城市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高楼林立,人口密集。而这种特征带来的后果就是总体温度偏高,空气流通效果较差。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叶片水分的蒸发和光合作用对气候以及湿度进行有效调节,降低温度,增加湿度,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空间环境。
(四)净化空气质量
园林绿化通过设计能够将植物景观划分不同的层次,一方面可以增强整体的美感,另一方面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在绿化中由其浓密枝叶的覆盖,错落有序的排列,过滤掉空气中的悬浮物及灰尘,有效净化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另外,园林绿化还可以将大气内的有毒气体进行吸收,有效阻隔噪音,通过规划设计,令园林绿化的配置能够更加科学,以此降低城市的噪音污染。
二、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合理规划与综合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内涵已有了质的改变,被历史性地赋予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功能。城市规划工作应主动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规划与整个城市发展建设规划协调起来,规划时既要注重城市中心地带,也要扩展市郊外围,体现绿色环境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与此同时,也要充分结合当前的发展需求,考虑实际要素,在扩展绿化面积的同时,也要重视因地制宜,合理化整体布局,融合文化特点,增强园林绿化的氛围感。
(二)适地适树及生物多样化
对于园林绿化而言应当遵循最基本的几个原则:首先,适应性原则。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植物,这种特色植物无论是生长习性,还是生长特点,都能够在该城市得到满足。而且选取当地的植物能够降低园林绿化的建造成本,也避免了长途运输带来的风险。其次,适配原则。许多设计者为了凸显园林的特点,会选用一些野生类或者极为珍贵的植物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是在园林培育的过程中,不仅耗时耗力,稍有不慎还会造成植株的死亡。与其这样,还不如选择常规类适配性比较强的植株,避免多次培育。最后,生物多样性原则。执行生物多样性的方式,不断引进符合当地环境的气候因素,节水耐旱的植物,有效丰富城市园林的绿化种植。在城市园林绿化当中,需有效结合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来降低对植物群落外部能量及物质的供应,需不断运用野生植物,创建适合当地生态标准的自养型植物群落,大面积减少养护管理的费用。
(三)有效预防绿色植物病虫害
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建造工程,园林绿化还要考虑植株在环境中受到的客观影响,虽然植物在园林中起到美化的作用,但是还需要进行实时的管理与养护,其中最为注意的就是要规避植物的病虫害。这就需要在开展园林绿化工作时,对植物的类别进行研究分析,植物种类所属纲目不同,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要进行科学搭配,在相应程度上遏制病虫害的产生,不但节约成本,还可以降低无机农药的投放,确保绿色园林的生态系统平衡,一箭双雕。加快办事效率,掌握病虫害的重要性,了解到节约营造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搭配绿色植物预防病虫害的产生,极力构建节约型绿化园林,通过美化环境来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质。
(四)坚持节约环保原则
在园林绿化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从节约环保的角度出发,在实现绿化的同时,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在用水方面可以采用新型灌溉技术,比如微喷、滴喷、渗灌等方式,还可以将雨水进行收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开源节流。对于土地资源,可进行科学规划,选用穿插种植的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此外,还可在墙面、屋顶进行绿化覆盖,实现立体绿化。这样不仅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墙面与屋顶的绿化还起到了遮光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做好城市园林绿化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贯彻,而城市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园林绿化的支持。因此,为了推动城市化发展,促动生态建设,应借助二者的协调配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园林绿化进行加强。
参考文献:
[1]张舒.新型建筑材料实现城市园林与道路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3,21(24):15-17.
[2]李梦凡.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视界,2023(17):24-27.
[3]张璇.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7):154-155+158.
[4]蒙思伶.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分析——以南宁市为例[J].现代园艺,2021,44(16):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