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护理中的舒适护理模式应用研究
王瑞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瑞娜,. 老年病护理中的舒适护理模式应用研究[J]. 老龄研究进展,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091.
摘要: 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与舒适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舒适护理模式应用后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与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异于常规组。结论:舒适护理模式适合在老年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
关键词: 舒适护理;老年病患者;康复护理
DOI:10.12721/ccn.2022.157091
基金资助:

1研究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老年病患者,参与调查的患者人数更为46例。按照患者入院奇偶数顺序,进行常规组与试验组划分。其中常规组患者23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59岁。疾病类型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患病时间均在五年以上,严格按照标准化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23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七例。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55岁。疾病类型与常规组中的患者相近,均为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平均患病时间在五年以上,对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研究样本选择中均征得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具有严重免疫系统障碍精神疾病的患者。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统计学分析结果为P>5,不具有显着性差异,在护理模式研究中排除这部分因素会造成影响。

2研究方法

2.1常规组研究方法

常规组在针对患者进行护理中,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根据老年病患者的疾病类型展开针对性临床护理,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普及。患者接受临床治疗,以及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第一时间向医生沟通,为患者营造出健康、良好的护理环境。

2.2试验组研究方法

试验组针对老年病患者展开舒适护理,共分为四个阶段进行,不同护理阶段中均确定详细的护理路径。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的疾病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

(1)首先是按照标准化流程对患者展开疾病专项护理,针对患者病情类型进行区分,判断患者不同疾病类型对护理工作开展的需求,对常规化护理流程进行精细划分。确定各个护理阶段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1]

(2)其次是针对患者的感受与需求进行心理护理,老年病患者由于年龄比较大,行动不便,并且感官能力下降。在住院治疗期间容易产生心理焦虑的情况,导致护患沟通中出现问题,患者在烦躁情绪驱使下,更容易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对此护理工作展开中对患者提出的要求进行理性分析,鼓励并引导患者安抚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通过耐心的引导,提升护患沟通质量。展开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自身病情能形成正确认知,从而排除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

(3)第三部分是针对患者的病房进行环境干预护理,保持患者所在病房舒适、洁净。根据患者的情绪状况,适当播放一些轻音乐,提升患者在护理以及治疗中的依从性。避免由于环境压抑造成患者紧张,最终在临床护理与治疗中配合程度不足。对环境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尤其是针对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患者,保持地面干燥洁净,避免患者下床时跌倒。与患者家属沟通,提升患者家属在陪护阶段的风险防范意识。

(4)最后是针对患者进行饮食健康干预,根据患者病情差异性,制定健康饮食计划[3]。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日常饮食习惯中存在的不合理部分,在健康饮食计划制定期间帮助纠正,既考虑饮食的营养,也结合患者的口味需求进行调整,使患者在接受护理中始终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情。

2.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后,心态状况评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做出统计,由于样本数量较小,因此选择t检验。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3结果

将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心理状态的评分情况对比为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对照

截图1742283385.png

将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整理为表2.

表2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对比。

截图1742283427.png

通过表1与表2中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在护理工作开展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统计结果P大于0.05,表示并没有显着性差异,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最终统计结果小于0.05,有明显的显着性差异。试验组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标准化护理。舒适化护理模式应用后,试验组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达到95.65%,而常规组应用标准化护理模式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78.26%。由此可见针对老年病患者展开舒适护理,护理效果更理想,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也更高。

4讨论

我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后,老年病患者的数量也在日渐增多。针对疾病类型多样化发展的老年病,不仅需要完善的临床治疗体系,更需要配套的优质护理,提升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本文研究中提出的舒适护理模式,在经过临床运用后。最终护理效果明显优异于常规组的标准化护理,不仅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提升明显,在有效的护患沟通前提下,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也有明显提升。

由此可见,舒适化护理模式适合老年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在实践应用期间还应该结合患者的不同病情心理状况特征,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升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康复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艳菲. 舒适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住院病人压疮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新知杂志, 2018(A01):844-844.

[2]汤锦美, 胡登科, 刘雷. 老年CKD5期低温化透析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评价[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 025(006):857-85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