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在这种背景下,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微生物检测技术可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是近年来食品安全管理中常用的检测技术。此研究旨在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提供理论支撑,对食品检验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蓬勃发展作出贡献,为广大民众的饮食安全提供新的思络与途径。
1.食品检测的重要性
1.1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食品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食品中的各种有害物质、污染物、添加剂等,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符合性。在生产过程中,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证原料的质量;在加工过程中,食品检测可以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在流通环节,食品检测可以检测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被污染或损坏,防止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1]。
1.2促进国际贸易
食品检测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食品贸易越来越频繁。为了保证进口食品的安全,许多国家都要求对进口食品进行检验。食品检验可以保证出口产品符合进口国的要求,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2.常见的食品微生物类型
食物中存在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和病毒。细菌在食品微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能引起食品变质,而且在发酵食品的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乳酸菌在酸奶和发酵乳制品的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则会导致食物中毒;霉菌和酵母菌广泛存在于食品中,主要影响食品的保质期和安全性;霉菌能在食品表面形成菌落,产生可能对人体健康有负面影响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酵母在某些发酵食品的生产中发挥作用,如面包和啤酒的制造;病毒通过污染食品危害人体健康,如诺如病毒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3.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
3.1免疫学检测技术及免疫传感器技术
免疫学原理是应用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免疫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食品微生物中所含的抗体和细菌抗原,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检测细菌、真菌、病毒、激素、霉素和抗生素。该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需要对食品微生物进行分离,可直接对食品中所含微生物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免疫传感器技术是对免疫检测技术的深化与发展,是一种用于检测食品微生物的新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一般用于测定病原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还可以同时检测出激素、农药等物质[2]。
3.2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生物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生物分析方法,应用广泛,食品检测就是其中之一。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如下:微小且高度集成的平台:生物芯片是微小的平台,通常由硅或玻璃制成,包含许多微小的通道、探针和检测单元。这种高度集成的结构允许在小区域内同时进行多种生物分析,节省时间和资源。多种生物分子检测:生物芯片可以同时检测和分析多种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质和小分子化合物。这种多功能性使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食品检测需求,如从食品成分分析到病原微生物的检测。高通量性:生物芯片技术的一大优势是高通量性,即它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样本,提高了检测的效率,特别适用于需要大批量检测的情况,如食品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3.3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结合了生物、化学和微电子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检测手段。生物传感器是基于特定生物特征元素与目标分析物的相互作用,将生物特征事件转换为易于量化的电信号的分析设备。当目标微生物或其代谢物特异性地与生物识别元件结合时,会在传感器中引起物理或化学变化,通过转换器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可以对其进行检测和量化。生物传感器的主要优势是其快速反应和高特异性,可以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检测出食品样品中的特定微生物或毒素,这对食品安全监管和及时应对食源性疾病暴发具有重要意义。生物传感器的设计越来越向着便携化、小型化发展,使得现场快速检测成为可能,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和便利性。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包括基于酶的传感器、抗体基传感器和基于细胞的传感器等。
4.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4.1规范样品采集及处理
样品采集是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基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检验和检测的早期阶段,如果抽样不合理,将无法获得真实的数据,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样本采集应遵循随机性和代表性原则,采样数量和方法应按照标准试验方法的要求进行,在符合标准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选择样本。采样必须遵循无菌程序,以防止所有可能的外来污染。样品标签必须清楚、准确地标明样品的信息,包括样品的名称、来源、数量、取样地点、取样人、取样日期等。取样完成后,应将样品及时地送往实验室,尽可能地减少运输时间且保证最佳的样品运输、保存环境,以保持样品的原样。实验室收到样品后需对样品信息、样品完整性等进行核验,核验无误后再开展后续工作,并且应按要求尽快进行检验检测,如果无法及时开展,要采取必要措施对样品进行适当保存,保持被检样品的稳定状态,防止由于客观条件干扰而使样品中原有的微生物发生变化[3]。
4.2科学管理实验试剂耗材
试剂和耗材的质量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验室应严格控制试剂和耗材的质量。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所需试剂主要有一次性耗材、培养基、生化试剂、玻璃器皿等。试剂耗材应选用市场信誉高、质量有保证、资质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并在验收工作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进行一次性耗材验收时,首先进行外观质量验收,每一批次产品接收时都要确保产品带有合格证明,对产品名称、批号、规格型号、供应商、生产单位、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贮存条件等信息进行仔细核查,检查产品包装确认其完好无损,同时确认产品不存在任何污染、受潮或物理性状发生改变等异常情况,否则不得通过检查。
结束语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各部门检验人员需要更加重视食品安全管理。现阶段,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有害微生物,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有效保障。未来,这些技术将不断深化,融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力量,食品安全管理将得到优化和提高。全球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在于各国的共同努力和技术资源的交流,这对提高发展中国家的食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方舒婷,刘舒芹,向章敏.微生物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及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6):353-361.
姜俊丽.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与发展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2):136-137.
[3]马艳梅.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