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研究
邬明跃 范世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邬明跃 范世鹏,. 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研究[J]. 城镇建设与科学,2025.2. DOI:10.12721/ccn.2025.16964.
摘要: 当今社会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市政水利工程的优化与升级已成为当务之急。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作为一项颇具前瞻性和挑战性的措施,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通过融合传感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对地下管道用水信息的实时监测、精准管理和智能分析,为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的运行带来巨大改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城市市政水利工程;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
DOI:10.12721/ccn.2025.16964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市政水利工程扮演着连接城市生活与资源供给的重要角色。在这一庞大系统中,地下管道用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供水、污水排放以及各类液体的输送。传统的地下管道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城市需求,亟待采用新的智能化技术革新现有的管理模式。

1.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的概念及原理

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是指利用智能感知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远程监控与管理技术以及智能化算法与决策技术等手段,对地下管道用水进行实时监测、精准管理和智能化决策的一种创新管理模式。其原理在于通过在地下管道网络中布置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和收集水质、流量、压力等相关数据,并将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至数据中心。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提取关键信息并预测管道问题的发生。同时,远程监控与管理技术则可实现对管道系统的远程操作和管理,以快速响应和解决问题。通过智能化建设,可以提高地下管道用水的运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进而提升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的优势与挑战

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具有很多的优势。通过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可以快速发现和解决地下管道用水问题,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借助智能化算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可实现对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智能化决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成本。远程监控与管理技术能够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并便于迅速响应紧急事件,保障用户的用水需求。然而,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是重要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来防范数据泄露和滥用。智能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为薄弱的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人员培训和技术更新也是智能化建设的需要面对的挑战。克服这些挑战,提高智能化建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是今后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3.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

3.1传感技术在地下管道监测中的应用

传感技术在地下管道监测中的应用是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部署各类传感器,如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质传感器等,可以实现对地下管道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流量传感器可精确记录水流速和量,帮助监测管网供水情况;压力传感器能够探测管道内部压力变化,及时发现漏损问题;水质传感器则可监测水质指标,保障供水质量。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技术与智能算法结合分析,可实现对管道系统的实时监测、异常检测和预警提示,为管道系统的精准管理和智能运维提供重要支持。传感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地下管道用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推动城市水利工程向智能化发展。

3.2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是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数据采集技术涉及使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获取地下管道用水系统的各项数据,如水质、流量、压力等。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数据中心或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数据处理技术则涉及清洗、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以产生有用的信息,数据清洗过程包括去除错误数据和异常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数据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用于进一步分析,数据处理阶段会利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异常检测和预测分析,为管道系统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分析结果将以可视化形式展示,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管道系统的运行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管道运行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3.3远程监控与管理技术

远程监控与管理技术是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城市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实时监测地下管道用水系统的运行状况,包括水流量、水质、压力等数据,远程管理技术则通过远程操作和控制系统,实现对管道系统的远程调节和优化管理,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或异常情况。远程监控与管理技术借助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使得城市管理者能够迅速获取管道系统的数据和状态信息,并做出相应决策,通过远程监控,可以及时发现管道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提高响应速度,降低事故风险。远程管理技术也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需求,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这种智能化的远程监控与管理技术不仅提升了地下管道用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也为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智慧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3.4智能化算法与决策技术

智能化算法与决策技术在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智能化算法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能够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实现管道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测。而决策技术则能够基于智能算法的结果进行智能决策,自动制定最佳的管理方案,优化管道运行策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通过智能化算法与决策技术的应用,地下管道用水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控制,提高供水质量、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些技术的结合将为城市水利工程的先进发展和智慧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城市建设朝着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方向不断迈进。

4.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的前景展望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将在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预计智能化建设将大幅提升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实现智能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智能化建设还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节约能源消耗,为新型城市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普及,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将成为城市水利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为建设智慧城市、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型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结束语

在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的研究中,不断探索智能化技术在提升供水和排水系统效率、保障水质安全方面的应用,为建设智慧城市和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做出积极探索与贡献,期待研究成果能为未来城市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推动水利工程行业向着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吴婷,卢俊文,王肖逸等.阴极保护智能化监控技术在埋地燃气管道中的应用[J].管道技术与设备,2023(04):7-10+17.

[2]冯海亮,戴伯英,李建文等.城市市政水利工程中地下管道用水智能化建设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1(02):63-65+84.

[3]曹帅帅.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地下排水管线智能化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20.

[4]朱艳.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运营管理技术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2):62-63.

[5]高顺利.地下燃气管道电子标识及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7(12):47-4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