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最近国家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儿童体育游戏进行了详细规定。简而言之,指导纲要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调动儿童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从而提升儿童的身体素质,并培养他们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因此,对于幼儿园来说,在进行户外体育教学活动时,除了注重体育知识的教育,还应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身体素质,特别是要确保他们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稳固地成长。
一、幼儿园大班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
(一)户外运动的目的不精确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幼儿教师在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时面临普遍问题。其中之一是对活动目标的关注不足,过于强调幼儿自主发展,而忽视了目标的明确性。因此,他们往往只是旁观者,既没有实质性参与幼儿的活动,也让幼儿完全自由,这样一来安全问题就被忽视了。当前的方法已经无法有效实现户外体育活动的实际价值,也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体能的培养,同时也对幼儿养成规则意识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引起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重新设计活动内容和流程,以达到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
(二)户外运动时间不足
依据现行幼儿教育改革导向,大班学生需要至少在户外活动中消耗2小时,并补充1小时户外体育活动。然而,因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限制,大班幼儿园目前过于注重对幼儿进行文化知识启蒙,导致幼儿在户外活动方面受到限制,缺乏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运动量不足。
(三)户外运动项目相对单一
许多幼儿园通常只提供大型娱乐设备和塑料玩具以及一些常规游戏,导致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同时,幼儿在游戏中经常缺乏挑战,感觉收获不多。此外,一般情况下,大班幼儿园的户外活动被安排在同一时间进行,并且参与活动的多个班级同时开展。这一安排限制了孩子们在大型游戏设备上的选择,同时也限制了活动的范围。综合考虑,可以说这种方式的劣势明显大于其优势。
二、户外游戏活动对幼儿成长发展的作用
(一)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激发幼儿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是户外游戏教学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积极引导孩子们对活动产生兴趣和意识,让他们更亲近自然、身心放松。幼儿积极参与户外游戏,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成长,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认识到幼儿户外游戏的重要性。为了激发幼儿对户外活动的热情,教师应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核心,同时探究影响幼儿活动兴趣的关键要素,旨在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二)优化身心素质的发展
幼儿教师的引导可以激发幼儿对户外娱乐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身心素质。幼儿的身体健康与实际运动密切相关,因为身体器官需要通过持续的锻炼和发展来成长。因此,适度参与实践活动对幼儿的骨骼和肌肉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负荷情况,合理选择适宜的活动方式。同时,我们还需要以幼儿的身心特点为基础,探究不同运动对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的影响,并精心筛选合适的户外运动项目,以促进幼儿身心素质的提升。
(三)提升基本运动的技能
幼儿参与户外游戏,对他们的学习机会是非常丰富的。不同种类的游戏各有不同的特点,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还能增强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同时也积极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为了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教师需在游戏指导时精心挑选适合幼儿认知和身体特点的运动方式,并培养他们的基本运动技能。因此,教师应合理选择各种运动形式以提高教学成效。
三、有效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策略
(一)创设多元活动,激发幼儿热情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年纪小,在形象思维发展阶段。他们主要以感性认知为主,对事物的认知更倾向于感性。他们不太喜欢参加无趣、缺乏创新的活动。因此,作为现代幼儿教师,我们在策划户外体育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我们需要设计多样的户外活动,以提高幼儿园户外体育的吸引力,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并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
在游戏《丛林探险》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场景,让年轻的孩子们可以充当勇敢的角色,一起进入茂密的丛林进行探险。而在《玩具座椅》游戏中,我们提供了一些普通的座椅,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入“座椅王国”。他们最初对此感到迷惑,但是一旦看到了“椅子之王”所提出的任务和挑战,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这一策略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顺利推进了游戏,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游戏的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游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二)注重游戏器械选择,合理投放体育材料
为了保证户外体育活动的科学性,虽然幼儿主要通过自主游戏进行,但教师应该注重选择和提供适当的材料和器械,以满足幼儿的年龄特点。首先,教师需要在户外体育活动中选择合适的器械。在器械选择与使用方面,首要考虑安全和耐用性。教师可以提供攀爬网、滚筒、攀岩架、轮胎、梅花桩等器械。这些器械的结构强度较高,能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操作需求,同时也满足体育运动的基本要求。然后,在户外举行体育活动时,教师需要留意幼儿所选游戏材料是否合适他们的年龄和能力。还需观察、记录、分析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以及捕捉幼儿的活动兴趣。若器械消耗过多,教师可在活动结束后增加更多材料以满足幼儿的需求;若器械消耗较少,教师则需要重新开发材料,探索新的玩法或对原有材料进行改造,以保证户外体育活动的趣味和多样性,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成长和个性需求,为他们塑造符合户外体育活动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促进他们在体能方面的提升,同时也提供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此外,通过融入传统体育项目,幼儿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春华.以体育赋能,促全面发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实施[J].家教世界,2022(33):57-58.
[2] 赵黎.幼儿园户外自主性体育活动支持策略的研究综述[J].名师在线,2021,(26):83-84.
[3] 殷玉虹.快乐童年,因运动而精彩——谈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J].天津教育,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