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西区经济区与东部经济区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研究
海羽希 李梦楠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海羽希 李梦楠,. 关于海西区经济区与东部经济区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研究[J].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2025.4. DOI:10.12721/ccn.2025.157030.
摘要: 随着新的经济战略的计划实施,海西区的发展问题在国家经济战略发展之中,区域经济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不断加强,经济联系不断密切,但在发展过程中与东部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可避免的竞争。
关键词: 经济贸易;区域竞争;区域合作
DOI:10.12721/ccn.2025.157030
基金资助:

前  言

客观研究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对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根据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图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东部区域率先、西部区域开发、中部区域崛起、东北区域振兴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地区再到外围延伸的发展道路。
(一)东部地区四大区域基本情况

有些专家研究学者认为,我国北方经济因具有交通便捷、工业雄厚、自然资源丰富、大型城市群密集和科技先进等五大优势,将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第三大经济区。与其他三个区域相比,海西区域的国土面积为第2位、人口数量为第2位、GDP总量为第4位,具有十分大的潜力。如表1所示:

图片1.png  (二)四大区域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现状
(1)合作态势表现为南接北承

在闽浙边界合作方面,温州、丽水与福建山水相连,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如果将浙江温州市定位为海西区北翼增长区,丽水市定位为海西区北翼副增长区,两地将可以发挥西接北连作用,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发展、资源合理配置、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作为重点来参与海西区域的建设计划。

可以通过加强与台湾地区之间的合作,以开发资源产业互补、交通便利的优势作为对接、市场经济发展互通为重点推动与参与建设。譬如目前已经基本实现的,正在加快建设厦门沿海快速铁路,在2011年底建成之后,深圳到厦门通车里程仅仅只需要3个小时的行程,距离的缩短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两大区域经济贸易的合作与发展,如图1所示。
图片2.png(2)区域贸易合作存在的障碍

一是形成制度性合作难度较大。因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同等差异,从而难以形成制度性的合作。区域之间存在的合作是以利益为纽带的合作模式,属于松散模式的合作,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性。
二是发挥区域协作优势的力度较小。目前,海西区已经签署很多项的省际之间的经济合作条款,但是这些并没有发挥出连接各区域经济之间发展的作用。东部沿海区域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产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竞争大于合作。因为受行政区域划分的制约,区域之间对经济发展的重心与战略方面存在较大雷同与不同。例如:海西区与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发展方向趋于同类化,他们之间的相互竞争就会非常激烈。虽然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和产业结构有一些互补性和差异性,但是也要求各区域之间处理好两者或多方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海峡西部经济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一)从各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综合实力来看:2008年海西区GDP刚到达2万亿元时,却只相当于珠三角经济总量的2/3和长三角经济总量的1/3。如图2所示。

图片3.png

(二)从产业发展的状况来看,区域竞争的趋势将会大于合作

在三次产业结构的占比比较来看,福建与浙江趋同度高度一致。在工业与第三产业方面相比较来看,福建与江苏结构趋同度接近一半,而福建与广东结构趋同度趋于一致。所以从总体来看,第三产业结构趋同度海西区与珠三角更加趋同。

三、在区域创新能力中东西部合作的参与主体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组织区域内的创新资源,协调与推动区域创新活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能力。

【1】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构成要素为企业与地方政府。【2】而李松辉学者(2003)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行为主体,包括企业、研究院所政府等;【3】肖晖学者(2004)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包括:创新产品生产供应;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知识与技术。【4】曲世友等专家(2005)指出,政府在创新活动中也具有很强的引导性。

四、扩展区域之间合作路径的选择范围

(一)建立和完善区域之间的合作机制

自国家政府对于海西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海西区与东部各区域城市的联络协调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与联系,逐步形成了开放兼容、区域共享、互惠共赢的区域合作发展氛围,区域发展之间有了这种联系将会是产业发展在人才流动、技术开发和信息共享等方面进一步得实现资源共享,也更加有利于区域经济之间的进一步的一体化。
(二)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组织协调能力
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之间的经济合作发展,要充分得考虑到区域资源、地理位置、经济原有基础等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利用互补合作的关系,发挥比较成本的优势,使区域之间形成协调均衡发展的局面。海西区要积极参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盟,通过各级政府之间的联手,为经济发展搭建一个较好的合作平台,使各行各业的企业能够广泛参与,从而使区域之间实现协调的分工协作、互惠互利的竞争合作氛围以及各产业经济之间联动发展的技能。
(三)积极构建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平台
若想要积极发挥各企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主体地位作用,那么第一步则要促进企业进一步优化布局。推进跨地域、行业的企业进行产业扩展性2合作,促进企业能够在更大区域空间和时间范围中有更加深层次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结语:不同区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因区域位置、政策发展等差异性,导致区域经济贸易之间的合作也存在着障碍。从目前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实力和产业结构发展来看,区域之间的竞争关系大于合作关系。但是政府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可以积极促进区域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实力,可以从完善合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能力、构建合作平台等来扩展合作路径。

参考文献
[1]侯风华,赵国杰.我国东部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第2期26卷

[2]丁焕峰.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来源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5):59-63.
[3]李松辉.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的测定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3

[4]肖晖.福建省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福州大学,200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