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颜炳良1 高克2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颜炳良1 高克2,. 建筑施工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J].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022.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高度重视,建筑行业面临着转型的需求与挑战。尽管技术创新为建筑施工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成本控制、环境影响及资源管理等问题。文章深入探讨了建筑施工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其在实现环境效益、提高资源效率和强化社会责任方面的实际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可持续建筑的理论基础,审视了采用绿色材料、节能技术及有效废物管理等策略,并通过国内具体案例展示了这些策略的实施效果。文章的目的是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实践提供理论与实证基础,推动建筑行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角色,促进其向更加绿色、高效和负责任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建筑;建筑施工;绿色材料
DOI:10.12721/ccn.2025.157022
基金资助:

一、引言

在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尤其在建筑施工领域,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建筑施工不仅涉及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材料需求,还伴随着显著的环境影响,如碳排放、废弃物生成和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探索和实施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对于推动建筑业的绿色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旨在全面分析建筑施工中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实践,通过深入探讨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节能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过程的环境管理措施,结合国内的成功案例,评估这些策略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效果和面临的挑战。通过这些分析,文章希望为建筑行业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指导,促进其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二、可持续建筑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建筑的理论基础以减少环境影响、提高资源效率和增强社会责任为核心目标,旨在通过整合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过程中的可持续策略,实现建筑项目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优化。这一理论基础不仅关注建筑物的能效和材料使用,也强调建筑对周围环境和社会的长远影响。

可持续建筑理论强调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这通常通过使用环保材料、节能设计和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规划来实现。例如,使用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减少对人工制热和制冷的依赖,采用当地获得的材料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以及利用天然光和通风最大化自然资源的使用。理论中的资源效率不仅仅局限于节约使用材料和能源,更包括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管理。这意味着从建筑的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建筑的维护、修复和最终拆除,尽可能地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废物的产生。例如,模块化和可拆卸的设计允许建筑部件在未来被回收或重用,这不仅减少了资源消耗,还促进了建筑废物的减少。社会责任在可持续建筑理论中同样占有重要位置。这包括确保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对工人健康无害,为使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以及考虑建筑项目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例如,建筑项目应当促进当地就业,使用当地材料和劳动力,同时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活环境的干扰和破坏[1]

可持续建筑的理论基础要求建筑项目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牺牲未来代际的利益。通过实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社会责任的目标,可持续建筑理论旨在推动建筑业向更加绿色和责任的方向发展。

三、建筑施工中的可持续策略

在建筑施工领域,采纳可持续策略是实现环境保护、资源优化和社会责任目标的关键。这些策略通过综合运用现代技术和创新方法,旨在最小化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几个关键领域的详细可持续策略:

绿色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是实现建筑施工可持续性的基本策略之一。优先选择环境影响小、可回收和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再生钢材、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油漆和涂料、及使用废弃塑料和橡胶制成的复合材料。采用本地材料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支持本地经济的发展。节能技术的实施在施工项目中同样至关重要。这包括在施工现场使用高效的机械设备和工具,例如电动而非燃油驱动的机械,这些设备不仅降低能源消耗,还减少了排放。应用高效的施工方法,如预制建筑部件,可以在工厂内预先制造部分结构,现场组装,这样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还显著降低了现场作业中的能耗和废物。施工过程的环境管理对于最小化对生态的影响至关重要。有效的措施包括在施工现场实施严格的水土保持策略,防止侵蚀和表面径流造成的水质污染。同时,实现施工现场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减少建筑废料,通过合理的废物管理计划,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还可以减少填埋场的压力。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管理也是可持续施工策略的一部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例如通过提供适当的安全装备和培训,以及实施健康监测和危害控制措施,保护工人免受有害物质和噪音的影响[2]

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应用,建筑施工项目不仅可以达到环保目标,还能提高整体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重优势。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建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将继续扩展其影响范围,为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和环境目标奠定基础。

四、国内可持续建筑施工案例分析

在中国,可持续建筑施工的实践已经开始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分析国内的几个典型案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些可持续策略如何被实际应用以及它们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中国最高的建筑之一,其建设过程中大量采用了可持续建筑技术。项目团队特别注重材料的环境影响,选用了大量的低能耗和可回收材料。大厦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废物管理和资源回收系统,有效减少了建设过程中的废物产出。上海中心大厦还特别强调能源效率,整个建筑配备了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包括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这些系统在大厦运营阶段极大地降低了能源消耗。广州珠江新城:广州珠江新城的开发是另一个展示可持续建筑施工策略的优秀案例。在这个项目中,开发商和设计团队从规划阶段就将环境保护作为核心考虑。整个区域的建筑都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和绿色屋顶技术,显著改善了建筑的能效。珠江新城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灰水循环利用技术,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了水资源。北京国家大剧院:北京国家大剧院在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同样体现了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国家大剧院采用了地热加热和冷却系统,利用地下水温稳定的特性来调节内部环境温度,大幅度减少了对传统空调和暖气的依赖。建筑材料的选择也以环境友好为原则,广泛使用了天然石材和再生金属材料,这些材料不仅美观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后期的维护和更换需求[3]

这些案例表明,国内在推动建筑施工可持续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需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和行业内的技术创新来推广和深化这些实践。通过这些成功的实践,可以为更多建筑项目提供实践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

五、结语

文章全面探讨了建筑施工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从理论基础到具体的实践应用,再通过国内案例的详细分析,揭示了可持续建筑实施的多维效益。通过引入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高效的废物管理系统,可以显著降低建筑项目对环境的负担,同时优化资源使用效率和提升社会责任感。国内的成功案例证明,尽管面临初期投资高和技术挑战等问题,长远来看,可持续建筑策略能够为业主、使用者以及社会带来持久的经济和环境回报。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推广这些策略将更加广泛,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