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仪在急诊分析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检测时间的影响
刘坤琦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坤琦,. 血气分析仪在急诊分析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检测时间的影响[J]. 国际检验医学,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9005.
摘要:
分析血气分析仪在急诊分析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检测时间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时间段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此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患者为核心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检查,观察组应用血气分析仪,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检测发现,观察组的采血量与检测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血气分析仪对于急诊进行检验,可以提升检测结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 血气分析仪;急诊分析检验;应用价值;检测时间
DOI:10.12721/ccn.2025.159005
基金资助: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医学技术也经历了显著的飞跃。在急诊科领域,检查技术及设施的改进也取得了明显进步[1]。其中,分析检测是急诊科不可或缺的环节,依赖于先进的检测仪器来实施[2]。血气分析仪以其快速的检测效率和对电解质、肺部氧分压及酸碱平衡等多方面的精准检测能力,日益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3]。本文重点探讨了血气分析仪在急诊分析检测中的实用意义,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时间段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此期间,我院接诊的180例患者成为核心研究样本。样本中,男性患者数量为100例,而女性患者则有80例。运用随机化分组策略,将这些患者均匀分配到两个组别,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含90例患者。在对照组内,患者的年龄范围从21岁到77岁,平均年龄计算得为(45.1±1.9)岁;而在观察组,年龄跨度从22岁到76岁,平均年龄为(47.2±0.6)岁。两组间的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运用了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各项分析检查,所有检测过程均配合原厂的质控品和试剂。在进行检测前,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校准工作,确保配套的试剂和校准品能确保仪器准确运作。每日,该分析仪会进行低、中、高三个层次的质量控制检测,并通过无抗凝剂的静脉样本来验证其功能状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操作如下:采取含有分离胶和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从患者肘部静脉抽取约3毫升血液。待血液凝固后,以每分钟3500转的速度进行10分钟的离心操作,分离出血清。然后确保在30分钟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对血清的检测。

观察组运用血气分析设备进行临床诊断评估。使用的是雷杜ABL80血气分析器,其配套的质控样本和试剂均由原厂提供。该设备的质控检查频率设定为每48小时一次。所有急诊患者的动脉血样本由一位固定的护士在入院后采集。采血时,利用肝素进行抗凝处理,并通过专门的肝素抗凝管收集约2毫升的血液,确保混合均匀后静置十分钟。随后,使用血气分析仪执行特定的检测程序。整个检测过程中,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标准执行,确保无误操作。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于两种中采取不同仪器设备的应用,对比两组的采血量以及检验时间和检验等相关的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仪器检测的采血量和检验时间

比较两组仪器检测的采血量和检验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表1对比两组仪器检测的采血量和检验时间(x̄±s)1.png3讨论

在当今的医疗实践中,对急诊病患的及时救治构成了关键的研究领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资源成本,高效地执行病患的临床检测和评估,对于医疗团队迅速理解和应对病患的病情至关重要[4]。从之前的讨论中可以理解,常规的医疗设备在处理急诊科患者的生理参数检测时,往往需要大量时间,且可能需要较多的血液样本,这可能导致部分患者承受过大的压力。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流程,包括采样、送检、检测、分析和报告等多步骤,程序复杂,涉及的工作人员众多。任何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医疗技术与精密器械制造业的同步飞跃,血气分析仪如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具备高效能地同时测定血液的pH值、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分压的能力,更进一步拓展了功能,能实时检测氯离子和血糖浓度[5]。这种前沿的临床检测设备,通过精确抵消血液样本中血清蛋白含量可能带来的干扰,显著提升了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和科学依据。对于后续临床治疗策略的确立和动态优化,其贡献不可忽视,为提升疗效和优化治疗流程带来了实质性的帮助。在实际医疗应用中,尽管两种诊断技术都依赖于离子选择传感器,但由于其实施途径和校准标准显著各异,这导致了测量结果之间的显著分歧。血气分析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采用肝素作为凝血抑制剂,显著提升了准确度。

综上所述,从整体来看,血气分析仪在急诊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其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证实。鉴于此,建议进一步扩大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并持续推动其普及与深化。

参考文献

[1] 印杰,黄楠,张朱婧,等. 血气生化仪与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检验作用[J].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23,15(4):377-380.

[2] 李丹丹. 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在急诊科患者钾、钠、氯离子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6):49-51.

[3] 王晶晶. 血气生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结果比较[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2):63-66.

[4] 蒋敏,范明亮,高玉琴,等. 统筹共享理念在全院床旁检验血气分析仪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乡村医药,2021,28(9):65-66.

[5] 郭海燕. 急诊生化检验采用血气生化仪与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验结果对比分析[J]. 中外医疗,2021,40(12):183-18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