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普通高中音乐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高中音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三观的关键时期,如果老师们能够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注重音乐欣赏环节,并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他人先进的教学案例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美”的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一、高师声乐欣赏课的现状
(一)课程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相适应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综合素质的发展则会对一个人的发展以及一个民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就以往中学音乐教学所采用的旧版教科书来看,高中的音乐教学太过形式化,并没有充分重视以音乐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教材内容陈旧、单一,有关中化民族传统民族音乐的作品极少,使学生无法从音乐教学中更多地了解到优秀的民族音乐,也无法体会到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美,老版的教材有一些片面之处,无法满足学生们多元化的审美需要。
(二)对基本教材的过分倚重
现在,学生们的审美意识和欣赏音乐的方式,都是通过课本上的内容来进行的,这就使得他们的音乐思想被限制在了基础课程上,再加上教材很久没有更新,使得他们的音乐鉴赏审美观念,仍然保持着一种较为传统的方式,因此,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
(三)音乐教师欣赏水平高低不一
因为音乐教师以前所接触到的音乐理念是不一样的,再加上老师的个人鉴赏能力,使得每个老师的音乐欣赏水平都不一样,而且,老师是学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部分的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老师的限制,因此,他们不能独立地去探索音乐欣赏内容,也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能。
二、高中音乐鉴赏的方法研究
1.营造音乐教学情景,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针对教材的特征,结合学生的特征,运用多媒体手段,营造一个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习。老师尽量把课件、音像资料等教学器材用作创设音乐情境的教具,把音乐中的图片、内容等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感觉器官,主动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来。音乐课上的味道具有民歌、京剧等特有的音乐形态特色,这是它特有的味道。在课堂引入时,一开始就运用方言,可以让课堂充满情境感,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教师创设情境,并且在对乐谱的分析中,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总而言之,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创设情景,使其在整个课堂上都能进行,同时,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融洽、愉悦的情绪气氛,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的引导下,使他们能在一种放松、愉悦的气氛中去体验、去感受音乐。
2.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音乐美学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要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引导下,他们的审美素质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对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老师在讲解各种外国民歌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老师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探讨不同国家的民歌在旋律、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并把它们同我国的传统民歌作比较,真正地剖析出每一首歌曲在风格、意义上的差异,促进学生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使他们以后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体验,去研究更多的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3.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和艺术创造力
在音乐环境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各种音轨,来发展他们的音乐创意与想象能力,指导他们去体验各种音乐作品,同时,还可以利用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来激发他们的想像力,使画面中描绘的音乐作品进入他们的大脑。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又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音乐欣赏方法,可以使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并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的发挥,为进一步的教学作好准备。接着,老师可以指导同学们进行类似的音乐作品的创作,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感情经历,而且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例如,老师可以设置“夜晚”这个话题,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情景,让他们针对具体情景,挑选相应的乐曲来欣赏,以此来提升他们的欣赏水平。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用诸如吉他、录音机等简单乐器作曲,或者利用移动电话或计算机软件作曲。在学生完成作品之后,请同学们在教室里相互交流,并从中体会到各种音乐的美。
4.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对文化的探究
在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学习中,不容易看出,有些同学在上课初期,情绪还不错,但在欣赏了一会儿以后,就出现了兴趣减退的现象。通过对老师的调研和提问,他们发现,这些学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缺少与同学、老师的有效沟通,导致他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低,甚至有些学生在听完了音乐鉴赏,在课堂上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又转向了其它的文化课程,这样就不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细胞。因此,老师应该在高中音乐欣赏的教学中,通过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索,使他们意识到,欣赏不仅仅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感觉。
结语:总之,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老师要顺应学生的爱好,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同时也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从而为他们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上,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时候,老师们要进行分类的学习,将音乐教学的内容扩展开来,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音乐学习。其次,要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指导他们进行自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课堂经验,从而为扩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老师要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加强课堂表达的张力,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到高中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生活中培养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老师要巧妙地设计问题,加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探索体验,同时也能让学生们改变对音乐学习的传统观念。
参考文献:
[1]王笑雪. 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J]. 新课程导学, 2020(9):2.
[2]罗佳丽. 由感性到理性 由鉴赏到鉴赏——浅谈如何上好新课改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J]. 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