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主要是指骨中钙质流失过多,出现骨骼密度降低即骨质减少,并且原有的骨结构或是解剖结构的吸收、消失,或是被病理组织所替代导致的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身体缺钙从而使骨质容易出现骨折的情况,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1]。此时如受到外力轻微影响即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让骨骼很容易折断,即使是轻微跌倒、撞伤、打喷嚏或突然运动的结果[2]。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可能会会危及生命,并且是导致疼痛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中,髋部骨折的发生率较高,主要是指老年人的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3]。而跌倒作为我国老年人以外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当合并骨质疏松时,就容易引起髋部骨折。髋部主要承载人体上部分的力量,一旦出现髋部骨折,患者大多不能行走,需要长期卧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都造成严重的打击,甚至提高患者的死亡率[4]。因此需要降低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发生率,积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5]。本次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治疗期间进行相关护理操作时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通过对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患者治疗依从性、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记录分析。现将此研究如实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住院部骨科中抽取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前对所有患者对疾病的相关认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无可比性。进行采取红黄抽签形式进行分组,根据患者抽签结果为黄色的40例患者组为对照组,抽签结果为红色的4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中穿插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措施。对照组/观察组(男/女=15/25、13/27);年龄范围65~87岁、66~87岁,均数值(75.34±6.23)岁、(75.31±6.20)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无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知情研究;(2)所有患者均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3)患者年龄均在65岁及以上。
排除标准:(1)因其他因素不能继续参与研究;(2)心、肝、肾功能病变;(3)精神病史;(4)语言功能障碍。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全体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穿插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进行常规护理操作,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患者口腔以及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洁,避免出现肺部感染等情况。适当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被动训练等,避免静脉血栓或是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告知患者的饮食、生活方式等注意事项[6]。并定期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训练。同时护理人员需保持患者所处病房的舒适以及干净整洁,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时消毒通风,更换患者的床上用品以及衣物,保证患者的皮肤清洁等基础性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措施。具体操作如下所示:(1)健康教育知识宣传[7]。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由于对疾病掌握程度不高,不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自我管理措施,会产生心理负担,进而出现焦虑悲观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以温和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倾听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并对患者心中疑虑进行解答,告知疾病发病原理、影响因素、治疗方法以及自我护理管理相关措施等,引导患者不良情绪的抒发。医院可通过定期讲座宣讲、影像视频循环播放、发放宣传单并讲解等方式开展,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2)心理健康教育措施[8]。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发生会引起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通常会出现消极情绪,严重者会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通过沟通帮助患者信任医师以及护理人员,以增加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并且了解到患者对于护理的需求,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需求,保证患者能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3)饮食教育措施。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并且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存在营养不良等状况。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身体恢复程度,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营养计划,饮食主要遵循低盐低脂选择,禁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多食用含钙食物,如豆类、奶类食物,日常生活中多吃新鲜蔬果和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并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通过补充营养、晒太阳、补钙等方式预防骨质疏松。(4)运动教育措施[9]。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在术后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康复训练,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可选择太极、散步等方式增加身体的灵活度,锻炼肌肉,能够降低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髋部骨折的发生率。(5)安全教育措施[10]。对于骨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发生跌倒的可能性较高,因此需要加强患者的安全教育,降低诱发因素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多穿防滑的平底鞋,地面保持干燥,洗澡时做好防滑措施,对于出行受限的老年人需要家属的陪伴,并准备辅助工具如轮椅、拐杖等。
1.3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2)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3)分析两组患者的髋部骨折疼痛评分。
(4)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高,与对照组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x̄±s)2.2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高,与对照组有可比性(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2.3两组患者髋部骨折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评分较低,与对照组有可比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髋部骨折疼痛评分比较 [(x̄±s)分]2.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与对照组有可比性(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x̄±s)分]3讨论
骨质疏松可以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两大类型,在原发性骨质疏松当中可以分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是指由于疾病原因或是药物原因导致出现的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男性年龄增加雄激素随之下降,导致骨丢失,并且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骨能力退化,外出活动时间较少,运动减少,导致钙质流失,同时身体机能的逐渐退化以及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存在营养不良等状况,从容导致骨质疏松,部分老年人还伴有基础性疾病或是使用药物引起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骼变得虚弱和脆弱[11]。因此需要在护理中给予患者一定的健康知识教育,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预防,并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对降低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发生风险有积极作用。能够保证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坚持运动可有效预防骨质丢失。同时给予患者心理负担疏导,避免患者因负面情绪而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后可提高自我护理管理,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12]。本次可得出结果,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护理中给予健康教育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蒋鹏.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96):98,102.
[2]马树新.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23):78-80.
[3]孙桂芳,丁莹莹,荣风菊,等.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219-222.
[4]李媛媚.对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23):111,118.
[5]唐静,TANG,Jing,等.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4):133-135.
[6]秦胜利.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9):89-91.
[7]周凯燕.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5):2185-2186.
[8]高翠华,祝艳红.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21,30(6):13-14.
[9]姚洲.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评估[J].婚育与健康,2022,28(7):100-101.
[10]孙桂芳,丁莹莹,荣风菊,等.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219-222.
[11]陆晓娟.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0):185-186.
[12]姬存霞,曹晓妮.强化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8):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