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与绿色预算会计研究
石娉婷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石娉婷 ,. “双碳”目标与绿色预算会计研究[J]. 会计研究杂志,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019.
摘要:
在环境资源日益恶化的全球大背景下,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政府绿色预算会计工作能够约束、引导政府及企业走节能减排之路,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本文明确了绿色预算会计研究的重要性,归纳总结了“双碳”目标背景下预算会计现状及问题,包括环境成本未计入预算、缺乏绿色投资导向、数据缺乏准确性及全面性、缺乏环境绩效评估机制的问题;最后,讨论总结了进行绿色预算会计优化的措施,包括进行环境成本核算、预算决策绿色化、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信息透明度与公众参与。
关键词: 双碳目标;绿色会计;预算会计
DOI:10.12721/ccn.2024.157019
基金资助:

一、引言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1]

绿色会计是一种特殊的会计方法,旨在将环境因素纳入会计体系中,以评估和报告企业或组织的环境绩效。绿色会计包括对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环境投资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核算和披露,以便企业和政府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其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绿色预算会计是绿色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双碳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监督、引导、调控作用,对政府绿色预算会计的研究,能够帮助政府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估环境绩效,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二、绿色预算会计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通过对政府预算中与环境保护及碳减排相关的支出、收入和资源配置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和绩效,有助于政府总结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预算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

(二)健全完善绿色会计体系:

绿色会计是一种以环境为核心,将环境成本和效益纳入会计核算的方法,通过研究政府预算中的绿色会计核算,可以推动绿色会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在我国绿色会计体系中,企业会计方面的研究早已取得一定成效,而预算会计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且缺乏时效性(主要有周雪艳,2010[2];陈庆海和梁新潮,2010[3]),新时代新背景新任务下,需要与时俱进的政府预算会计研究来健全绿色会计体系。

(三)有利于政府发挥监督、引导、调控作用,同时建设节约型政府

在预算会计核算中,通过补贴支出核算、环境税收核算、资金调配和资源配置、环境绩效评估和报告等方式,政府可以监控和管理通过补贴、征税等财政活动来影响企业活动以实现双碳目标的效果。这也为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引导企业和公众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同时,绿色预算会计研究也有助于建设节约型政府,敦促政府在安排财政预算时必须将双碳目标落到实处,加强节能减排方面的核算和监督,构建绿色预算会计制度。

三、“双碳”目标背景下预算会计现状及问题

(一)环境成本未计入预算

环境成本是指生产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产生的费用及损失,即负外部性。这些负面成本包括污染治理费用、环境修复费用、健康治疗费用以及由环境变化引起的灾害损失等。在传统的预算会计制度中,环境成本通常未被充分计入预算中,导致环境成本无法得到准确地核算和反映,从而造成资源配置失衡、预算决策的不全面等后果。

(二)缺乏绿色投资导向

绿色投资是指以促进企业环境绩效、发展绿色产业和减少环境风险为目标,采用系统性绿色投资策略,对能够产生环境效益、降低环境成本与风险的企业或项目进行投资的行为。在当前的预算会计制度中,存在缺乏绿色投资导向的问题。

第一,缺乏明确的绿色投资指标和分类。在政府预算编制和决策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标准来识别绿色投资项目,导致政府在预算决策中无法明确将资金资源优先分配给环境友好型项目。

第二,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当前的预算会计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推动绿色投资。地方政府在预算决策中往往更关注短期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而忽视长期的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缺乏明确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将会使得政府部门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对绿色投资缺乏积极性和动力。

(三)数据缺乏准确性、全面性

准确而全面的数据信息对于制定有效的预算计划和评估政策影响至关重要。当前的绿色预算会计数据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数据收集困难。由于环境相关数据的收集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和数据源,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可能存在问题。此外,不同组织和机构可能使用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和标准,导致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第二, 数据缺失和不完整性:在资源环境领域,由于信息披露不完全、信息收集困难以及环境资源价值的难以评估性,某些数据无法被记录或收集,这使得在预算会计中评估和量化环境影响变得困难。

第三,数据质量问题:数据可能受到录入错误、测量误差、样本偏差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下降。此外,环境信息的滞后性也会严重影响数据的时效性。

(四)缺乏环境绩效评估机制

环境绩效评估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评估指标和标准,针对被评估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环境相关工作和活动进行考察、评定,给出反映被评估对象真实环境绩效水平的状况和信息,为后期绩效提升与改进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6]。虽然政府机构是环境绩效评估的主体之一,但政府在预算会计方面未能建立有效的环境绩效评估机制。首先,环境绩效评估可以提供有关环境管理措施和政策的反馈,帮助制定有效的预算计划。缺乏环境绩效评估机制可能导致预算计划缺乏环境可持续性考虑,无法充分反映双碳目标的要求。其次,环境绩效评估可以提供透明度和问责制,使组织或政府对其环境行为负责。缺乏环境绩效评估机制可能导致信息不透明,难以追踪和评估组织或政府的环境行动,阻碍环境可持续性的实现。

四、“双碳”目标背景下预算会计的优化措施

(一)进行环境成本的核算

传统的预算会计预算编制往往只关注项目的直接经济成本,而忽视了潜在的环境成本。在预算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可以引入生态效益评价的方法。生态效益评价可以定量或定性地评估项目或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贡献,包括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减少碳排放等方面。这样,我们可以将环境成本和生态效益纳入会计核算范围,帮助决策者更全面地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从而在预算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二)预算决策绿色化

政府可以制定明确的绿色投资指标和分类标准,将绿色投资项目与传统项目进行识别与区分。这些指标可以包括环境友好程度、碳排放减少量、资源利用效率等。制定明确的指标和分类可以帮助政府在预算决策中更好地将资金优先分配给绿色投资项目。同时,在预算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引入环境风险评估,政府通过对投资项目溢出效应和环境恶化风险评估,可以更全面地在投资项目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进行权衡,科学性地配置资金。

(三)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引入碳定价机制:较长时期里中国的环境规制政策一直以排污费和能耗双控等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缺乏有效的碳定价政策[7],政府可以引入碳定价机制,通过对碳排放征收交易费用或碳税,使碳排放内化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内部成本,这样可以激励企业优化能源使用和减少碳排放,同时为政府提供碳市场收入,用于支持绿色项目投资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政府支出项目核算和审计:政府可以建立环境资源型项目的收支体系,并进行独立的环境审计[8]。这些信息可以纳入政府预算会计体系中,用于各地方政府的环境绩效评估,对政府购买性支出、投资行为进行约束。

(四)提高信息透明度及公众参与

加强政府环境相关的数据信息公开,使公众能够了解政府在绿色投资方面的决策及政府采购、日常生活消耗方面的支出,能够发挥政府的带头性作用,使公众自觉节能减排,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中来。在公众的参与监督下,有利于建设节约型政府,提高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可信度,促进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有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EB/OL].
(2021-09-22)[2024-01-22].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0/24/content_5644613.htm

[2] 周雪艳.构建我国绿色预算会计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213-214.

[3] 陈庆海,梁新潮.我国绿色预算会计制度构建初探[J].财务与会计,2010(03):24-26.

[4] 瞿丽娟.双碳目标下绿色会计的发展使命[J].会计师,2021(24):1-2.

[5] 菅海平.从建设节约型政府看我国预算会计改革[J].财会研究,2009(16):21-23.

[6] 黄怡茵. 政府环保绩效与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偏离与诠释[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7] 白彦锋,岳童,童健.碳税征管的理论实践与策略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3,43(11):17-29.

[8] 向白芸.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纳税,2018(17):113.

[9] 郭捷,刘相当,朱璧和.“双碳”目标下的绿色投资: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J/OL].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2024-01-2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