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阐述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脑血管粥样硬化指的是脑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它的临床症状早期变化并不明显,随着血管病变逐渐加重,可能出现头晕、头疼、头昏、记忆力的改变、思维的变化、运动障碍、情绪的变化等症状。血管硬化进一步加重,会出现斑块、狭窄等,严重时可导致中风。即使是最轻的症状,也会在血管硬化基础上出现腔隙性梗塞或微出血等情况,所以脑血管硬化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脑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如果长期脑动脉硬化,会出现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记忆力下降的情况。如果这种动脉粥样硬化持续存在,可能出现脑梗死、脑出血、脑动脉瘤破裂这些症状。一般来讲,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原因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鼾症。这些危险因素会导致血管内膜增厚,然后形成斑块。如果斑块越来越厉害,会出现脑血管狭窄,导致缺血性中风即脑梗死[2]。如果斑块向外膨胀,会导致血管壁破坏,可能出现脑出血。除了这个以外,营养不良、高龄以及分水岭梗死(即病人在发病的时候,血管堵塞在两个血管分布的交界区),这些情况往往提示病情容易加重。
2 浅谈心血管动脉的粥样硬化以及防控
2.1 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心脏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即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早期,血管管腔没有严重狭窄时几乎没有症状,如果血管狭窄达到中、重度程度时,可能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心肌供血不足的主要症状是活动时胸痛,称为劳力性心绞痛,通常在比较剧烈的活动时出现,活动诱发心肌缺血加重。患者活动停止并休息片刻后,此症状会逐渐缓解,通常持续数分钟到十几分钟,属于典型劳力性心绞痛。通常随着狭窄程度加重,可能出现活动耐量下降,轻微活动可能出现胸疼,部分人在安静时可能出现胸疼。通常在狭窄基础上较小血栓或大血栓加重心肌缺血,出现急性缺血事件。动脉硬化会导致缺血、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如果是较严重类型的心律失常,会导致猝死。心力衰竭可导致活动耐量下降以及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出现胸闷、气短、无法平卧、水肿、消化不良等各种表现。
2.2 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控与治疗
调整饮食习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般防治措施要求饮食上要有所调整,要减少含糖类和脂肪酸食物摄入,也要减少含胆固醇和脂肪食物摄入,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粗纤维食物,能够起到辅助降低胆固醇作用[4]。患者要密切观察自身病情,如果出现了严重呼吸急促症状,要到医院做心脏检查,需要口服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控制病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持续恶化可能会引起心肌梗死,导致生命危险。
规范生活习惯:(1)勿胖:控制高热量食物,维持正常体重,预防发胖。(2)减脂:应更注意坚持食用些清淡或低油脂低胆固醇、低糖动物性脂肪食物。(3)限盐:严禁暴饮暴食,以免可能进一步诱发心脏慢性心绞痛等症加重或容易并发慢性心肌梗死。合并有其他慢性的高血压病证或严重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表现者,应严格避免摄入或饮用食盐。(4)戒烟酒或少饮用酒低浓度酒精能起到提高正常健康的人血HDL、红葡萄酒等亦具有具显著的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但长期过量或是长期连续的饮用酒可能会引起心血管或是其他与身体相关的问题。因此不宜提倡。
调脂疗法:血脂主要由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构成。是一种必需的身体脂肪,由肝脏合成,存在于血液及组织中,是一部分能量的来源和建造细胞的材料。(1)中医药的食疗调脂药是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法,既具有中医辅助食疗降低血清脂肪胆固醇又能防止高脂血症老年人动脉血管的冠状动脉粥样变性。可作辅助中医药膳食疗方剂中的一种常用食疗中药主要方剂有人参、苍术、当归、中药何首乌、中草药灵芝、当归、枸杞子、芝麻、杜仲、冬虫夏草、桑寄生、白芍、丹参、三七、山楂、海藻、银杏、槐花、葛根及蒲公英、绞股蓝、决明子、泽泻等中药。(2)西医临床调节的血脂药物中以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片等药为典型代表的他汀类药物,也以其药物疗效稳定确切、耐受性比较好、不良血管反应发生率轻等而获得广泛认同并应用于慢性高脂血症者的治疗。(3)保健食品调解脂剂的一类主要产品是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聚亚油酸、γ氧基-聚二硫亚麻酸钠钾和聚三花生油四戊烯酸钾;另一类脂肪酸则多是n-3系多不饱和的单脂肪酸,包括α基-亚麻酸、二十烷全碳基十五烷碳烯酸盐和二十二碳六烯酸脂肪酸等。它们不但对婴幼儿的大脑与视网膜发育有保健作用,而且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因此,是很好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
3 结论
综上所述,动脉粥样硬化(ASCVD,包括心脑和周围血管)这种缺血性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疾病致死的榜单病因,但本病又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性的疾病,因而各国对其综合防治问题十分之重视[5]。该疾病并不可怕,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与技术水平可与之抗衡,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必不可少,积极的心态同样缺之不可,让动脉粥样硬化真正的可防可治。
参考文献
[1] 孙萍,聂斌,潘岳松,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负荷对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影响[J].中国卒中杂志,2020,15(4):394-400.
[2] 延正,柳翔耀.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及危险因素的探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0,18(6):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