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因身体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易产生多种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即为慢性肺炎。导致这一疾病的因素较多,包括长期受电子产品辐射、环境污染等,会对老年人呼吸系统造成严重威胁[1-2]。针对这一疾病,不仅应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同时还应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从而改善老年人肺功能的基础上,提升其生活质量。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2022.1-2023.1期间126例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肺炎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26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2022.1-2023.1为本次研究时间,分组依据为单双号法,其中63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男女比例33:30,平均年龄(71.26±3.21)岁;另63例纳入优质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男女比例32:31,平均年龄(71.33±3.17)岁。组间基线资料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本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率失常预防、吸氧和抗感染等对症护理措施,同时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动态监测。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注重环境护理,通过定时进行通风等方式,确保病房内始终充满新鲜空气,并告知患者注意保暖,避免病情因受冷空气刺激而加重。同时,护理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仅应注重对患者意识状态、体温、脉搏等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和记录,还应耐心询问和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掌握患者的既往病史,通过做好详细记录,为提升治疗方案科学性提供依据。
优质组:本组患者在上述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从患者入院开始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并利用绿植、花卉等方式给予患者对病房的亲切感。同时还应注重进行病房环境的消毒、通风和整洁,通过利用加湿器和空调等方式,以患者舒适度为出发点对病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和控制;②排痰护理。针对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当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现象时,应指导患者保持半卧位,提升舒适度的同时,采用拍背等方式,告知患者进行有效咳痰,而当痰液过于黏稠时,可采用雾化吸入以及给药等方式,稀释痰液;③心理护理。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受疾病长时间折磨易出现焦虑、烦躁的特点,长期的负面情绪不利于疾病康复,因此在给予患者优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重采用心理干预,通过耐心交流等方式,对患者的性格、喜好等进行全面掌握,并利用老年患者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给予其鼓励和心理疏导,还可以利用病友交流会的方式,给予患者鼓励,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④饮食护理。针对老年肺炎患者,在采用优质护理过程中,还应针对患者易出现肠道功能紊乱、膈肌降低等特点,告知患者增加饮水量,从而利于痰液排除,同时饮食还应以易消化、高蛋白食物为主,促使患者自身免疫力得到提升,及时补充体内能量,并注重避免食用辛辣以及刺激性食物,如烟酒等;⑤出院指导。当患者病情好转可出院时,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结合患者病情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包括饮食应注重细嚼慢咽,避免肺部吸入食物,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防寒保暖,应关注天气预报,结合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不仅应注重戒烟戒酒,还应佩戴口罩等避免体内吸入刺激性气体,更重要的是,可通过定期体育锻炼不断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通过减少感冒发生的频率来避免慢性肺炎复发。
1.3观察指标
(1)记录并统计所有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VC、FEV1/FVC三个维度。
(2)记录并统计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指标,包括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三个维度,时间越短说明护理效果越好。
(3)记录并统计所有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功能、精神健康、生命活力、总体健康四个维度,评价标准为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数据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3.0中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以百分比形式表示,行x²检验;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形式表示,行t检验。当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结果
2.1干预前后组间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情况,包括FEV1、FVC、FEV1/FVC三项指标,护理前两组相关指标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且优质组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组间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x̄±s,%)2.2干预后组间患者临床症状指标对比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相关临床症状指标进行对比,优质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组间干预后临床症状指标情况(x̄±s,d)2.3干预前后组间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包括躯体功能、精神健康、生命活力、总体健康,护理前两组相关指标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且优质组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组间护理前生活质量变化情况(x̄±s,分)3讨论
老年患者具有呼吸系统功能下降、器官功能减退等特点,因此易受外界环境以及多种因素影响从而产生肺部感染,老年慢性肺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喘息急促、咳痰以及呼吸功能障碍等,随着病情不断恶化,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呼吸衰竭,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4]。然而,老年人因年龄影响,其自身气管内部纤毛数量症状逐渐减少,且支气管功能也是随之衰退,因此具有疾病发展迅速的特点,且这一疾病多发于秋冬季节[5-6]。针对这一疾病特点和疾病临床特征,在实际给予老年慢性肺炎患者有效治疗的基础上,还应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才能够在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改善其生活质量。
在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特点,优质护理的应用则可以弥补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7-8]。优质护理是近年来临床中广泛应用的先进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采用老年患者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主进食新鲜蔬菜与水果,能够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食用,通过摄入充足的蛋白质从而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优质护理应用中,护理人员还可以更加细致的为患者清理口腔中的异物以及内分泌物,这对于老年患者恢复吞咽功能,降低咽部致病菌的寄居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更加全面的给予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关注,提升护理效果和质量[9-10]。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优质组患者比FEV1、FVC、FEV1/FVC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说明在对优质护理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从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具体疾病情况角度出发,从环境护理、排痰护理等多个角度出发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以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促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对于强化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护理干预后优质组患者临床症状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究其原因,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更好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缩短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早日出院;而护理后优质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分析原因,说明优质护理可以从躯体功能、精神健康、生命活力、总体健康等多个角度出发,给予患者更加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合理运动的同时,改善患者肢体情况和生命活力,促进患者健康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慢性肺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同时可缓解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宝兰,郭海燕,周道霞,等.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5):160-161.
[2] 蔡立霞. 实施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6):30-31.
[3] 张海燕,李莹颖.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血糖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6):118-122.
[4] 沙小娟,杨海燕,姚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护理及疗效观察[J]. 河北医药,2021,43(1):146-148,152.
[5] 陈静祎,张亚平,张艳美.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7):147.
[6] 刘萍,虞静. 循证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对于老年慢性肺炎患者胸痛疗效的观察与分析[J]. 智慧健康,2020,6(1):66-67.
[7] 田大海.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1):247-248.
[8] 王芳.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7):133,135.
[9] 张亚平,张艳美,陈静祎. 优质护理干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7):145.
[10] 邹颖婧.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和措施观察[J]. 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0):97-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