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的护理
张晶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晶,.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的护理[J]. 老龄研究进展,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127.
摘要: 由于下肢恐惧症而引起的运动障碍患者很少被报告。本研究旨在揭示 TKA术后恐惧多动障碍发生的原因,为进一步开展有目的的运动障碍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三月至十二月间,于一所综合医院之骨科选取298位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之病人。通过问卷调查、运动障碍自评量表、膝关节自我效能评定表、简单应付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价量表等方法,并运用单因子和 Logistic回归等方法,深度剖析了其作用机制。其中,恐惧多达298例,占31.88%。本研究采用逻辑回归方法,对 TKA术后发生恐惧行为进行了统计。结果:结果显示:术后疼痛年份 OR=5.54695% CI:2.143~14.173;文化程度 OR=0.14595% CI:0.067~0.314;自我效能率 OR=0.60695% CI:0.470~0.780;积极应对方式 OR=0.78495% CI:0.683~0.90095% CI:0.691~0.943.943;支持利用率 OR=0.57095% CI:0.461~0.7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对于 TKA术后病人的运动畏惧心理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疼痛持续时间、教育程度和外界支持等。建议早期开展运动训练,减少恐惧运动的发生率,促进膝关节运动的快速恢复。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恐动症;影响因素
DOI:10.12721/ccn.2024.157127
基金资助:

引言

膝关节置换(TKA)是一项临床常用的外科手术,其目的在于针对膝关节易受伤害或功能受限等问题。这种疗法已经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疗法,可以用来解决膝盖畸形,外侧翻滚以及有骨性关节炎。然而,最新研究发现,病人的恐惧情绪与其疾病转归密切相关。TKA术后患者的恐惧心理,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这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国内对 TKA的恐惧行为尚处在探讨阶段,相关研究较少,且多以慢性痛为主。本文旨在探讨 TKA患者在临床上出现的恐惧心理,以期能为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TKA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外科技术,其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但术后仍有部分病人对手术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来源于对手术的畏惧、畏缩症、对手术活动的不适应,同时也存在着因手术而产生的种种紧张情绪。这种恐怖行为会加快疾病的康复进程,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由于人类个体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我国目前对 TKA患者的焦虑行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部分研究发现了与慢性痛相关的恐惧行为。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手术后的恐惧行为与疼痛强度、功能失调和康复进程密切相关。然而,很少有人会对 TKA病人出现的惊恐行为做更深层次的综合研究。为此,本项目拟对国内 TKA病人的焦虑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和防治策略等问题展开系统的研究。

此篇论文之编纂,旨在对未来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一种参照标准。本研究将深化对 TKA术后恐惧心理机制的理解,并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期提高 TKA病人的康复效果及生存品质。同时,本项目也将促进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有望为 TKA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本院于2022年三月至十二月间,于本院骨科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之病人共298位。纳入条件:①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诊断指南(S),并且是第一个进行 TKA的病人;②病人病情平稳,无严重的合并症,心脏、肺、脑等重要脏器无疾病;③意识清楚,无认知及听觉缺陷,无既往心理疾病史。排除标准为:①具有下肢动脉栓塞病史或曾接受过下肢外科治疗的病人;②随访期间再次接受整形外科治疗者;③有神经系统和骨骼肌功能障碍者;参加过类似的研究。该研究经郑州大学医学院伦理委员会(2017^67)审核通过,并签署了相关的《医学观察》(2017^67)。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1常规的调查问卷主要涵盖了患者的性别、年纪、宗教信仰、居住地点、婚姻状态、教育水平、职业背景、支付费用的方式、家庭的平均每月收入以及痛苦经历的时长等信息。其中最重要和基本的项目就是症状评估量表,它可以作为诊断标准用于评定患者是否存在运动障碍性疾病。2 TampaScaleofkinesiophobia(TampaScaleofkinesiophobia)是一个基于Kori11规范而发展出的运动障碍分级体系。它根据运动表现将患者分为轻度和中度两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康复措施。这个体系涵盖了17个独特的课程内容。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对恐惧水平进行评分,并根据分数高低将患者分为四个等级。使用利克莱特的四级评分方法,得分的范围从“坚决反对”到“深入支持”,得分范围从1到4,得分范围从17到68。如果分数超出三十七分,那么将会被确诊为恐惧症。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必须对这些学生进行训练和治疗才能恢复他们的自信心。分数更高意味着患者对锻炼感到恐惧。在美国,恐惧障碍已成为影响运动训练和康复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3KneeSelf-Ef,也被称为K-SES,是一种专门用于评估膝部损伤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仪器。它包括了对自己身体能力和技能的评估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支持两大部分,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评定。这个量表是由4个核心部分和22个子项目构成的,其得分范围从0分延伸至10分。它能较好地反映出膝关节骨折后康复过程中病人对运动能力恢复程度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情况。从“非常不明确”到“完全确定”,总分是所有项目加在一起的平均值,评分越高,说明病人的自我效率越高。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膝关节术后康复期患者自我效能感上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结果做了分析讨论。4简单应付风格量表(SCSQ)被设计为一个评估个体在外部环境中应对策略的自评工具。它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分别代表了对自己行为或情绪上的态度和反应。这个分类涵盖了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总共分为20个不同的类别。正面的处理范围是1~12,而负面的处理范围则从13扩展至208;不同类型人群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他们使用了Likert的4级评分体系,其中0到3的级别代表了不处理、偶然处理、偶然处理和频繁处理。当各个因子因子的分数更高时,这意味着病人展现出更强的应对策略。5通过使用社会支持评价量表,对患者当前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显示,病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很低。这份问卷分为10个子项目,其中包括:主观上的支持有4条,客观上的支持有3条,以及支持的利用有3条。其中以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占绝对优势,其次为一般支持,而支持利用则处于中间位置。各类社交援助的得分范围是11至72,得分越高,患者对社会的支持感觉就越强烈。

1.2.2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对象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次日进行,并采用一种规范的方式对患者和家人进行说明。对于由于视力、身体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多种原因无法亲身参与调查的情况,研究人员会对调查对象进行讲解,并帮助他们完善调查问卷。在调查结束后,研究者必须现场核实调查结果的完整性。如有个别条目被漏掉,病人应在确认正确后补全。本研究发放315张调查问卷,收回306张,有效率97.14%,有效率298张,有效率97.39%。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以 SPSS21.0软件为工具,对资料进行深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频率表达百分数,计量资料采用均值及标准偏差(X± s)来表达。采用 Pearson相关性方法,综合考虑了年龄、自我效能、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等因素, TKA的 TSK得分。在进行单一因子的研究中,我们采用X2检定,费歇尔确切概率及曼-惠特尼 U检定;对于多因子的分析,我们使用逻辑回归。经统计学处理, P<0.05为显著性。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结果

TKA病人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痛苦经验年数等因素对运动障碍的影响存在显著性(P<0.05)。

2.2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TKA被试在运动障碍量表上的得分为38.50,其均值为13.52。结果表明: TKA病人的自我效能、积极应对、实际支持和支持利用率呈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TKA病人的年龄、自我效能和负性应付方式与 TKA有显著的正相关(P<0.001);简单地说,年龄愈大,自我效能愈差,或是愈被动应付,其恐惧症状就愈严重。而当受社会支援水平越高、对社会支持越少,则患有恐惧多动障碍的倾向越大。表格2提供了更多细节。

表2TKA患者恐动症TSK得分与各因素得分的相关性分析(X±s)

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已有研究显示, TKA病人恐惧多动症状与疼痛持续时间、学习水平、自我效能、积极应对、客观支持和相关支持的运用有显著差异(P<0.05)。更多细节请参阅表格3。

3讨论

自20世纪90年代起,Kori首次识别出了“恐惧症”这一概念,并开始将其应用于评估手术后患者对于运动的感受和恐惧程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三大疾病之一,而这些疾病在术后均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鉴于患者年纪偏大,病程持续时间长,痛苦也相对较长,这导致他们更容易出现运动相关的障碍。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TKA后运动障碍的研究报道,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显示,疼痛程度、文化背景、自我效能感和获得的社会支持等都是导致运动障碍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一项关于影响术后恢复因素及治疗措施的临床调查工作。这项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与之前提到的国际研究成果是一致的。

在我们课题组之前的研究中,我们观察到在进行膝关节替换手术的患者群体中,有31.88%的人出现了恐惧运动的情况,这一比例稍微超过了Kocic等人的21.8%。这些数据显示,恐惧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所有慢性疾病中的症状之一。然而,与其他国家的相关研究相比,这个比例明显较低,例如:长时间的肌肉和骨骼疼痛、颈椎间盘退化、椎间盘突出和骨骼损伤,这些比例分别是56%、81.5%、45%和58.2%。这些数据说明了恐惧运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症状,但其具体发生机制仍不明确。这项研究揭示,恐惧症在众多的慢性疾病和手术后的恢复中都是常见的。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对不同文化人群膝关节创伤的相关知识、心理状况及其治疗方法作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国内外的文化背景、疾病种类的多样性、纳入和排除的标准以及样本数量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本课题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年龄人群中患者接受全膝置换术前后焦虑抑郁水平变化情况。在完成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之后,应尽快开展康复训练,这将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因此,对于有恐惧感的患者来说,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简单的练习来缓解或消除其害怕的情绪。但是,那些受到恐惧困扰的人们,由于他们对运动的害怕,很容易在运动时受到伤害。如果不及时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就可能导致并发症或后遗症,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我们应当特别关心这些患者,并实施适当的策略,激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康复过程。

此项研究的发现表明,该症状与持续的痛苦时长、教育程度、独立能力以及支持性治疗的使用都有关联。这些结果提示,对于那些有较少或没有经历过疼痛的人来说,在面对痛苦时往往是被动接受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随着持续的痛苦,人们承受了更大的经济压力,这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感到不安,并可能导致恐惧的出现;另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人们的文化水平越高,他们对于疾病的认识就越深入,对疾病的理解和接受度也随之提高;自我效能感较强者,对于治疗有较大的帮助,而自我效能感较弱的患者则需要得到家人及朋友的支持才能缓解疼痛。那些没有自我管理能力的患者往往难以有效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模式;有自残倾向的病人则往往难以被他人理解和接受。得到更多社会支持的患者,更容易获取关于其病情的详细信息和资讯。因此,在TKA患者群体中,我们应该加强对患者自我效能的认识,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针对TKA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成员,进行各类与恐怖活动相关的知识教育,并指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同时还需鼓励他们参与到医疗过程中来,使之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及家属们的关心与爱护。我们必须深入地了解和关心TKA为患者提供的社会援助,并积极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确保为患者提供关心、理解和尊重。此外,还应积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和信念,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基于此,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他们所面临的挑战。

综上所述,对于那些患有恐惧多动障碍的病人,我们应该在全面评估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支持后,实施积极的干预策略,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健康。

结论

近年来,随着人工膝关节置换(TKA)患者数量的增加,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及术后恢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恐惧多动症是最普遍的一种,会引起病人对运动和康复的恐惧和逃离,成为影响膝关节功能康复的主要因素。此外,恐惧多动障碍患者还会出现诸如忧虑、沮丧等消极情感,从而使其恢复之路更加艰难。然而,国内针对 TKA的运动障碍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缺乏针对中国特色的运动障碍相关因素的分析与对策研究。所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变得十分紧迫。

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结合国际上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恐怖活动评估指标和应对措施。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了解病人的文化,价值观,社会环境,才能保证其在实践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国内现有的医学体系与康复机构,建立多学科合作模式,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与资源,为 TKA病人的心理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评价 TKA病人恐惧运动的表现,对于今后的工作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综合分析患者对特定行为的畏惧程度及类型后,可准确判断其恐怖行为状态,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计划。这样可以帮助病人克服恐惧心理,使其更主动地投入到康复运动的练习当中,从而使膝盖的运动能力得到更快的恢复。本研究拟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康复咨询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康复状况。

总之,在国内,我们应该充分注意 TKA病人的恐怖症。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运动障碍评估量表与干预措施,开展运动障碍评估,为 TKA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因此,通过对 TKA的大量投资与付出,使其更主动地参与到康复活动中来,从而缩短了康复时间,提高了对膝盖的功能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延锦,蔡立柏,徐秋露,董悦芝.慢性疼痛患者恐动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02):234-239.

[2]陈旭,段伟,刘淑敏,姚辉,张婷,杨淑花.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相关性心理症状及对策[J].哈尔滨医药,2017,37(01):14-16.

[3]蔡立柏,刘延锦,赵辉,徐慧萍,高欢欢,董悦芝.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30(07):758-761.

[4]蔡立柏,刘延锦,赵辉,徐慧萍,高欢欢,董悦芝.认知行为干预降低全膝关节置换后恐动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23):3658-3663.

[5]蔡立柏,刘延锦.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7,46(31):4435-4437.

[6]刘丽丽,王维宁.疼痛日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恐动症和恐惧回避信念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10):25-28.

[7]胡怡香.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恐动症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1):202-204.

[8]宋春燕,吴红艳,戴红梅,谭璇.慢性疼痛门诊患者心理体验的现象学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7,32(23):81-84.

[9]宋莹莹,张岚,梁瑛琳,刘秀梅,王静,杨红梅,陈海花.慢性下腰痛患者恐动症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08):572-575.

[10]胡飞虹,吕专专,蔡张滢,王谊.个性化疼痛干预策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恐动及恐惧回避信念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0):1850-1851.

[11]何沁芮,云洁,毛雨婷等.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J]. 中国疗养医学, 2024, 33 (01): 73-76. DOI:10.13517/j.cnki.ccm.2024.01.01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