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疾病,占所有成人骨折的3.6%左右,尤其以老年患者多见。老年人随着机体逐渐衰老、骨量下降,股骨颈骨折受骨质疏松影响因此很容易发病,伴随明显的疼痛畸形、下肢活动受限等,若是及时治疗部分患者可痊愈。手术治疗目前最合适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但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自身骨折部位、年龄等,择优选择更适合个体条件的术式,才能保证治疗优势,例如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FHR)作为临床常用治疗技术,在各有优势和不足的情况下能够相对有效的改善患者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因此本研究针对此两种治疗方案开展效果分析,详情如下[1]。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出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作为研究样本,纳入本院2023.06—2024.01研究统计中,常规组、实验组分别应用不同治疗办法,所有患者入组前本人/家属已知晓研究目的,签署相关同意书。
常规组:男患16例、女患16例;年龄范围60-88岁、平均值(75.22±4.51)岁;骨折原因:摔伤滑跌15例、车祸伤9例、其他8例。实验组:常规组:男患18例、女患14例;年龄范围60-89岁、平均值(75.15±4.47)岁;骨折原因:摔伤滑跌14例、车祸伤9例、其他9例。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选取侧卧位并建立外侧切口,使用髋臼锉将髋臼逐渐扩大,直至见到渗血选用合适的髋臼杯,将股骨头假体安装上但要注意髋臼边缘增生骨赘需要彻底清除,使用髋臼锉向外展研磨45度、前倾15度,避免损伤坐骨神经且精准控制研磨深度,确保假体安装后患者双下肢长度相等。
实验组:实施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同样的切口建立和体位将患者的皮肤、肌肉等组织切开,然后找到关节囊并切开暴露出股骨颈骨折部位,将断裂的股骨以及碎骨等清理取出,在股骨髓腔内使用髓腔锉扩大处理,按照骨折缺损部位选用尺寸合适的人工股骨头,完成替换后检查是否有出血,最后冲洗引流,逐层缝合肌肉、皮肤。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手术指标、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术后步态指标。
1.4统计
本次调查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并以、率(%)形式表示,通过T、X2检验,统计值(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手术指标
实验组的临床手术指标更低,P<0.05(如表1)。
2.2髋关节恢复优良率
常规组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更高,P<0.05(如表2)。
表2: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表(n %)
2.3术后步态指标
常规组的术后步态指标更高,P<0.05(如表3)。
3.讨论
股骨颈骨折作为常见骨折类型,发病后患者髋部疼痛、无法站立,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会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生成,会限制运动功能甚至残疾。老年人骨质量低,髋周肌群也在逐渐退变,骨折风险更高,置换关节是首选治疗方案[2]。BFHR术式的手术时间短,因此术中出血量少,其双动特征有效减少髋臼、球头面的磨损,而术后有关节痉挛、脱位的风险。THR术式操作相对复杂,因此手术时间久,对老年患者自身的耐受能力、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而术后不易出现脱位情况。两种治疗方案各有优势,建议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倾向选用前者,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选用后者,远期疗效比较突出[3]。
结果可见,实验组的临床手术指标更低;而常规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术后步态指标更高,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BFHR和THR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良好效果,可个性化选择适宜术式确保预后,医学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朱亚峰.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国实用医药, 2023, 18 (21): 74-76.
[2]刘希伦.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J]. 医疗装备, 2021, 34 (13): 117-118.
[3]郑勇, 史法见, 等.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 16 (04): 3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