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中,患有该疾病患者大多具有慢性咳嗽与咳痰、小气道阻塞、气短、反复发生气促等临床表现,且该疾病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1]。疾病反复发作会导致患者出现消极治疗心理,进而影响到治疗效果。临床研究显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配合全科护理干预具有确切效果,其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不仅包括常规、共性的基础内容,还包括专科内容,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下文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6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全科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6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1)和研究组(n=31)。在常规组中,有20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年龄段在65-78岁之间;在研究组中,有21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年龄段在66-78岁之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纳入标准:均满足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有心脑血管疾病;有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临床资料缺失。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其中包括日常护理、给药监督、定期检查患者身体指标和病情变化,且密切关注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等体征;保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等。
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全科护理干预。第一,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的方式,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治疗措施、护理措施、患者应配合的行为讲解给患者;或者是可以利用发放健康手册、传单、医院电视广告等方式,把疾病相关知识普及给患者,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配合度[2]。第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情绪变化进行随时注意,细致耐心的开展护理工作。与此同时,需要结合患者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心理辅导,以防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影响到治疗效果。第三,家庭支持。护理人员需要多和患者家属交流,定期开展家庭回访工作,叮嘱患者家属要多关心和陪伴患者,提升患者自信心。与此同时,需要把疾病知识普及给患者家属,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详细讲解给患者家属,通过家属与护理人员的互相配合,促使患者快速康复[3]。第四,饮食护理。指引患者戒烟戒酒,叮嘱患者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坚持低盐低糖、清淡、高营养饮食,多食用蔬菜水果,提升患者免疫力。第五,康复治疗。指引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如太极拳。如果患者痰液较多,可以指引患者开展腹式呼吸、全身性呼吸,进而改善患者肺部机理作用[4]。第六,出院指导。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给予患者留药,且叮嘱患者谨遵医嘱服用药物;叮嘱患者定期复查,且和医护人员保持联系,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5]。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其中包括FVC、FEV1、PEF、MMEF;
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其中包括精神状态、生理职能、生活活力、社会机能;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利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率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85-100分为非常满意,60-84分为一般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00%;
对两组患者康复依从评分情况进行观察,其中包括饮食、氧疗、运动、戒烟酒。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肺功能指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情况比较(x̄±s)2.2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精生活质量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x̄±s)分]2.3护理满意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4.19%,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情况比较[n(%)]2.4康复依从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评分为(9.60±0.24)、氧疗依从评分为(9.50±0.15)、运动依从评分为(9.40±0.25)、戒烟酒依从评分为(8.85±1.10),对照组患者饮食依从评分为(7.70±0.40)、氧疗依从评分为(7.20±0.16)、运动依从评分为(7.10±0.20)、戒烟酒依从评分为(5.80±1.01),观察组患者康复依从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康复依从评分情况比较 [(x̄±s)分]3.结论
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胸闷、咳痰、气促等表现,病情严重患者会出现浓痰、咳血等情况,直接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6]。近几年,我国人口不断老龄化,该疾病发生率逐渐提升。该疾病多发生于老年群体中,一旦确诊后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且开展有效治疗,尽量减轻患者病痛,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临床研究显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配合高质量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护理质量,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治疗效果。
全科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把患者作为核心,从心理、饮食、家庭支持、运动、环境等层面入手,给予患者全面护理服务,在细节上保证护理效果[7]。在本文研究中,研究组采用全科护理干预,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全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利用多样化手段,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提升患者认知水平,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通过心理护理,时刻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通过家庭支持,和患者家属沟通,共同开展护理服务,促使患者快速康复;通过饮食护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提升患者免疫力;通过中医康复治疗,指引患者适当开展运动,改善肺功能[8]。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FVC为(3.13±0.50)L、FEV1为(1.93±0.75)L、PEF为(4.90±1.76)L/sec、MMEF为(2.31±0.83)L/sec,肺功能指标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为(65.50±2.68)、生理职能评分为(84.50±2.69)、生活活力评分为(60.10±2.03)、社会机能评分为(81.63±3.26),生活质量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评分为(9.60±0.24)、氧疗依从评分为(9.50±0.15)、运动依从评分为(9.40±0.25)、戒烟酒依从评分为(8.85±1.10),对照组患者饮食依从评分为(7.70±0.40)、氧疗依从评分为(7.20±0.16)、运动依从评分为(7.10±0.20)、戒烟酒依从评分为(5.80±1.01),观察组患者康复依从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中可以看出全科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较为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全科护理干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钱倩.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J].名医,2022,(11):111-113.
[2]李露.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09):162-165+170.
[3]赵辉,李新,路秀灵.探究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0):178-179.
[4]吴红丽.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2021,12(20):72-73.
[5]熊益,董智强.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8):2723-2726.
[6]陈红丽,龙苏兰,龙丰云.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8):41-43.
[7]李姣佯.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8):177-178.
[8]丁红.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名医,2021,(07):151-152.
作者简介:俞光燕(1977-),女,汉族,贵州贵阳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