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为高血压,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以动脉血压永久性升高为主要表现。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临床治疗高血压以服用降压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患者采取饮食控制、运动等方式改善血压水平,但效果欠佳。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研究指出,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但用药不同,临床疗效存在一定差异[1]。本研究选取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2例,分别予以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缬沙坦与氢氯噻嗪治疗,探究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2例,门诊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46例试验组与46例参照组。试验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最小年龄65岁,最大年龄81岁,中位年龄(69.12±3.24)岁,最短病程2年,最长病程15年,中位病程(11.34±3.61)年。参照组27例男性,19例女性,最小年龄66岁,最大年龄82岁,中位年龄(69.27±3.37)岁,最短病程3年,最长病程17年,中位病程(11.48±3.72)年。纳入标准:①满足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②年龄超过65岁;③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均齐全;④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晓,主动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研究药物过敏;②合并恶性肿瘤;③脏器功能严重不全;④中途退出研究;⑤患有严重精神疾病;⑥认知功能障碍。研究内容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核。比对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试验组治疗方式为缬沙坦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予以缬沙坦胶囊(天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77,规格80mg)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356,规格5mg)治疗,缬沙坦片每日用药1次,每次80mg,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日用药1次,每次5mg,依据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
参照组治疗方式为缬沙坦片与氢氯噻嗪片联合治疗,予以缬沙坦胶囊(天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77,规格80mg)与氢氯噻嗪片(山西利丰华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4020428,规格25mg)治疗,缬沙坦片每日用药1次,每次80mg,氢氯噻嗪片每日用药1次,每次25mg,依据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两组患者持续用药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①血压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进行监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血压监测前嘱咐患者维持心态平稳,避免过度劳累。
②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肘静脉血4ml,30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进行监测,按照试剂盒、设备说明书完成检测。
③临床疗效:依据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对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评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恢复正常或降低超过20mmHg判定为显效;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降低范围10~20mmHg判定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降低低于10mmHg,甚至出现血压升高,判定无效。治疗有效率为显效、有效例数与总例数比值×100%。
④不良反应发生率: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包括恶心、眩晕、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发生不良反应例数与总例数比值×100%。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各项数据分析比对均应用版本SPSS26.0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比对均用t检验,χ2用于比对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当P值<0.05时代表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比对两组血压水平
对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进行比对分析,参照组、试验组血压水平在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所改善,但组间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对两组血压水平(mmHg)2.2 比对两组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
对两组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进行比对分析,参照组、试验组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相较于治疗前,参照组、试验组内皮素水平较低,一氧化氮水平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比对两组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2.3 比对两组治疗有效率
对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对分析,参照组、试验组分别为84.78%、91.30%,相较于参照组,试验组较高,但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比对两组治疗有效率[n(%)]2.4 比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对分析,参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09%、8.7%,相较于参照组,试验组较低,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比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几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给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通过合理用药能够加快患者血压水平恢复。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单一用药治疗易引发诸多不良反应且血压控制效果越来越差。故建议联合用药治疗[2]。
缬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一种,可抑制局部组织中血管紧张素受体,对血管收缩进行抑制,减弱感受器敏感性,以改善患者血压水平[3]。另外,缬沙坦还可对交感神经兴奋进行抑制,改善血液动力学[4]。就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其耐受性较差,用药时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后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导致出现停药、减少药量等问题,影响治疗效果。
氢氯噻嗪作为降压药物、利尿剂,多用于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等疾病治疗中,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治疗中也可起到较好效果[5]。氢氯噻嗪可降低尿钙排泄,对人体吸收氯化钠进行抑制,减轻水肿[6]。有研究指出,氢氯噻嗪生物利用度超过60%,利用度超过80%[7]。用药期间进食可提高药效,用药4h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通常用药6h后方可起到调节血压作用,持续时间约12h。因此,临床用药时建议多次给药[8]。
氨氯地平作为钙离子拮抗剂的一种,多用于高血压治疗中。同时,氨氯地平可改善患者心绞痛,用药时还可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氨氯地平类药物包括很多种,其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较为常用[9]。用药后6至8h可达到峰值,生物利用率高达65%。尽管氨氯地平能够保护肾脏,但经肝脏代谢,易加重肝脏负担。若患者肝脏功能衰退,不建议用药[10]。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时,服用基础剂量即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作用,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11]。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对均无显著差异,经治疗后参照组、试验组血压水平均改善,但组间比对无显著差异。提示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治疗均可加快患者血压水平恢复。通过比对两组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治疗前组间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内皮素水平较低,一氧化氮水平较高。提示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在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改善方面效果更优。经过比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缬沙坦与氢氯噻嗪、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加快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恢复,疗效确切,但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更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参考文献:
[1]谭冬明.比较厄贝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及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21):81-84.
[2]徐冬梅,龚正,丁兆生.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与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10):58-61.
[3]谢静,闵青.奥美沙坦酯与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09):1819-1822.
[4]李占华,李孛.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中青年2级高血压临床观察[J].空军医学杂志,2020,36(03):248-250.
[5]张迪,宋占春,张平,侯德健,何廉旗.贝那普利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及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20,48(05):598-600.
[6]林昱良,余皖琴,吕卓江.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高血压患者24hDBP、24hSBP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28(02):188-191.
[7]钱辉,汪燕,李亚南.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血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06):905-907.
[8]吕文学,赵燕香,郑贵良.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27(05):569-572.
[9]赵彩霞,李飞.缬沙坦氢氯噻嗪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药物评价研究,2018,41(10):1871-1874.
[10]何昕,周政良,张玉彩.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高血压患者24h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2018,33(04):549-551.
[11]王迺哲.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西藏医药,2017,38(0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