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及效果
孙雅婷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雅婷,. 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及效果[J]. 老龄研究进展,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132.
摘要:
分析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方法:收集与整理本院内分泌科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00例老年患者实施简单随机化分组处理(两组各250例),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后优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分泌科临床护理中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后优化护理管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能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减少和预防一系列护理安全隐患、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内分泌科护理质量水平。
关键词: 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护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护理管理质量评分
DOI:10.12721/ccn.2024.157132
基金资助:

老年糖尿病主要是指发生在60岁以上的基础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起病较为隐匿且异质性较大[1]。老年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等导致的,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头晕及心悸等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2]。临床中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降糖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且对于病情复杂、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患者来说还需要接受住院治疗[3],老年患者由于疾病、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住院期间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极易导致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内分泌科护理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安全隐患,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稳定和预后的改善[4]。因此,在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相应的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是保障老年糖尿病患者安全的基础。本院内分泌科针对收治的5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展开了不同护理管理对比分析,分别使用常规护理管理、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后优化护理管理,旨在探究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和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使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对本院内分泌科同一时间段内收治的5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参照组250例老年患者中男性136例,女性114例,年龄分布在60-70岁之间,均值(64.32±3.26)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2.36±1.12)年;观察组250例老年患者中男性138例,女性112例,年龄分布在61-70岁之间,均值(64.33±3.25)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2.37±1.13)年。

统计学处理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可比性高。本研究开展之前,5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的所有内容展开了详细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本研究均在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下通过。

纳入标准[5]:①经临床诊断和检查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0岁或以上;③临床资料完整且同意参与此次观察;④无先天性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肺肾功能不全或严重并发症患者;②精神障碍性疾病需长时间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④聋哑人或中途转院治疗患者。

1.2方法

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包括按照内分泌科护理要求和规章制度落实一系列对症护理措施、遵医嘱开展药物治疗、叮嘱和监督患者服用药物、环境护理等措施。

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后优化护理管理:(1)构建优化护理管理小组:在内分泌科组织护理人员组建一支优化护理管理小组,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参与“老年糖尿病、护理安全隐患、护理管理”等培训工作,强化和提高护理管理小组的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2)低血糖的优化护理管理: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为低血糖,护士应通过讲解低血糖发生原因、危害等手段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告知患者住院期间尽可能准备一些饼干、糖果、巧克力等。还应该避免老年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尤其是存在并发症的患者;住院期间由护士教授胰岛素注射技术,患者家属在一旁学习,叮嘱患者家属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物后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提升护士的护理防范意识,强化护士的责任意识。护士在夜间应加强病房的巡视,一旦出现异常应第一时间处理,对于存在低血糖风险的患者应在交班时重点交接,为患者制定住院期间、出院后的运动锻炼计划。(2)漏服、错服药物的优化护理管理:为患者和家属宣教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重要性,为住院患者建立糖尿病患者服药卡片,详细介绍每一种药物服用的方法、时间和剂量等等,解释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对于稳定血糖水平的重要性,对于年龄较高、视力障碍或记不住用药剂量的患者应协助患者服用药物,保障用药的安全性。(3)坠床、跌倒的优化护理管理:确保居住环境整洁、无杂物,并清理地面上的障碍物。内分泌科应该在需要的地方安装好扶手,如楼梯、浴室、厕所等;使用防滑垫或防滑胶水来增加地板的摩擦力;确保走廊和房间有足够的照明,尤其是夜间。老年患者可能长时间需要卧床休养,护士应根据需要使用床栏,确保床栏牢固可靠,并能按需开合;将床放置在安全高度,以减少跌倒的危险;使用床边垫或床栏垫来缓解可能的碰撞。(4)足部烫伤的优化护理管理:住院期间,护士应该每天为患者检查一遍足部,包括足趾间和趾甲,注意趾甲的颜色变化;指导患者每天用温热的中性肥皂水洗脚,不要加入对组织有刺激性的物质,水温不应超过30-35℃,洗后擦干。叮嘱患者家属选择舒适的鞋袜:穿的鞋袜要舒适,以免挤压损伤。最后,平时的生活中还应该避免有刺激的物质:避免接触任何刺激或损害足部皮肤的物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等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²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参照组、观察组护理管理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

两组管理后,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分)截图1742352840.png2.2 参照组与观察组干预后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

和参照组对比,观察组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两组管理后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n/%)截图1742352855.png2.3 两组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

护理前两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两组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截图1742352929.png3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6],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当前临床中老年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对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都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首先是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老年人的低血糖常无任何自觉症状,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较多,具体为老年人的记忆力减退,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物后不能及时进餐,或因食欲减退、晨起空腹检查等原因导致进食量明显减少,而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未相应调整、胰岛素剂量注射不准确等、运动时间选择不正确或运动量过大[7]。其次是烫伤风险,糖尿病本身的疾病因素都会造成患者的肢体感觉障碍,对温度缺乏敏感性,患者在使用热水袋、热水洗手洗脚、足浴盆泡脚,甚至饮水或进食时,都可能会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烫伤。第三是跌倒坠床风险,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在体位改变时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不易保持身体平衡,再加上糖尿病对视网膜、神经末梢、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起床、活动、如厕时容易发生跌倒。最后是漏服和错服药物的风险,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种类繁多,而且药物的作用机理不同,给药方法和时间不同,老年人记忆力和理解力均下降,很容易出现错服或漏服降糖药物[8]。所以,在内分泌科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以往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选择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虽能起到一定的护理管理效果,但对于预防和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方面的价值并不高[9]。因此,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护理管理中提倡为患者实施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后优化护理管理措施,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护理管理措施最大程度上减少漏服、错服药物、跌倒、坠床、低血糖、烫伤等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为日后内分泌科护理管理措施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参照组对比,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更高,而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更低,说明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后优化管理对策的开展对于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十分明显。

综上,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及效果十分明显,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娟,胡琴.个案跟踪式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22,28(12):60-62+78.

[2]张敏,沙海鸥,解云超.个案跟踪式康复护理管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9):127-129.

[3]周云霞.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基于三维质量评价体系护理模式对自我管理能力及低血糖控制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06):1721-1724.

[4]陈彩翠,羊丽霞,蔡群慧.基于微信公众号的中医健康信息平台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09):137-139.

[5]谭小琴.老年糖尿病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短期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J].黑龙江中医药,2023,52(01):265-267.

[6]朱伟容,徐巧林,贺小梅.协同管理模式用于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22,8(34):222-226.

[7]赵阳.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4):229-230+233.

[8]钱俊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加强健康教育对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探讨[J].名医,2022,12(15):114-116.

[9]周健,周军.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评《心血管内科护理健康教育》[J].中国辐射卫生,2021,30(03):392.

[10]董杨婷.预见性防范对策在降低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中的作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02):136-13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